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作者:球王三世梅公子

曾經大名鼎鼎的獨幕喜劇王趙本山,也搞過一段時間足球,這是一段特殊的“文體戀”,但緣分隻有短短180天。之後本山大叔就火速退出了。

退出足球之後的趙本山曾經發表感慨說:“中國足球是道好菜,但是加菜的筷子有毒。”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就這一句話,就比某些足壇大佬,解說名嘴的動不動把鍋甩給全社會全中國的境界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曾經叱咤風雲,火遍全國的獨幕喜劇王趙本山,怎麼會突然來攪中國足球這攤渾水?最後搞得自己狼狽出局,差點晚節不保,我們今天就來複盤一下那段曆史,重新感受一下中國足球那深不見底的黑暗。

用《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的秘密被揭開之後人類文明的反應:黑啊!真他媽黑啊!

流浪遼足,本山接手

2003年,拿不到贊助的遼足被三元集團收購,被迫改名北京三元隊,并進入了北京足球市場。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但是京圈不是那麼好混的。有國安這支正統北京球隊,收割大量球迷,以“嫡長子”自居,是以其他地方來的球隊,隻能淪為小妾生的沒人疼沒人愛的“庶子”。

由于沒有歸屬感,得不到球迷支援,北京三元隊始終無法在首都立足,于是變成了一支居無定所的“流浪遼足”。

在體育局的幹預之下,這支可憐的流浪球隊兜兜轉轉又回到了老家遼甯。但是球隊經濟問題嚴重,舉步維艱,急需真命天子降臨,幫它填補資金缺口,步入正軌。

這個時候,有個人出現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獨幕喜劇王趙本山。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趙本山,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孤兒,最後成長為文娛圈的泰山北鬥,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樣的人生過于傳奇。

2005年的趙本山,正處于事業的巅峰期,春晚唯一大BOSS級人物。當年張冬玲演唱的《東北東北》這首歌曲,裡面有一句歌詞被篡改成這樣:過了山海關,就找趙本山。

之後這句話被廣為流傳,可見當年獨幕喜劇王的影響力。

是以這樣的風雲人物入駐遼足,球迷們自然歡聲雷動,十分樂觀,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是趙本山解決不了的嗎?

趙本山跟遼足牽手,得益于遼足總經理張曙光。

張曙光,法學經濟學雙料博士,心思活絡鬼點子多,忽悠能力一流,在球隊那種絕望境地下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四處找金主,幫助球隊度過難關。

也是執着的張曙光合當走運。2005年年初,北京出差的張曙光在一次酒局上認識了趙本山,當時在場的還有大連隊老總徐明。

酒酣耳熱之際,三個人聊起了足球。趙本山借着酒勁說自己喜歡足球,對遼甯隊有感情,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句醉話被張曙光牢牢記下了。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從此以後,張曙光就向趙本山頻頻“抛媚眼”,努力遊說趙本山加盟遼足。憑借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張曙光唾沫橫飛天花亂墜,許諾種種好處,其中有兩個理由深深打動了趙本山:一,遼足可以利用自身品牌資源為本山吸引學員;二,得到遼足部分股權和俱樂部的管理和決策權。

于是趙本山心動了。一個月後,張曙光等到了趙本山肯定的答複:“可以和遼足進行合作”。于是趙本山一下就投了5000W萬,成為了遼足的董事長。

從此,文娛界無所不能的獨幕喜劇王趙本山,入坑中國足球。

讓他沒想到的是,在春晚舞台上經常忽悠别人的本山大叔,這次結結實實被忽悠了一把,而且現實比獨幕喜劇曲折複雜精彩得多。

躊躇滿志,假球疑雲

剛剛接手遼足的趙本山,就擺出一副撸起袖子加油幹的姿态。2005年6月,走馬上任的趙董事長在新聞釋出會上意氣風發慷慨陳詞,各種豪言壯語應接不暇,他說: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第一,我們絕不拖欠大家的工資,如果發不出錢,我替大夥墊上;第二,有什麼困難解決什麼困難,外援不行換外援,教練不行換教練,兩年時間,遼足打回前三名;第三,我不是來忽悠大家的,而是真心實意幫助中國足球,希望大家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現在回頭看,這些話像是一個剛進入職場,沒有經過社會捶打的大學生的一份不知天高地厚的職業展望,但是說話人是趙本山,他有這個資本和底氣。

很快,在江湖上呼風喚雨的趙老闆就為遼足拉來了中譽汽車一筆1500萬的贊助費,大佬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之後,趙本山利用自己在文娛圈的人脈,拉來一衆演藝明星來到遼足主場給球隊加油助威。在和上海中邦的比賽中,明星範偉,那英,滿文軍,姜昆等等悉數亮相觀衆席,個個都是重量級人物。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一場體育比賽,觀衆席上一堆當紅演藝明星呐喊助威,這是NBA總決賽的才有的待遇,恐怕遼足球員賽前自己都想不到。

但是足球比賽,排場再大,實力說話。當時的遼足是名副其實的弱旅,那場比賽遼足對陣同樣的弱旅的中邦隊,雙方比賽波瀾不驚,乏善可陳,最終1:1握手言和。

1:1的平局讓趙本山十分不滿,更讓他怒火中燒的是,他覺得球隊的技戰術打法和某些球員的态度存在重大問題。于是不久之後,主教練王洪禮黯然下課,球員王亮也差點遭到三停(停薪,停賽,停訓)處罰。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趙本山的雷厲風行和鐵腕手段讓球隊十分震驚,這和獨幕喜劇舞台上的那個幽默風趣,憨态可掬的親民形象差距太大,球員個個噤若寒蟬。看來趙本山真的不是玩玩而已。

不久之後,遼足客場挑戰大連實德隊。當時的大連實德是甲A巨無霸,中國足壇沒有對手,比賽結果毫無懸念,遼足0:5慘敗。

這次,趙本山向素有“徐克漢姆”之稱的徐亮開炮了。在酒桌上,他指着鼻子罵徐亮有踢假球。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面對趙董的怒斥,徐亮隻能諾諾連聲,不斷地拿着酒杯賠禮道歉。

趙本山的懷疑球隊踢假球是有道理的。1:1戰平上海中邦那場,比賽局勢變化跟賭球盤口變化出奇地一緻,0:5輸大連實德,徐亮幾個匪夷所思的失誤讓觀衆大惑不解。

是以趙本山敲山震虎似的憤怒,其實就代表了真正熱愛足球的廣大球迷的憤怒。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但是趙本山是球隊董事長,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利進行撥亂反正,但是,蹊跷離奇的事情接踵而至。

陷入迷局,心灰意冷

趙本山接手球隊不久,三元集團,萬林集團,奧體中心三家公司,就向遼足發起了幾千萬元的訴訟索賠。

原來趙本山接手的,不僅僅是一支士氣低落,成績倒數,急需整改的球隊,而是一個一屁股屎的巨大無比的爛攤子。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這分明就是快要坍塌的危房找冤大頭來頂雷。趙本山雖然後悔,但是也隻能硬着頭皮生扛了。不過還好,趙本山不是一般人,而是實力雄厚,紅遍全國的笑星。

但是越玩越不對勁。趙本山覺得自己沒什麼實權,背後似乎有一個看不見的力量在撥弄乾坤,與之搭檔的,是被推到前台,像馬前卒一樣的執行董事張曙光,趙本山甚至不知道背後的大佬是誰。

為了徹底弄清楚俱樂部債務和權責問題,趙本山開始徹查俱樂部曆史資金動向,約談一部分球員,于是更深的内幕被挖了出來。

原來俱樂部前幾年賣人的錢,上億資金不知道哪裡去了。

這個資金缺口數額太大,财大氣粗的趙本山也驚出一身冷汗。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2005年12月,在遼甯開原的股東大會上,趙本山和背後股東沖突徹底爆發,面對趙本山咄咄逼人的指控,執行董事張曙光全盤否定大股東鲸吞轉會收入的問題。

于是趙本山提出讓背後股東追加投資,或者讓股東賣出股權,讓懂球的人來管理的方案。這是赤裸裸地向背後大佬逼宮。

背後大佬不甘屈服,立馬提出針鋒相對的方案,那就是賣出股權,但是趙本山必須再投1500萬,解決俱樂部資金問題。

趙本山徹底心涼了,此刻他終于意識到中國足球的水有多深。

先給你畫一個美好藍圖,忽悠你上套,投錢,但是回報遙遙無期,當你想及時收手要回本金的時候,卻告訴你需要不斷加碼投資……這就是中國足球,這分明就是傳銷組織的套路。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假球疑雲”、“債務風波”,這是趙本山都感到無力解決的問題。

入坑前豪情滿懷的趙本山終于被現實打爆了腦袋,心灰意冷的趙本山萌生退意。在文娛圈呼風喚雨的獨幕喜劇王,在迷霧重重,深不見底的中國足球面前,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

但是背後的大佬并不想這麼輕易地放過趙本山,他們提前将趙本山退出的消息放了出去。2005年12月份的東北遼甯,數九寒天,冷風徹骨,一群光着膀子的球迷到《馬大帥》拍攝劇組所在的酒店門口圍堵趙本山,拉橫幅,喊口号。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憑着一股熱情闖進來,但是想全身而退就沒那麼容易了。趙本山終于看清楚了足球就是個永遠填不滿的黑洞,再不退出,不僅一世英名毀于一旦,連奮鬥半輩子的身家都得搭進去,拍戲的主業都會被耽擱。

于是趙本山痛定思痛,斷臂求生,及時止損,在張曙光的苦苦哀求之下,趙本山鐵了心收手,退出遼足。

自此,獨幕喜劇王趙本山跟中國足球的緣分徹底劃上了句号。從躊躇滿志接手到灰頭土臉退出,僅僅6個月,180天。

談球色變,心有餘悸

作為文娛界的泰山北鬥,趙本山跨界接手足球也并非完全一時心血來潮。早在2004年,趙本山在接受采訪時就說:“足球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運動。”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是以趙本山算得上是個業餘僞球迷,隻不普通球迷隻能喊喊口号,加油助威,而本山大叔有廣闊的人脈,巨量的資源,可以支撐他去玩足球,經營管理一支球隊。

是以趙本山接手遼足的初衷和球迷的初衷是一緻的,那就是精彩的比賽,好看的成績。

然而本山大叔懵懵懂懂,懷着一顆球迷的赤城之心進來,才發現這是一個充斥着謊言,暗算,陰謀,宮鬥,到處是陷阱的地方,老實人沒有市場,歪門邪道大行其道,做人做事需要不忠,不義,不誠,不信。

這是中國足球内幕當中的冰山一角,趙本山在窺探到事實真相之後,不得不倒抽一口冷氣,及時抽身而退,并發誓今後再也不碰足球,并留下一句話:“水太深,足球太髒。”

而遼足最終也和趙本山反目成仇,高層發文說趙本山對遼足貢獻為零,否定了趙本山的所有努力,把趙本山說成是一個攪屎棍角色。

趙本山不再回應,甚至在節目中表示:看到足球的台,都必須換。

國足往事:油鹽不進的中國足球,是如何把趙本山忽悠瘸了?

退出多年後,趙本山談論當年的經曆感慨道:“中國足球就像一個大盤子,裡面放了很多菜,很多筷子都伸進來夾好吃的菜。假如這些菜是幹淨的,大家也都洗幹淨了筷子,那這盤菜吃起來是很好吃的。但可惡的是這些筷子都有毒,結果不僅僅是把菜給污染了,還傳染給了其他筷子,這樣攪在裡面就沒有意思了,中國足球是一盤好菜,但參與其中的人把它玩壞了,搞足球得跟他們同流合污,必須搞歪的邪的,我不會玩邪的,是以咱不玩了。

是以,足球徹底傷了趙本山的心。

連喜劇之王都搞不定中國足球,可見足球這個行業的水有多渾。

足球,原本是起源于西方,面向勞工階層,勞苦大衆的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它沒有任何門檻,一雙球鞋,一個皮球,一個空曠的場地就可以玩,就可以讓普普通通的孩子高興一整天,它不像高爾夫,賽車等貴族運動,需要購置昂貴的裝備,但是在中國,它被牢牢地攥在某些人的手裡,成為他們洗錢牟利的工具。

後來他們把足球玩殘了,不想忍受罵名,于是雇一群搖唇鼓舌之士,把鍋甩給全社會,全體球迷,說中國人本來就踢不好足球,不适合踢球,國足是我們的孩子,罵國足等于罵自己。

可笑不?荒唐不?

中國足球是盤好菜,但加菜的筷子和吃菜的人,都有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