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作者:笨蛋小夥lll

近期,OpenAI的動作不斷,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他們先是爆出要自研晶片,并與蘋果前首席設計師合作開發硬體裝置。與此同時,ChatGPT不斷進行更新,實作了多模态互動,能夠看圖、聽聲音、說話等。OpenAI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模型越強大,估值也越高。然而,盡管他們是一家超級估值獨角獸,卻面臨着巨大的财務壓力。13億美元的營收相對龐大的開支對他們來說幾乎是杯水車薪。他們現在需要加緊考慮商業化變現的路徑,并且要應對越來越多的競争對手。在商業世界中,如果産品化節奏和資金投入出現問題,那麼以底層模型為支撐的平台遊戲将變得困難重重。随着Meta、Google和Anthropic+Amazon等強大競争對手的崛起,OpenAI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在模型層面,OpenAI并不孤單。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盡管他們處于行業的頂端,但要統治整個行業還為時過早。特别是與微軟的聯盟讓科技巨頭們意識到成熟的大模型技術将給雲計算帶來新的業務需求。谷歌和亞馬遜的加速布局進一步加劇了競争。最近,Anthropic接受了亞馬遜40億美元的投資,雙方将在基礎模型的商業化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具體來說,Anthropic将利用亞馬遜的雲服務,并将Anthropic作為底層模型之一,接入亞馬遜剛推出的托管服務,用于建構生成式AI應用。開發者可以從多個基礎模型中選擇,并使用自己的資料進行訓練,然後将它們部署到自己的應用程式中,無需搭建繁瑣的伺服器。除了亞馬遜自己的大模型Titan,Bedrock服務中還包括多個基礎模型。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亞馬遜之是以沒有選擇OpenAI,和谷歌的原因相同,微軟Azure-OpenAI的合作使得這三家在公有雲市場上出現了新的變數。從表面上看,這是對下遊的押注,實際上也是為了推動自身業務發展。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三家已經在公有雲市場上形成了寡頭壟斷的局面。根據最新的資料統計結果顯示,AWS、Azure和Google Cloud在今年的二季度分别占據了32%、22%和11%的市場佔有率,三家科技巨頭的總市場佔有率保持在了穩定的65%。然而,為了更好地為模型開發者提供服務并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這些科技公司需要自行研發晶片。與OpenAI使用英偉達晶片不同,Anthropic将采用亞馬遜自家研發的Trainium和Inferentia晶片進行訓練。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大型模型的競争首先展現在算力上,是以各大科技公司紛紛推動自家晶片的研發,以降低成本并增加出租伺服器的利潤,同時也能夠吸引更多像ChatGPT這樣的開發項目。亞馬遜早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在其伺服器上使用自研晶片,谷歌也擁有TPU并向圖像模型初創企業Midjourney提供支援。據外媒報道,微軟也可能在下個月釋出自家研發的AI晶片。此外,這些科技巨頭的财報中已經明确表明,它們對大型模型的發展充滿期待。半年報中反映了客戶對生成式AI需求激增的趨勢,ChatGPT引發的大型模型熱潮已經基本消化。在下半年,科技巨頭們将開始關注自家應用層的生産力工具,并緻力于完善增值服務。例如微軟與OpenAI的合作,首先将AI能力應用于自家的應用套件中。Copilot被定位為“日常AI助手”,将作為一個應用程式在微軟作業系統中使用。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從上個月開始,微軟已經将其加入到Win11的更新中。面向企業客戶的365Copilot企業版也将于11月1日正式上線。就像我們在上半年所見到的那樣,各種辦公軟體将逐漸接入AI助手,以實作自動化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收費方面,微軟幾乎與谷歌保持一緻,增值訂閱費用将作為額外費用,除了企業使用者已經支付的生産力套件訂閱費用之外。谷歌Workspace在今年8月推出的DuetAI同樣向企業客戶收取每月30美元的費用。Workspace的收入歸屬于Alphabet旗下的Google Cloud類别,與Google的雲基礎設施一起,在今年的二季度共實作了80億美元的營收。谷歌雲的AI平台為使用者提供了部署和擴充機器學習模型的能力,這使得谷歌雲的生成式AI項目數量在短短三個月内增長了150多倍。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和亞馬遜一樣,選擇了多模型路線來滿足B端客戶的不同需求。此外,微軟雲服務也将通過引入Meta的Llama2來分發Llama2模型。這種多模型政策在大廠中并不罕見。随着訓練成本和調試模型的門檻降低,預計将會有更多的創業者湧入模型-工具-應用的領域,以滿足新需求。與此同時,這種情況有點像幾年前國内兩家網際網路巨頭在不同領域展開競争的情況,利用新技術向彼此發起沖擊。微軟總裁納德拉曾表示,他們希望讓谷歌跳舞。值得一提的是,有了OpenAI的加入,微軟的市值從2022年的1.79萬億美元增長到了現在的2.5萬億美元,股價也創下了曆史新高。OpenAI推出的ChatGPT引起了廣泛關注,将人工智能技術帶入了商業世界。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OpenAI的商業模式結合了AI工具解放生産力的理念,為各行各業賦能,這與ChatGPT網頁流量的增加相輔相成,推動了OpenAI的估值增長。在ChatGPT嶄露頭角的同時,人們開始猜測OpenAI是否将主宰整個模型層,這類似于作業系統和搜尋引擎等幾乎壟斷市場的情況。OpenAI正在努力打造更加普惠的人工智能模型,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雖然大模型能夠為很多使用者提供強大的功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最頂尖的模型。是以,OpenAI也在積極探索不同規模的模型,以更好地服務廣大使用者。同時,OpenAI也在緻力于商業化,如推出Fine-tuning使用者界面,讓使用者更友善地微調大模型。未來,OpenAI可能會成為大模型領域的領頭羊,同時也會孕育出許多定制化的小模型和應用,以更好地滿足使用者需求。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OpenAI的巨型模型的經營成本一直很高,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變現壓力。據一份報告稱,OpenAI每天僅在其人工智能服務ChatGPT上花費約7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花費用于高昂的GPU和人才成本。然而,随着GPT3.5走紅,OpenAI逐漸開始建構商業化流程。首先推出了收費版ChatGPTPlus,随後又推出了商業版ChatGPT,為了增加收入,OpenAI還多次調整了GPT-4的通路限制。與此同時,meta和Google的競争也給OpenAI帶來了很大的壓力。OpenAI意識到了Google即将釋出的Gemini對他們的威脅,是以他們提前為GPT4增加了圖像能力。此外,在即将到來的11月6日,OpenAI将在開發者大會上公布"偉大的新工具",外界紛紛猜測這可能是GPT-5的亮相。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根據TheInformation的爆料,OpenAI在2022年虧損達到5.4億美元,但今年的營收預計将達到13億美元。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在短短10個月的時間内通過多種手段實作了由虧轉盈,這也實作了CEO奧特曼在年初制定的2024年目标,即實作10億美元的利潤。截至7月份,ChatGPTPlus的付費使用者已經達到了200萬人;在企業市場上,超過80%的财富500強公司團隊已經采用了企業版ChatGPT。然而,由于模型疊代所需的算力不斷增加,OpenAI面臨着巨大的挑戰。随着應用場景的擴大,專有模型的數量将大大增加,進而增加了模型部署所需的算力。根據機構的分析,如果ChatGPT的通路量達到谷歌搜尋量的十分之一,OpenAI每年的GPU開銷将達到160億美元,這可能成為阻止OpenAI進一步擴大規模的重要瓶頸。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OpenAI正在自研晶片,并且與特斯拉的Dojo研發非常相似。這種高度定制化的晶片設計具有很大的降本空間。憑借公司對模型需求的了解,OpenAI能夠明确晶片的設計名額,并對模型版本進行明确規劃,以避免晶片量産後模型已經落後于一代的情況。OpenAI:看未來,拐個彎照一照OpenAI作為一家領先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一直在探索AI技術的極限。在高性能計算晶片領域,算法和晶片架構的協同是主要的性能提升動力。是以,OpenAI有望在晶片領域發揮優勢。此外,該公司還與蘋果前首席設計師喬納森合作研發AI硬體,可能将支援GPT4和GPT5的智能眼鏡推向市場。然而,多模型的趨勢也給OpenAI帶來了壓力和機會。技術的疊代尚未達到極限,如何引領市場規模增長将是OpenAI面臨的主要挑戰。

“900億美元超級獨角獸,生死未蔔,你還敢相信獨角獸嗎?”

同時,AI技術還面臨着資料洩露安全和版權侵犯等負面事件的影響,這也需要OpenAI解決。如果将大模型與自動駕駛等級劃分相類比,我們現在或許還處在L1到L2的階段,而L5這個層級是否存在尚不确定。OpenAI和其競争對手都在這個迷宮裡不斷尋找前進的路徑,每次到拐角處,都需要拿出手電筒照亮前方,才能到達終點。OpenAI是一個充滿熱血的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一直緻力于實作AGI的夢想。雖然面臨着諸多挑戰,但OpenAI依然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