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作者:過目不忘魯狀元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文 | 過目不忘魯狀元

編輯 | 過目不忘魯狀元

前言

作為未來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環保”一直是一個備受各界關注的話題。如今世界各國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也不斷增強,但是中國和西方國家在城市環保上,卻存在着不小的差異。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衆所周知,綠化帶在大陸道路規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道路兩旁郁郁蔥蔥的綠化帶,成為了無數國人腦海裡城市道路的特定形象,大片的綠色給城市添了一抹賞心悅目的色彩。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但是,就是這樣在中國馬路上随處可見的綠化帶,在西方國家的城市裡卻寥寥無幾。那麼,綠化帶對于環保的作用是什麼?一直把自己當作“環保界先行者”的西方國家,為什麼會沒有綠化帶呢?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綠化帶的大作用

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道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會掀起不少灰塵或粉塵,而這些揚塵一旦被人體吸入,就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産生一定危害,這時路兩旁不起眼的綠化帶就派上了大用場。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綠化帶中種植的植物,其表面一般分布有均勻的絨毛,這些絨毛能夠幫助植物将空氣中的揚塵給牢牢吸附住。同時,植物葉片還能夠分泌一些粘性的油脂,一旦有粉塵落在葉片上,就會被油脂給黏附住。

據報道,即便是吸附能力較差的針葉狀植物,對于粉塵的吸收能力也同樣不可小觑。以松樹為例,一公頃的松林就可以吸收粉塵36噸。足以看出綠化帶對于空氣淨化有着多麼大的作用。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而且,燃油汽車在行駛中,會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之一。而綠色植物通過自身的光合作用,能夠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吸收,并釋放出人類生存所需的氧氣。

綠化帶的作用不止展現在空氣淨化方面,在解決噪音污染的問題上同樣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據調查,正常車輛在路上疾馳而過的聲音大約在70分貝左右,足夠幹擾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公路兩旁的綠化帶大多都是灌木或者較為低矮的樹木,其密密麻麻的葉片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能夠有效阻擋住聲音的傳播,進而降低車輛行駛以及鳴笛産生的噪音對人們生活造成的影響。

不僅如此,綠化帶還是提升城市美觀度的一大助力。人們對一座城市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第一眼的直覺感受。而公路上到處鮮綠、生機勃勃的綠化帶往往能夠帶給人們生機盎然的感受。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同時,綠化帶還對緩解人們的疲勞有一定作用。就像在平時的生活中,結束了一天的勞累工作之後,人們往往會前往公園裡散步進行放松,這是因為公園裡的綠色植物可以幫助人們緩解眼部疲勞。

同樣的,公路上的綠化帶也能夠有效緩解駕駛員的視覺疲勞,幫助駕駛員集中注意力,減少因為疲勞駕駛而導緻的事故。同時綠化帶上不同植物産生的變化風景,也能夠讓駕駛員一直保持高度集中的狀态。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西方國家不是不想種,而是種不了

既然綠化帶的好處如此之多,西方國家為何不在道路上種植綠化帶呢?其實不是這些國家不想種,而是由于諸多原因,導緻它們無法種植,隻能對綠化帶又羨慕又無奈。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第一,歐洲國家的氣候條件,從客觀上就限制了這些國家修建綠化帶,那邊的氣候并不适宜灌木以及常綠類樹木的生長,不少歐洲國家屬于溫帶氣候,适合生長的大多都是高大的落葉植被。

而這種植被是不适合種植在綠化帶的,因為這些植物在春夏季節的确會生長得十分茂盛,但是一旦到了秋冬季節,樹上的葉子就會逐漸掉光,無法起到吸附粉塵的作用,也沒辦法減輕道路上的噪音。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第二,國外的工業化起步普遍偏早,特别是歐洲國家,其城市化程序也比較早。在當時的歐洲,人們大多隻顧着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十分淡薄,是以道路的建設多以實用為主。

早在19世紀中葉,歐洲的城市就已經規劃建設好了交通道路,早期的道路與現在不同,并不是專門為汽車修建的,畢竟那時人們的出行方式還是以馬車為主,根本不需要考慮對環境的影響。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是以自然也不會設計綠化帶這種設施。之後随着工業化程序的進一步加快,汽車的興起讓歐洲國家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此時的城市建設已經成熟了,再重新在道路上修建綠化帶将會變得十分困難。

第三,成本原因。由于歐洲各國的土地性質,其大多數國家的土地是歸個人所有。如果政府決定占用道路來修建綠化帶,就會涉及到大量和私人的交易,需要花費巨量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得不償失。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與此同時,就算真的修建好了綠化帶,後續産生的巨量維護成本也不是歐洲各國能夠承擔的起的。據不完全統計,歐洲目前最低的人工成本是大陸的5倍,勞動力較少也導緻歐洲對綠化帶的維護成本過高。

第四,修建綠化帶對于歐洲來說,已然變成了一項十分巨大的工程。因為歐洲的城市建設早已定型,如果要在道路上添加綠化帶,大部分道路都會需要不同程度的擴建。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這樣一來,路兩旁的建築等等也要進行拆除。要知道歐洲有很多具有時代特征的建築。這些建築作為整個國家的文化積澱,政府不可能因為要修建綠化帶就将其拆除。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歐洲的環保做法

因為上面的一系列原因,歐洲沒有道路上成片的綠化帶,但是歐洲對于環保也有着自己的方式。歐洲各國為了改善城市環境,會在大片空地上種植草坪,既彌補了綠化的不足,也提供給了人們休閑的場所。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倫敦在城市綠化這方面就做得十分突出。畢竟在工業革命之時,受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就是這裡。長久揮散不去的霧霾,讓倫敦有了“霧都”之稱,這也一度導緻了數千人的死亡。

在這之後,環保意識深深刻在了人們的心裡,政府也随之加大了對城市的綠化力度,在城市的各個地區修建了綠色公園以及相應的環保設施,如今的倫敦市區超過60%的面積都被植被覆寫着。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德國也同樣如此,上世紀70年代初,德國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導緻有害物質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劇減少,垃圾堆放場周圍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環境也受到難以恢複的損害。

于是,當時的德國政府立刻意識到了環保問題的嚴重性,大力推行環保措施,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和法規。還推出了屋頂綠化這一先進之舉,既節省了城市空間,又完成了城市綠化。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可以說,歐洲國家沒有綠化帶,并不是完全不注重環保,而是因為各國的規劃布局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不管是綠化帶還是歐洲的街心公園,都是城市規劃中因地制宜的産物,沒有優劣之分。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到底誰才是真環保?

早在2020年9月,中國就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要在2030年“碳達峰”,并且争取在2060年實作“碳中和”,這是中國對世界環境保護的一個鄭重承諾。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中國的環保絕不是說說而已,在幅員遼闊的土地上,每個地方都有着自己的環保事例。比如毛烏素沙漠,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堅持治沙,其綜合治理率已經超過了80%,創造出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而且,中國一直大力推廣可再生能源,對風能、太陽能這種對環境沒有明顯危害的清潔能源進行持續發展。早在2020年,中國的太陽能發電量就已經超過了全球的三分之一。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中國人的對于祖國母親的熱愛是十分厚重的,對于自然環境保護的意識早已烙在了每個中國人的心中,保護好每一塊田野、每一寸山脈、每一段河流,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共識。

反觀一些西方國家的環保,隻是空口白話地向外界進行一系列擔保,用來治理環境問題的資金卻永遠落不到實處,隻喜歡對其他國家的環境問題指指點點,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自己在世界環保當中的存在感。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根據資料統計,在2018年,美國、加拿大、德國以及日本等等這些國家,人均碳排放量要遠高于中國。而且,德國和美國還将自己産生的塑膠垃圾運往他國,難道垃圾沒在自己國家,就真的“環保”了嗎?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結語

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問題,是每一個地球人都逃不開的課題。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的經驗教訓十分沉重,隻注重經濟發展而忽視環境保護是行不通的,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盲目追求經濟的發展。

中國随處可見的綠化帶,為何在“視環保為命”的西方國家卻很少見

綠化帶隻是中國環保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可以說,它作為中國環保工作的一個縮影,代表了中國對于環保的決心。中國的一系列環保做法,也展現出了中國樸實無言的環保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