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元1687年,直隸巡撫于成龍密奏康熙:“明相和餘國柱私底下賣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們賣完了!”一向以冷靜而著稱的康熙,聽

作者:乖史論

公元1687年,直隸巡撫于成龍密奏康熙:“明相和餘國柱私底下賣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們賣完了!”一向以冷靜而著稱的康熙,聽完這個消息後也變得不淡定了。

此後,康熙怒問高士奇:“為何無人參劾?”高士奇無奈地回答道:“皇上,明相的權勢實在是太大了,誰不怕死呢?”

一年後,禦史郭琇彈劾納蘭明珠結黨營私,康熙這才下定決心打擊納蘭一派。随後,康熙罷黜了納蘭明珠的大學士官職,并将他關進宗人府,等待他的極有可能是秋後問斬。

納蘭明珠在宦海沉浮了一輩子,并且對康熙的脾氣秉性甚為了解。他知道要想避免這場血光之災,那麼隻有一個人能救自己,她就是自己的妻子愛新覺羅氏。

于是,納蘭明珠托人給妻子捎口信:“你一定要去告訴皇上,就說我要謀反,性命攸關,切記,切記!”納蘭明珠的妻子聞聽此消息後,差一點沒吓昏過去。

那麼,納蘭明珠後來的結局如何?他為何要給自己安一個謀反的罪名呢?

納蘭明珠出生在明朝末期,祖父金台石曾是葉赫部統領,後來在同建州女真征戰時,不幸戰死于沙場。父親尼雅哈見大勢已去,隻能放下兵器投靠努爾哈赤。

納蘭明珠一家和愛新覺羅家族頗有淵源,努爾哈赤的妃子孟古哲哲是他的姑奶奶,而皇太極則是他的親表叔。

17歲那年,納蘭明珠迎娶了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兒。如果從輩分上來講,他算得上康熙的堂姑父。不過在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無論康熙的輩分多小,他和納蘭明珠都是君臣關系。

康熙即位之初,身為滿清貴族的納蘭明珠,被選入宮中擔任侍衛。後來因工作表現突出,調到銮儀衛擔任治儀正,開始負責康熙的車駕儀仗。

不久,深得康熙信任的納蘭明珠,被調至内務府擔任郎中一職。期間,專司負責宮廷大小事務。由于納蘭明珠心思缜密,外加處理事情條理分明,後來又晉升為内務府總管。

學識淵博、才能卓越的納蘭明珠,憑借過人的能力逐漸嶄露頭角。公元1666年,剛過而立之年的納蘭明珠,被康熙升為弘文院學士,至此獲得了參與決策國事的資格。

納蘭明珠為人足智多謀,并且還是一個實幹家,在協同調查和處理淮揚水患時,發揮出了重要作用。此後,在短短4年時間裡,從刑部尚書到左都禦史再到兵部尚書,一路官運亨通。

随着納蘭明珠的官位水漲船高,他也成為康熙最為倚重的親信大臣。公元1673年,爆發了震驚朝野的“三藩之亂”,康熙為了永絕後患決定撤藩。

當時,有很多畏戰的大臣,都勸康熙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否則很容易動搖國本。可是,血氣方剛的康熙卻認為,三藩不除必将後患無窮。

納蘭明珠堅決站在康熙一方,這也導緻他和索額圖之間的沖突激化。不過身為兵部尚書的納蘭明珠,卻并未動搖撤藩的決心。

事實證明,這一次納蘭明珠堅決支援康熙賭對了。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認為可以趁機收回台灣,而納蘭明珠仍是他堅定的支援者。

并且,在這件事情上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故而再度得到了康熙的嘉獎。如果說這兩件奇功,足以讓納蘭明珠彪炳史冊,那麼接下來的沙俄之戰更是讓他一戰成名。

随着納蘭明珠在朝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也陷入了居高自傲的怪圈,并且成為了一個貪圖享受、貪婪無度之人,而這也讓索額圖一派抓住了把柄。

索額圖将費盡心思收集來的證據,一股腦地全都交給了禦史郭琇,而這也成為了納蘭明珠跌下神壇的催命符。

康熙得知此事之後,一開始根本不相信納蘭明珠會貪腐,他雖然對權力有着無限的追求,可是卻從未做過僭越之事。

由于這件事情牽扯的官員衆多,無奈之下康熙隻能先将納蘭明珠收押。為了自救納蘭明珠隻能棋行險招,于是讓妻子舉報自己謀反。

納蘭明珠之是以這樣做,原來是想玩一出魚死網破的戲碼。很顯然謀反比貪腐的罪行更重,可是謀反卻不是一人所為,勢必會牽連更多朝中官員,甚至還會導緻朝野震蕩。

康熙心裡十分明白,納蘭明珠是唯一可以抗衡索額圖的人,一旦他被徹底整倒了,那麼索額圖就會一家獨大,繼而就會影響到自己的統治。

為此,康熙經過慎重思考之後,隻是象征性地訓斥了納蘭明珠,并拿掉了一個弘文院大學士的虛職。不久,他就又帶着納蘭明珠出征噶爾丹了。

納蘭明珠從宗人府被放出來之後,一直到死都沒有得到康熙重用,或許這才是所謂的制衡之道。

留着納蘭明珠制約索額圖,但卻不能讓他太猖狂,這才是一代明君康熙的真實手段。

公元1687年,直隸巡撫于成龍密奏康熙:“明相和餘國柱私底下賣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們賣完了!”一向以冷靜而著稱的康熙,聽
公元1687年,直隸巡撫于成龍密奏康熙:“明相和餘國柱私底下賣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們賣完了!”一向以冷靜而著稱的康熙,聽
公元1687年,直隸巡撫于成龍密奏康熙:“明相和餘國柱私底下賣官鬻爵,官位都快被他們賣完了!”一向以冷靜而著稱的康熙,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