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作者:十月刀1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提起陳景潤,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數學事業,以及他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數學,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的兒子陳由偉也會“子承父業”,成為和陳景潤一樣的大數學家。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但現實卻往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陳由偉每一個選擇都不同尋常:高中學文、大學攻讀商科專業後又轉系學數學、最終選擇投身于醫療行業。

他的人生沒有既定的答案和軌道,但好在,他和他的父親一樣,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行業軌迹并願意為之終身奮鬥。

亦父亦友,父親陪伴度過幸福童年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陳景潤的前半生,将自己的時間全都投入在了他的數學事業當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埋頭做研究。

一路磕磕絆絆,人到中年時才遇到了自己的真愛。

陳景潤因為個人身體原因來到醫院看病,遇到了被派到北京進修的護士由昆。

或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一來二去的交流之下,一向不近女色的陳景潤偏偏對由昆産生非常大的興趣,還一反常态,主動向她表白。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由昆被這突如其來的示好吓到,一時間不知所措。

此時的陳景潤已經47歲,是赫赫有名的數學專家,而自己不過是一個小護士。

面對相差十幾歲的年齡差異和社會身份,由昆猶豫了許久。

但陳景潤并不死心,多次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還揚言說到,如果自己沒有和她在一起,那麼這輩子就再也不會結婚。

招架不住這份炙熱的愛意,由昆動了心。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1980年8月25日,兩人領取了結婚證。

結婚第二年,兩人的兒子出生,取名為陳由偉,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就此開始。

老來得子的陳景潤對兒子陳由偉很是寵愛,在外人看來,陳景潤是一個不谙人情世故的數學家。

但在家庭中,他也是一個有着自己教育理念,十分開明的好爸爸。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陳由偉小時候和其他小男孩一樣,活潑好動,調皮淘氣,但陳景潤卻從不是以生氣。

每當孩子犯錯,妻子想上前教育時,他便在一旁阻攔耐心卻說妻子,任由孩子去玩耍。

他一直認為這是小孩的天性與本能,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導與釋放。

他講求家庭民主,和孩子相處時也不例外。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他不像别的父母那樣,一味的要求孩子認真學習,為了讓孩子能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他親自帶着孩子,不停的探索生活。

即使孩子肆無忌憚地随意拆家中東西,包括陳景潤的電腦,他也從不生氣,而是和孩子一起,耐心地把東西一一複原。

陳由偉的童年,陳景潤的角色不光是父親,更像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亦父亦友的相處模式之下,父子兩人無話不談,彼此分享,建立了親密無間的關系。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上國小後,陳由偉常常向陳景潤講學校發生的有趣見聞,分享自己在學習、勞動中的趣事。

每當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時,陳景潤會在一旁認真地聽着,然後給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這樣的談話與交流一直持續到陳景潤去世。

即使時隔多年後,陳由偉想起父親陪伴的瞬間,眼眶還是不自覺地濕潤了起來。

熱愛音樂,叛逆學文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父親光環的背後,帶給陳由偉的是巨大的壓力。

陳由偉回憶,自打上學開始,身邊的老師同學知道他是陳景潤的兒子後,便經常和他讨論數學相關的問題,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和父親一樣,數學能力很強,甚至參加奧數比賽也不在話下。

雖然作為父親的陳景潤從來沒有強迫過陳由偉學習數學,但周圍人日複一日千篇一律的話語讓陳由偉無暇再去辯解。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他的内心漸漸被數學的壓力所包圍,開始厭惡起了數學,為了對抗這一切,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了與數學無關的事情上。

學習音樂、嘗試美術,甚至還參加體育項目,陳由偉努力去學習可接觸到的所有科目,唯獨數學,他十分的抵觸,甚至公開反對校長讓他去數學班的建議。

他所做的這一切都在努力向大家證明,他,陳由偉,不學習數學也能做很好。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在學習方向上,陳景潤對兒子并沒有過高的期待與要求,隻是在兒子下定決心學習音樂的時候表露了些許的落寞和遺憾,但是他還是選擇尊重兒子的想法,支援他學習音樂。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陳景潤不是沒有想過,如果兒子也走數學的道路,或許自己能為他提供更多幫助與指導,順風順水的生活固然很不錯,但比起作為“陳景潤之子”活着,他更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周圍人眼中的“陳由偉”,可以和自己一樣,有着自己熱愛的事業,過着屬于自己的人生。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一想到這裡,他便不再去幹預兒子的選擇。

父親陪伴的快樂時光并不長久,一個噩耗降臨在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1996年,年僅63歲的陳景潤因突發性肺炎在北京去世。

陳由偉的生活突然間變得天翻地覆,父親的陪伴與包容支援不再,自己的人生突然間像沒有了舵手的帆船而失去了方向,周圍的一切褪去了色彩,對此前追逐的音樂與美術也提不起絲毫的興趣。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恍恍惚惚間陳由偉步入了高中生活,之前周圍人的盤問瞬間再次上演,隻不過這一次,他的身邊沒有了父親。

他不知道要如何面對這一切,他開始變得敏感又脆弱,努力地與父親和數學劃清界限。

高中文理分科時,他不顧周圍人的目光,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文科專業。

在報考大學時,他果斷地拒絕了廈門大學抛來的橄榄枝,選擇去北京念商科。

輾轉求學,轉系數學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2003年,陳由偉前往加拿大留學,繼續攻讀商科專業。

跨越了半個地球,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周圍人對自己是陳景潤兒子的身份也一概不知,但他卻漸漸開始對數學産生了興趣。

或許是冥冥之中的指引,父親生前對自己耳濡目染的教導,深深影響着陳由偉,使他在忙碌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到了屬于數學的真正魅力,他開始靜下心來獨自思考,現在的路是否是自己适合與擅長的。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他的内心暗暗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撥通了大洋彼岸母親的電話,告訴母親,他要轉系學習數學。

這個決定再此讓周圍人不解,數學不同于商科,需要嚴密的邏輯與思辨能力,而考取數學專業碩士,也相當于從頭學起,從零開始。

起先對于學習數學,陳由偉也認為前方道路阻礙重重,并沒有十全的把握。

但他還是選擇堅定邁出這一步,去尋找父親的腳步,隻為了可以離父親的世界更近一點。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深,對數學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刻。

他逐漸在學習中感受到了數學這一學科獨有的魅力,也領悟了父親為何對這一領域如此的熱愛。

在不懈的堅持與努力下,陳由偉順利地完成了學業,考取了數學專業的碩士學位。

畢業回國後,他終于鼓足勇氣對母親說道:“我有臉給我爸去掃墓了”。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是啊,天上的父親這一刻也定會十分欣慰,他的兒子,放下了曾經對于數學的恐懼,選擇正視這一切,并且還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

陳景潤在世時,陳由偉叛逆地選擇藝術領域,學習音樂專業,後又準備報讀商科專業;在父親去世後,他卻轉變了想法,選擇了和父親一樣的道路,是完成父親的心願,也是選擇直面自己的人生。

再起轉折,選擇心中所愛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電影《阿甘正傳》曾有一句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當所有人都認為陳由偉會走和他父親一樣的道路,子承父業的時候,他的選擇再次讓周圍的人詫異。

這一次,陳由偉順利完成了“陳景潤之子”的身份,他要做回屬于自己的“陳由偉”。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歸國後的他選擇創業,受到母親的影響,投入到醫藥行業之中,成立了一家醫療健康服務公司。

這是他願意為之奮鬥的行業,在不一樣的道路上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

陳由偉繼承着父親的聰敏與智慧,在數學、商學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多年之後,陳由偉回到父親的母校廈門大學參加校友會時,看到校園中擺放着的父親的雕像,陳由偉眼眶被淚水充滿。

陳景潤之子陳由偉:高中學文,大學數學系歸來:有臉給我爸掃墓了

陳由偉當時轉向學習數學,雖然有一部分父親的原因在,但主要還是來自于社會的壓力,可當這次看到父親的雕像後,他的心裡瞬間明朗了起來,再有人問起他所學的專業時,他也可以泰然地說道:“和父親一樣,學的是數學。”

陳由偉和他的父親,他們兩人在不同的時間看過了相似的風景,人生路途漫漫,精神上的契合,或許才是孩子對父親最好的紀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