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螞蟻數科:一個巨大的産業數字化新象限

作者:誇克點評

王如晨/文

螞蟻數科:一個巨大的産業數字化新象限

摘要◎兩大舞台上的螞蟻。

◎差異化:兩大拱衛。

◎走向獨立的螞蟻數科?

2023年9月,兩個巨大的舞台,從不同次元映射出螞蟻集團完整的科技圖景以及面向未來的數字化潛能。

一是正在進行中的杭州亞運會,二是不久前的外灘大會。

這顯得格外矚目。因為,趕在3年複雜治理之後,遵守金融監管的螞蟻集團,在這一層面,比其他巨頭尤其科技巨頭擁有更為強烈的期待。

“科技”、“數字化”于它,不止事關正名,更是涉及未來商業模式塑造與長期的戰略,尤其增長戰略。

當然,我們更關注科技屬性下,螞蟻集團數字化次元的差異化競争力。而其中的螞蟻數科,已然是螞蟻集團一個巨大的新象限。

兩大舞台上的螞蟻

先說說杭州亞運。

9月23日晚,亞運開幕式可謂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作為亞運官方合作夥伴、技術服務方的支付寶,用數字技術首創數實融合、人人參與的兩大經典時刻:超1億數字火炬手跑出支付寶App彙聚大蓮花點燃主火炬,實作全球首個數字點火儀式;萬名觀衆現場通過支付寶放飛許願燈召喚吉祥物,實作全球首次大型演出AR互動創舉。

螞蟻數科:一個巨大的産業數字化新象限

開幕式總導演沙曉岚表示,希望以科技之力,讓人人參與其中,成為現場演出一部分,這需要一個能容納上億人同頻共振的平台,亞組委推薦了支付寶,感謝工程師讓設想變成現實。

螞蟻為此籌備了3年,組建了技術、産品、營運一體的千人團隊,并聯合了12家技術服務商、2萬商家協助。

3年來,支付寶工程師針對300多台不同年代、型号的手機,進行超10萬次測試,敲下20多萬行代碼,并通過自研Web3D互動引擎Galacean、AI數字人、雲服務、區塊鍊等多種技術,使得8年前老舊手機使用者都能順暢成為數字火炬手。

為增強真實感,他們還開發了58個捏臉控制器,AI根據人臉識别畫出數字火炬手的面孔後,可修整臉型、頭發、鼻子、嘴巴、眉毛等,提供2萬億種數字形象,遠非“一人一面”。

不止這些。數字火炬手都可收到一張數字點火專屬證書,镌刻着獨一無二形象。通過分布式技術存儲在區塊鍊上,可永遠銘記榮耀一刻。同時,亞運會還通過支付寶App同步釋出史上首個“數字主火炬塔”,依托實體還原設計及三維渲染,成為首個可更新變形的亞運數字特許商品。

此外,以支付寶小程式為載體的多重智能亞運服務,更是內建了區塊鍊、AI、mPaaS、AR、大資料存儲等諸多高新技術能力,幾個月前就已成為日常。

杭州亞運可稱為螞蟻誕生以來整個技術體系的一次全面超級協同。

另一舞台是外灘大會。

它已過去半月多。但我們認為,就直接傳遞的螞蟻數字化圖景資訊說,更為清晰。

很多人關注螞蟻黑科技,6G、腦紋核身等等。更有金融大模型。确實,它堪稱大會焦點。考慮到螞蟻AI全棧化布局的風格,稱得上一個裡程碑。而它對螞蟻其他業務的長期重構,也将全面展開。

螞蟻數科:一個巨大的産業數字化新象限

但就AI生态效應說,我個人認為,大會上,螞蟻代碼大模型CodeFuse的開源,才更具魅力。無論大模型多好,倘若不落到具體生活或行業場景,就是一隻美麗蟬蛻。

而外灘大會的生态建設動向,還有另外兩重:

一是支付寶借AI重構中的小程式生态。

在我看來,新周期,它應該會扮演最切實的增長動能。

今天的支付寶,早已不是純粹的支付概念。從獨立産品形态說,它是個全球頂級的高頻打開且時長日益提升SaaS化應用,裡面早已是個生活、社會化服務的萬花筒,并且充滿奇妙的協同性。而從生态次元說,它又是一個兼顧2B、2C的巨型SaaS化系統,支付寶自身已轉變為一種PaaS化平台。這種巨型平台,即便放在全球,屈指可數。

二是正在進一步凸顯獨立生态價值的螞蟻數科。

兩個月前,跟媒體訓練營創始人老侯(侯繼勇)、超先生創始人王超有過一次直播。話題是:螞蟻集團IPO還有多遠。

當時背景是,螞蟻罰金剛落地,我們認為這家公司發展将進入一個明朗期。當然,螞蟻何時IPO話題帶點噱頭。畢竟,實控人變更與相關處罰後,整個集團3年都難挂牌。

不過,我們認為,整體IPO難,或無礙螞蟻效法阿裡集團分拆旗下單元獨立上市。尤其螞蟻數科這類。

我們的基本邏輯更多出于感性分析而非實證,但并非沒有任何價值吧:若固守螞蟻内部,螞蟻數科雖能豐富整體版圖,符合一般科技公司内部的業務與組織架構設計,但估值或将受抑。因為,集團納入金融監管,未來走向金控統籌架構後,整體估值或更多對标金融公司,考慮到承壓面,螞蟻數科這類業務被裹在一起,外界很難看到更多價值。

何況,這一版圖獨立為事業群已有時日,技術架構與業務子產品亦日趨完善。它的服務場景與金融有關,但曆史包袱不重。在創新與營運機制上,與螞蟻集團其他單元既有高度的文化統一性,又有獨立創業公司的特征。

差異化:兩大拱衛

而此刻,螞蟻數科正以獨特的數字化競争力、開放的姿态涉入千行百業。

同時,一段時間以來,螞蟻數科亦屬整個螞蟻集團投資最重的單元之一。着眼未來,它應該也已到借力外部鍛造更大生态、驅動規模化增長的周期。

這麼說,并非意味着到螞蟻數科這一刻,螞蟻集團才有開放的科技視野。

事實上,螞蟻誕生之初就定義自身為一家“科技企業”。那時更重金融場景。

若選兩個節點還原。我會選2017年、2020年。

2017堪稱螞蟻開放戰略确立大年。當年6月,螞蟻理财平台螞蟻聚寶更新為螞蟻财富時,井賢棟表示,将不斷打磨技術能力,成熟一個開放一個。當天首度向金融機構開放了AI能力。然後螞蟻辨析自身是“科技金融”而非“金融科技”,透露出強烈的開放意志。

同年阿裡雲栖,螞蟻更是對外确立了完整的技術戰略,即BASIC,開始從區塊鍊、AI、安全、物聯網、雲計算五大領域鍛造底層數字技術競争力。

6年前,盡管巨頭各有自身概念,但就完整的科技戰略、技術架構與要素構成看,螞蟻前瞻性勝過多數巨頭。以區塊鍊為例,2017年行業言必稱比特币。事實上,早在2015年,螞蟻就成立了區塊鍊小組,開始申請專利。它不玩虛拟币,而視區塊鍊為核心技術戰略單元。

關鍵節點上,核心人物也會生成組織力。2017年2月,蔣國飛(今日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螞蟻數科一号位)加盟螞蟻。他近20年海外履曆恰恰對應着物聯網、大資料、AI、雲計算、計算機安全、軟體可定義網絡等領域,且主持開發過衆多産品和解決方案。這讓人意識到,BASIC不止技術次元,更是開放戰略,後續将驅動組織創新,尤其螞蟻科技版圖獨立。

此後兩年,螞蟻不斷推進BASIC落地。2018年ATEC,井賢棟強調的兩項合作生态開放計劃,一是小程式,二是區塊鍊。2019年雲栖,他進一步強調,持續創新、聚焦科技和開放平台是三大立身之本,尤其要通過BASIC解決社會問題,實作技術全方位開放。2018~2019年,螞蟻區塊鍊落地許多場景,申請專利數量連續4年全球第一。

2020是螞蟻BASIC戰略與組織更新一年。三個動作足可觀瞻:一是年初螞蟻數字科技事業群獨立,整合區塊鍊、雲科技、安全等領域的産品及服務,助力産業數字化更新;二是OceanBase獨立成公司;三是螞蟻鍊獨立品牌,強調聯盟鍊立場,傳遞了未來成就更大生态的信号。

這背後固然有比對螞蟻當年IPO需求的動機,仍必須得說,經過多年發展,螞蟻數科已具備獨立成新版圖的價值。它有利于外界包括資本市場看到螞蟻開放的成效。它确實始于金融場景服務與金融科技,但早已超越兩個标簽,正走向千行百業。

你應該注意到,在2020年螞蟻招股書裡,“科技”詞頻甚高。

但往往一切自覺、承擔更大責任的時刻,積重難返的問題會成為巨大的包袱。這裡沒必要重提螞蟻過往3年多經曆,尤其複雜治理。裡面有遺憾但也有極為幸運的一面。螞蟻并沒有失去它的創新精神,它于“科技”的熱忱一以貫之。

這也是我對這家公司抱以一種别樣感情的原因。

絮叨至此,再重新回到開頭,就能看到,螞蟻集團數字科技次元的差異化競争力:

一、支付寶體系為核心的數字金融與金融科技。

二、從BASIC走向更為獨立的螞蟻數科單元。

前者當然是截至目前的螞蟻集團的主業與基礎服務立場。它代表着螞蟻更多确定性的部分。

剛才我們提到,支付寶的生态體系與底座形态仍在演變。它早已是金融科技領域全球最大的PaaS化平台,等同于一個IaaS層面上面的金融數字化作業系統。在它上面,将持續生成一個巨大、豐富的SaaS系統。

你可能會以微信對标。微信當然也有作業系統的特征。它上面确實同樣長滿了生态合作夥伴。但就核心定位來說,它在金融科技領域專注度、聚焦性遠不如支付寶體系。社交屬性給它創造了巨大的聲量與流量,但也帶來無法甩脫的包袱。截至目前,微信似乎并未經曆螞蟻支付寶體系治理的挑戰,但真實的痛楚,恐怕隻有自身更明白。

螞蟻當然無法脫離監管,這是它必須承擔的責任。但這并非意味着,金融科技次元會缺乏更大的想象空間。誇克認為,随着AI尤其是金融大模型的落地,螞蟻集團數字金融、金融科技等全業務體系都将得以重構。剛才說了,支付寶作為載體的小程式生态,有望成為新周期驅動增長的利器。

數字金融、金融科技次元,螞蟻集團有全鍊路、全棧的數字化、智能化能力。它仍将是這一垂直領域全球最富競争力的第一大公司。亞運、外灘大會兩大舞台展示的支付寶體系的創新,還隻是此刻的表征。

不過,此刻,相比這一體系,我們更關注螞蟻數科版圖。

因為,它承擔的是更多是産業數字化的重任。而這一領域,螞蟻數科有着更為獨特的競争力。

先看看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螞蟻數科總裁蔣國飛的表達。

在他那裡,産業數字化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企業或機構數字化,二是産業協作數字化。

前者主要解決生産效率問題,降本增效,整個過程中會産生大量資料,能刻畫産業實時營運情況和産業資産。後者主要解決交易效率問題,本質上要建構數字化協作網絡,打通産業鍊上下遊之間的數字化協作通道。

蔣國飛認為,全球數字化正從機構數字化進一步走向産業協作數字化。這一程序中的最大障礙,是“信任問題”。

螞蟻數科:一個巨大的産業數字化新象限

因為,産業協作涉及許多參與方,環節衆多,流程複雜,很容易因缺乏信任造成協作不暢甚至中斷。即便最後交易實作,為化解不信任,也很難避免交易成本劇增,而效率也會銳減。唯有解決好“信任”問題,打通斷點和堵點,才能讓産業協作更加暢通高效。

而就産業數字化而言,我認為,蔣揭示了截至目前的真正挑戰。

從單點來說,許多組織的數字化确已步入深度協同階段,降本提效明顯。但整個上下遊以及更大範疇的社會化協作,碎片化與孤島效應仍相當嚴重。

我們早已看到,一些當紅的雲計算巨頭,尤其是IaaS層能力強大的巨頭,過去幾年,賦能單點機構數字化服務上,一度狂飙增速。而過渡到産業協作上,面對日益複雜的節點,增速明顯大幅放緩。包括亞馬遜AWS、阿裡雲這類。

這局面背後有多重原因。比如長期以來缺乏标準、普惠、規模化的生态土壤;生态聯盟之間的博弈;安全合規、隐私的焦慮,尤其資料安全;全球化時代的地緣政治;疫後全球供應鍊重構等。你知道,幾年來,無論機構數字化還是産業數字化,許多平台都習慣強調大資料與資料智能,而這一層面引發的焦慮恰恰最重。許多區域國家與地區的監管,它也是焦點。

螞蟻數科獨特的競争力,恰恰就在這裡。蔣國飛說,科技是建立數字信任、加速産業協作的關鍵變量,資料價值流動是産業數字化協作的關鍵紐帶。

而這正是螞蟻數科的差異化競争力。它的産業協作數字化政策,就是圍繞資料與資料的價值流動建構一套數字化能力,生成信任體系。

且看蔣國飛反複講述多次的方法論:資料生成環節,物聯網技術能讓實體世界資産數字化,實作資訊可信上鍊,解決資料源頭可信問題;資料流通環節,區塊鍊技術可對流通資料進行确權和存證,防篡改。隐私計算可確定資料在流通與融合過程中讓資料“可用不可見、可算不可識”;資料價值挖掘環節,AI與場景結合,能讓資料價值釋放巨大潛力。

這背後當然得益于螞蟻數科多年的技術沉澱。

不妨羅列一下螞蟻數科截至目前的三層能力體系:

1、企業和機構數字化

螞蟻“三件套”即雲原生PaaS平台SOFAStack、移動開發平台mPaaS、原生分布式資料庫OceanBase,已成為助力數字化更新的核心平台。它們有利于企業打造安全合規、高性能高可靠、彈性靈活的技術底座。

2、産業協作數字化

螞蟻區塊鍊BaaS平台、隐私計算平台摩斯等産品。它們緻力于提升産業協作效率,實作多方資料協作與資料價值釋放,并為價值網際網路的形成奠定基礎。

3、可信價值互聯

版權科技平台鵲鑿、國際貿易履約平台Trusple等産品降低了多方交易的信任成本,以可信資料推動業務價值增長。

這是一整套促進資料要素與價值流轉的數字技術底座和保障體系。

尤其2、3,可謂擊中了産業協作數字化中的痛點。

以BASIC中的物聯網技術為例。為解決資料源頭可信問題,實作實體資産數字化,螞蟻率先研發出保證資料真實上鍊的晶片模組,目前已安裝超過在900多萬台的光伏、電池和工程機械等裝置上,将實體資産錨定成可信的鍊上數字資産。

比如與華鐵應急的合作:螞蟻通過植入可信上鍊模組,幫華鐵應急高機裝置實作可信上鍊,讓裝置真實營運資料在裝置資金方、營運方、承租方間可信流轉,提高多方協作信任效率,最終幫華鐵實作訂單規模快速增長。

而區塊鍊技術的場景落地更是備受關注。一個經典案例是與中遠海運COSCO的合作。

在螞蟻數科支援下,中遠海運搭建起全球航運業務聯盟(GSBN),可讓國際航運各參與方通過區塊鍊網絡流轉電子提單,確定提單内容和流轉真實性,大幅簡化操作流程,提高協作效率。其中,基于電子提單的“無紙化放貨”,讓海運單證的辦理時間從幾天縮短到幾小時。

GSBN首席執行官陳斯嘉表示,這領域可謂區塊鍊、數字化富足的場景。在螞蟻支援下,截至目前,國内大約17個港都已用上電子提單。而全行業最大的9家船東,已承諾2027年50%、2030年100%采用。考量到它們占據行業70%的規模,可以想見,區塊鍊、數字化将大幅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

蔣國飛透露,截至目前,區塊鍊、物聯網、隐私計算、AI、雲原生等技術支撐的行業,已覆寫公共服務、航運物流、工業制造、網際網路、零售快消、文化傳媒等80多個,服務了超過萬家的機構和企業客戶。

走向獨立的螞蟻數科?

我們看到,一個全新的生态體系——價值網際網路時代已然來臨。

因為,這一視野中的螞蟻數科,相比BAT、FANG們,之于整個行業的價值在于,消除更為底層的發展瓶頸。從産業協作數字化次元說,它的連結力勝過許多巨頭。

這意味着,螞蟻數科有望扮演打破行業“結構洞”與生态孤島的角色。它對應着更為廣泛、更為多樣、分布更廣的客戶群。

當然,這裡并非說螞蟻數字化能力已完全超越BAT等巨頭們。它當然有自己的短闆,比如IaaS層,明顯不及多家巨頭。而企業或機構數字化層面,除了金融場景等,在豐富度、縱深能力方面也多有不及。

蔣國飛沒有比較。他更多從“修路”的角度談論螞蟻數科的未來。

在我看來,其他巨頭雖然整體強大,但若站在金融科技、産業協作數字化/價值網際網路次元,它們缺乏專注與聚焦,基礎亦并不如螞蟻更深。截至目前,全球并沒有一家與螞蟻集團完全對标的公司。

螞蟻數科、支付寶體系稱得上截至目前螞蟻集團數字化賦能的兩大拱衛。

當然,螞蟻也沒有驕傲的資本,巨頭們都在強力布局,試圖走向更大範疇的産業數字化。尤其大模型出來後,借助MaaS化生态,勢必會加快垂直領域的滲透。

不過,螞蟻也不會停在原地。它已公布全球首個金融大模型。AI的加持,會進一步壯大支付寶與螞蟻數科的AI能力,并為整個版圖創造重構的空間。

而且,我認為,螞蟻數字化賦能中,還具備一重不易覺察的能力:它反而跟自身長期以來經曆的監管與複雜治理有關。對于監管、政策的适應,不止需要産品、技術等單一要素,還需要長期的文化與組織。

這種複雜性,使得螞蟻數字化能力必須兼顧、相容更多。用一句可能不完全适當的話說,螞蟻集團的數字化能力,是“戴着鐐铐跳舞”的結果。

“鐐铐”是要服從最嚴格、剛性的監管要求;“跳舞”,是要在這種要求之下,不能放棄開放的戰略、技術創新以及種種落地的探索。

金融業/金融科技業是一座嚴苛的熔爐。螞蟻要比許多科技公司承受更大壓力。但當技術、産品、解決方案成熟到開放之際,它在安全、合規等層面的能力沉澱,反而帶有降維服務的特征了。

進一步回到我們更為關注的螞蟻數科單元。

放在整個産業數字化的範疇,我們覺得,此刻,它的獨立已帶有某種生态體系緊迫性。

當然,截至目前,這一單元尚未披露過财務面資料,外界無法給它獨立估值。短期,它也不可能扮演整個螞蟻的核心财務貢獻者。但就想象空間說,螞蟻數科代表着螞蟻集團更大的象限,不僅有非常強的概念性,增長性應該也非常強勁。

螞蟻數科,有望成為螞蟻集團繼支付寶後通過建構全球信任體系驅動增長的第二大飛輪。它有創造母以子貴的無限可能。

當然,接下來,想象空間之外,它需要對外展示更多确定性,尤其是讓外界看到它持續不斷的客戶拓展與行業場景落地。此外,内部的業務象限也需要進一步走向清晰。這将伴随着這一事業群内部組織架構的更新。

2023年9月,亞運、外灘大會兩大舞台映射着螞蟻集團完整的數字化圖景。而經過多年沉澱,一個獨立的産業數字化象限已閃耀水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