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快内外貿一體化 打通國内國際兩個市場

加快内外貿一體化 打通國内國際兩個市場

朱昌俊

張朝

加快内外貿一體化是建構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内外貿一體化發展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措施》”)的通知,提出5個方面18項舉措,更好發揮内外貿一體化在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内需、穩定企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内外貿一體化”并不是一個新的提法。早在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就提出,按照市場經濟和世貿組織規則的要求,加快内外貿一體化程序。當時的一個現實背景,就是在對外開放不斷加速,各類社會資源、資金配置、優待政策等都向外部傾斜的情況下,實作内外貿或整個市場流通的統一有機管理,破解内外貿發展“兩張皮”的問題。

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中國推進内外貿一體化已取得積極進展,像之前備受關注的外資“超國民待遇”現象就已基本被終結。但是,正如最近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所指出的,企業在國内外市場切換時還面臨一些障礙,存在“重外輕内”問題,企業内外貿一體化仍需過“四關”:資金關、标準關、管道關、監管關。這正是在政策上需要着力解決的問題。

可以明顯看出,近幾年國家層面對于“内外貿一體化”的政策部署呈現出不斷加速的趨勢。比如2020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于支援出口産品轉内銷的實施意見》,提出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援适銷對路的出口産品開拓國内市場,着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外貿基本穩定;202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内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指出,推進内外貿一體化有利于形成強大的國内市場,有利于暢通國内國際雙循環,并明确到2025年,内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制、經營資質、品質标準等銜接更加有效,實作内外貿高效運作、融合發展;2022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也提出,推動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品質标準與國際接軌,深化品質認證國際合作互認,推進内外貿産品同線同标同質。

這些密集的政策部署,與疫情對全球外貿發展的不利影響直接相關。同時,随着内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确定性繼續上升,外貿面臨更大挑戰,内需的重要性相應提升,也迫切需要加快建立新的内外貿發展格局。如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中國出口額自5月以來出現連續六個月的下降态勢,直到11月才首次轉正。如果說前期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是着力從宏觀上為促進内外貿一體化明确了方向,那麼這次出台的《若幹措施》,則旨在更好解決具體的問題,也表明加快推進内外貿一體化的緊迫性。

具體來看,如促進内外貿标準銜接,促進内外貿檢驗認證銜接,促進内外貿監管銜接,推進内外貿産品同線同标同質,主要是解決好内外貿規則制度上的銜接融合問題。目前,部分外貿企業有着越來越多的“出口轉内銷”需求,一些内貿企業也有更強的“走出去”意願,而它們所要跨越的第一道關口就是内外貿的規則關、标準關。隻有着力推進規則和标準的銜接、融合,才能消除這些企業在内外貿兩個市場轉換上的障礙。以被稱為外貿“新三樣”之一的新能源汽車出口為例,推動新能源汽車出口認證制度與國際規則的全面接軌,就有助于增強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布局全球市場上的主動性。此次《若幹措施》中也包括,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等架構下檢驗檢疫、認證認可國際合作。

從消費端看,推進内外貿一體化,也是着力擴大内需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很多國内消費者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何同一家企業乃至同一條生産線上生産的産品,出口産品的品質、标準都往往高于内銷的?這背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内外貿品質标準體系的不統一。而推進内外貿一體化,實作内外貿産品同線同标同質,便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這不僅将降低企業打通國内國際兩個市場的成本,也能夠更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助力消費提振。同時,《若幹措施》提出,支援外貿企業拓展國内市場;簡化用于食品加工的食藥物質進口程式;支援監管方式成熟、國内需求旺盛的進口展品在境内銷售等,還能帶來“鲇魚效應”,倒逼國内産品品質的整體提升,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但要避免的一個認知誤區是,促進内外貿一體化,不能被簡單地了解為内貿的地位更新,而外貿的地位降格。應該看到,内外貿一體化發展,主要是打通内外貿銜接的堵點,助力企業在國内國際兩個市場更順暢切換,最終目的是讓内貿、外貿都能實作更好發展。比如,《若幹措施》就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内外貿并重的領跑企業,增強全球資源整合配置能力,支援供應鍊核心企業帶動上下遊企業協同開拓國内國際市場;加大中國品牌海外宣傳力度,鼓勵老字号走向國際市場等。也就是說,加快内外貿一體化的目的之一,還是要讓更多具備競争力的中國企業能夠走向國際市場。是以,在推進内外貿一體化的過程中,要切忌把内貿和外貿對立起來的傾向,否則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從更大的層面看,推進内外貿一體化,不僅僅是階段性的應時之舉,而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建構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近期,中國剛好迎來改革開放45周年,推動内貿和外貿一體化協調發展,實作更高水準的“引進來”和更高品質的“走出去”,也未嘗不是改革開放的新内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