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位在聯合國總部舉辦音樂會的中國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賓

作者:湖北衛視大揭秘

1994年6月7日,在美利堅合衆國紐約曼哈頓聯合國總部舉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以一位80多歲的中國老音樂家為主題,吸引了來自150多個國家的代表來到聯合國。不僅如此,在音樂會結束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授予這位資深音樂家"東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貢獻獎"。

首位在聯合國總部舉辦音樂會的中國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賓

右邊是王洛賓

這是聯合國第一次向中國音樂家頒發這樣的獎項,也是中國音樂家第一次能夠在聯合國總部舉辦音樂會,第一位連續兩次獲獎的音樂家是王洛賓先生。

首位在聯合國總部舉辦音樂會的中國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賓

王洛賓

王洛賓一生創作了七部歌劇,收集、編曲、創作了1000多首歌曲,出版了六卷歌曲。50、60年代的王洛賓,就像80年代、90年代的周傑倫——名字幾乎可以用在音樂祭壇上:"在那遙遠的地方""岘港市的姑娘""康定情歌""半月爬上去"......大量流行的西方民歌通過他的漢化和改編傳播到整個中國大陸。王洛賓的歌曲名不見經傳,但他的藝術生涯卻不言而喻,今天開始跟着小系列一起去了解王洛賓先生!

首位在聯合國總部舉辦音樂會的中國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賓

王洛賓先生的真名叫王榮廷,就是"洛賓"這個詞。1913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北平東城盆灣宜化胡同的一個院子裡,有六個兄弟姐妹,排名第四。他的祖父王兆賢是一位民間藝術家,曾在北京畫過梁朝的雕塑,業餘時間喜歡演奏和唱歌。王德川神父是一位熱衷于愛京坤雅的韻律,崛起的闆子總會用眼唱幾段。王洛賓在笛聲爆裂、咆哮聲、昆曲柔和、平劇和許多韻律的藝術氛圍中長大。

首位在聯合國總部舉辦音樂會的中國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賓

王洛賓的少年時代

王洛賓在教會學校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在那裡,他開始接觸西方樂器,并學習了一些基本的音樂。因為王洛賓有着獨特的好嗓音,他一直是學校合唱團的主唱。有一段時間,班上缺少女高音唱歌,讓王洛賓來代替,他把嗓音放得尖銳而稀疏,能唱出女高音的效果。

首位在聯合國總部舉辦音樂會的中國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賓

陳秉軒(世科)

如果說教堂唱詩班是他音樂人生的啟蒙,那麼真正引領他走上音樂之路的,是陳秉軒的吉他。王洛斌15歲在哈爾濱遇見陳秉軒,大10歲的陳秉軒覺得這群人有思想、有追求、有抱負,有音樂天賦,未來一定是要做的材料。于是他送給王洛賓一把陪伴他多年的老式俄羅斯吉他,教他彈奏,還有他科學的歌唱,還有基本的作曲技巧,等等。

1931年夏天,18歲的王洛賓帶着自己的音樂夢想,來到北平師範大學音樂系學習西方音樂。當時,北平師範大學的師資可謂是才華橫溢,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是外籍教師或名校。

首位在聯合國總部舉辦音樂會的中國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賓

李叔叔

衆所周知,李叔通是北石大學的老師,李叔通是第一個用洋歌的旋律填中語歌詞的人,《别姬》是他按照美國歌曲的曲調寫的。在他的影響下,王洛賓被西方音樂的浪漫抒情所吸引。1933年,王洛賓為他最喜歡的《徐志摩詩》創作了一首歌《雲遊》。這首王洛賓音樂走上了處女之路,終于在北方音樂系畢業報告表現大放異彩,驚豔四場。

王洛賓先生一生的作品與祖國西部有關,但從大學生活來看,他當時與大西北地區沒有任何聯系。這是怎麼回事?事實上,在大學期間,王洛賓的聲樂老師,一位俄羅斯女高音,欽佩他的藝術天賦,并告訴他:"師範大學是普通中學培養教師的地方,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富有成效的音樂家,請記住,你必須去巴黎音樂學院。"

首位在聯合國總部舉辦音樂會的中國人,竟是“西部歌王”王洛賓

從那時起,王洛賓就為了生活而努力去巴黎。從北平師範大學畢業後的三年裡,他還在北平的三所中學擔任音樂老師,為了攢夠錢,他前往巴黎。但此時此刻,一個變化讓他停止了追夢的腳步,轉向了祖國的西北。發生了什麼事改變了王洛賓的人生軌迹?請關注《湖北衛視揭秘》頭條,明天繼續為您解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