天天看點

1936年,紅二、六軍團進入中甸藏區的前前後後(六十三)

作者:挂滿旗

災難面前,解放軍武警官兵及地方各部門幹部職工連續奮戰,搶救生命、搶通公路、搶運物資,在迪慶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工作分秒必争地進行着。

連續地震發生後,迪慶軍分區按照上級指令,立即派出300名解放軍和武警,緊急趕赴災情嚴重的尼西鄉幸福村開展抗震救災。官兵們趕到幸福村形朵村民小組,在州、縣兩級指揮部的上司下,迅速投入搶險救援,兵分三路趕赴各個村民小組和散居點,展開搜救,轉移安置受災群衆。在完成臨時安置點帳篷搭建及人員安置後,部隊官兵開始轉入過渡區的保障、隐患排查工作,對于可能發生次生災害和地質環境相對不穩定的安置點再次實施轉移,同時加強村民用水、食品等保障工作,及時為群衆運送物資。

迪慶消防支隊、武警交通部隊也在地震後緊急出動,開展搶險救援、轉移安置、排危除險、搶修公路、搶運救災物資、搭建帳篷、安置點消防巡查等工作。為了藏鄉群衆能盡快恢複正常的生活。“金珠瑪米”子弟兵們一直奮戰在抗震救災的最前線。

在尼西鄉形朵村,提到解放軍和武警,村民都豎起大拇指。地震發生後,武警8750部隊第一時間趕到震中形朵村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此前村裡設立的兩個安置點也不安全了,村民們緊急撤離,但有4位老人因行動不便滞留在帳篷裡。餘震不斷、情況緊急,部隊官兵冒着生命危險去營救老人。被救出的82歲老人格茸卓瑪雙手合十,激動不已地用藏語說:“謝謝你們。”

德欽縣奔子欄交通部隊的官兵根據應急預案和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的要求,為確定應急救災車輛行車安全,一直開車巡查在國道214線上。孫洪玉帶領民警巡查伏龍橋至奔子欄段才搶修通的救援通道路況。見到路面有落石,孫洪玉跟戰友決定在岔道口安裝反光錐桶,提示車輛從便道通行。就在這時,大地一陣持續的顫抖,頭頂的巨大山體瞬間坍塌,落石迎面砸來。電光火石間,孫洪玉跟同僚躲到一塊巨石後,閉上眼、抱着頭默默祈禱。碎石如暴雨般從他們的頭頂、身旁飛過,一陣“狂轟濫炸”後,他倆才從巨石後爬了出來。此時,孫洪玉看到前方100米處也有塌方。冒着持續不斷的餘震、坍塌和落石,他和同僚繼續沿國道線檢視災情,在确認沒有車輛和被困人員後,才撤回安全地帶。而孫洪玉的褲腿,早已被鮮血染紅。

消防中隊聯合地方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深入災區現場,實地檢查災區群衆用火用電以及帳篷搭建等消防安全工作,仔細檢視了安置點災民的用火用電情況,并向各安置點的發放消防器材配備,張貼和發放防火知識讀本,在當地救災工作組的密切配合下,及時消除了一大批火災隐患。

迪慶森林大隊60餘名官兵在災情較重的香格裡拉縣尼西鄉新陽村12個村民小組展開救援。官兵兵分兩路,一方面轉移群衆,幫助他們轉移被困物資;另一方面,全力清理被損壞阻塞的道路,在安全地域搭建救災帳篷。迪慶森林大隊大隊長王顯明和教導員保從方從參與救援的官兵中抽調30餘名突擊隊員,采取急行軍方式趕到唐升、南當兩個村民組,幫助群衆搭建帳篷,轉移搬運物資。救災物資已運送到災區,并開始分發給受災群衆。重災區争古村民小組發放牛奶、鞋子、保溫瓶、棉衣等救援物品,看到全村老老少少聚集在一起等待着發放物資的那一刻,看到村民手捧物品留下眼淚的那一刻,臨走前村民們紛紛豎起兩個拇指,說“加諾”(藏語意為“謝謝”)。

1936年,紅二、六軍團進入中甸藏區的前前後後(六十三)

災害無情,人間有愛。駐守在這裡的官兵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感天動地的大愛無疆的活劇。

3、英雄本色

“獨克宗”藏語意為白色石頭城,寓意月光城。

位于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縣的獨克宗城,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曆史的古城,獨克宗古城曆來為滇、川、藏茶馬互市之通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達賴喇嘛請求互市于金沙江,清廷允準在中甸立市,獨克宗成為滇藏貿易的重要集市。雍正、乾隆之時,境内礦業興旺,四方商賈雲集。

1936年,賀龍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長征經過中甸,在獨克宗古城藏經堂兩廂房設指揮部,在此召開了重要會議。抗日戰争時期,日寇占領緬甸,切斷滇緬交通,大批援華物資隻能越過喜馬拉雅山從拉薩經滇西北運抵昆明,獨克宗又成為滇、藏、印貿易的中轉站。

獨克宗古城是中國儲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駐居群,而且是茶馬古道的樞紐。曾是雪域藏鄉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視窗,川藏滇地區經濟貿易的紐帶。近年來,随着當地旅遊事業的發展,香格裡拉縣加強對獨克宗古城的保護和修繕,重制了古城的曆史風采。

2001年,獨克宗古城被準許為雲南省曆史文化名城。

住在獨克宗城習慣早起的藏族安茸,夜間起夜上廁所,發現自己家的廳堂紅光一片。難道是誰開了燈?還沒有睡醒處在迷糊中的安茸大叔不禁有些疑問。帶着疑問,他走過去一看,眼前的景色頓時吓的他魂飛魄散。

難怪安茸吓的失色,這場大火令舉國甚至世界震驚。

“不好,着火了,快救火阿!”安茸發現火情後,趕緊大聲喊叫鄰居撲火救援。

天還沒有亮,熊熊大火火光沖天映的黑夜如同白晝,刷了油漆的木質建築火勢非常兇猛,更令人揪心的是着火的藏房位于村子中央,危及周圍的藏房,一旦起風撲滅不及時,整個村莊會毀于一旦。

5分鐘不到,全村男女老少都趕來了,但面對十幾米高的藏房和幾十米高的火焰,大家都束手無策,隻能眼巴巴地看着大火在燃燒。“趕快想想辦法啊!”看着熊熊燃燒的大火,許多人捶胸跺足嚎啕大哭沒了主意,他們都心疼,燃燒的都是自己多年的積攢和血汗。“趕緊打電話找部隊。”關鍵時刻有人想起了解放軍子弟兵。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