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農上交黃金40斤,上交之後才發現,罐子才是無價之寶

作者:館長微鑒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選一下右上角的“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 來源/館長微鑒
  • 作者/館長微鑒

1982年的一個早晨,在江蘇省鹽城市馬湖村,一個正在值夜的公路小隊隊長萬以才聽見了窗外的雨聲。

他掀開被子一看,烏雲密布,正好趕上村裡的春耕季節。

清晨的馬湖村籠罩在薄霧裡,萬家老大萬以才已經起了個大早。他披上老舊的格子衫,背上用了十多年的鋼鍁,準備去村裡的水渠那裡清理淤泥。

老農上交黃金40斤,上交之後才發現,罐子才是無價之寶

“哎呀,又下雨啦!”走到戶外,萬以才不禁皺起了眉頭。這兩天村裡斷斷續續下着小雨,天氣陰冷,定然會帶來不少淤泥堵塞水渠。

作為村裡公路小隊的隊長,看護水渠通暢是萬以才的責任。尤其在此時此刻——村裡已經到了春耕的季節,如果水渠被淤塞影響灌溉,後果不堪設想。

“趕緊去水渠那裡看看吧。”萬以才顧不上許多,匆匆忙忙朝水渠方向走去。

果然,數日雨水沖刷下來的泥沙已經将整個灌溉渠堵得嚴嚴實實。萬以才立刻招呼村裡年輕力壯的小夥們組成隊伍,開始清理水渠裡的淤泥。

為了加快清理速度,萬以才将整個水渠劃分成十幾個區域,配置設定給村民們分頭開工。

大家都争先恐後搶着位置——越淺近的區域活兒輕,能早點完工回家度過雨天。

老農上交黃金40斤,上交之後才發現,罐子才是無價之寶

最終,隻剩下水渠最深最遠的區域無人問津。萬以才看在眼裡,主動接過這塊最辛苦的活計。他的兩位弟弟也跟着加入,和他并肩戰鬥在泥水深處。

這正是萬家三兄弟人生的轉折點。也正是從這裡,三兄弟與一批戰國古寶的不解之緣,拉開了序幕……

“有什麼硬的東西,大哥你過來看看!”就在三兄弟合力清理水渠最深處時,萬家三弟老三突然驚呼。

萬以才連忙趕過去一看,隻見一個銅質壺身冒出,森然壓住周圍的泥沙。三人試圖将其拔出,壺身出奇沉重,竟是實心的。

老農上交黃金40斤,上交之後才發現,罐子才是無價之寶

“這是什麼東西?裡面裝滿的是金子!”壺身脫出後,兄弟三人驚喜交加。

專家很快鑒定,這批黃金及所在的銅壺,均為戰國時期國寶級文物,價值連城,對曆史研究意義重大……

“這批黃金和銅壺都是國寶嗎?那我們就将他們送給政府吧。”萬家三兄弟的老大萬以才沒有絲毫猶豫,義正言辭地宣布着。

三兄弟生于寒門,對金錢物質從不看重。他們了解這批珍貴文物的曆史意義,主動承擔起上交國寶的社會責任。

“不可以,這都是咱村的寶貝,應該公平分給所有的村民才對!”衆人紛紛表示不服,急切渴望分到這批黃金。

“這些文物帶有神秘銘文,不是普通金銀,它們屬于整個中華民族!”萬以才義正辭嚴地駁斥着,成功說服了村民們。

老農上交黃金40斤,上交之後才發現,罐子才是無價之寶

在文物部門的幫助下,三兄弟将40餘斤重的戰國古寶完整移交,沒有一絲瑕疵。“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赢得了專家的稱贊。

政府獎勵三兄弟1萬元人民币,但他們沒有花天酒地,而是用來改善生活,顯示出樸實無華的民族品格。

其他村民眼紅萬家三兄弟獲得的政府獎金,紛紛鬧上門來要求分金子。被婉拒後,他們改變政策,開始無理取鬧和辱罵三兄弟。

“都是你們撞大運,還把寶貝全交出去了,害得我們一分錢獎金都沒得拿!”村民們指責三兄弟不應獨吞黃金。

“我看他們指不定私吞了一半!國寶還上交個錘子!”有人故意打擊三兄弟的聲譽。

在這類無端謠言和中傷下,三兄弟和睦的生活環境迅速惡化。為逃避壓力,二弟和三弟不得不離開家鄉,但萬以才為守護祖墳堅持留下。

老農上交黃金40斤,上交之後才發現,罐子才是無價之寶

此後40年,二弟與三弟再無回村的勇氣。而萬以才也長期忍受着村民的冷眼與譏笑,生活在謠言的陰影下。

然而三兄弟從未後悔過當初選擇将國寶完整上交,因為那是誠實正直的人生選擇。正是這樣忍辱負重的高尚精神,讓三兄弟的事迹熠熠生輝,蕩氣回腸。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那批戰國古寶至今還鑲嵌在南京市博物院中,成為大陸的瑰麗國寶,每年吸引着無數遊客前來一睹其風采。

人們徜徉在珍貴文物之間,也會不經意瞥見陳列牆上挂着的一個簡約畫框——裡面是三兄弟“拾金不昧”的栩栩圖文并茂的事迹介紹。

三兄弟高潔品格的感人事迹,早已編入中國小曆史和道德教科書,通過生動的文字和圖檔,激勵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國小生們。

教師們也常通過這個故事,讓學子們學會誠實守信。

三兄弟用樸實的人生,演繹了中華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底線;他們在繁華都市中點亮了道德高地上的一盞燈,值得每一位中國人驕傲和自豪。

老農上交黃金40斤,上交之後才發現,罐子才是無價之寶

每每談起這個故事,中國人眼中都會透出一抹溫暖的笑意。因為那就是中華民族的道德精髓所在,代代相傳,不息不休。

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拾金不昧”“矢志不渝”等美德,這成就了中華民族堅實樸實的品格。三兄弟見錢不眼紅,義無反顧将國寶上交的故事,就是這種品格的集中展現。

他們面對金錢誘惑從容不迫,面對其他村民壓力不為所動,展現出骨子裡的道德底線。

這樣的故事深深打動人心,自三兄弟事迹傳開以來,在民間口口相傳,代代相傳。

老農上交黃金40斤,上交之後才發現,罐子才是無價之寶

父母們借這個故事教育孩子誠實守信的重要;老師們引以激勵學生愛國情懷;普通群衆則在艱難處境中汲取前行的勇氣。

三兄弟的故事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注腳。

正是這種精神,使中國在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屢敗屢戰、東山再起。正是這種精神,令中華民族在磨難來襲時依然綿延生息。

今天,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道路上,“萬家三兄弟精神”引領着中國人民繼續前行、奮力拼搏。

它是中國夢的源頭活水,也是實作中華複興中國夢的巨大精神動力。

最後,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館長微鑒”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轉載、搬運,侵權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