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今年考研政治題:既有曆史的回眸追問,也有當下社情民意的觸及

作者:澎湃新聞

作為2024年研究所學生考試的“第一槍”,思想政治理論已于2023年12月23日上午落下帷幕。

盤點今年考研政治題:既有曆史的回眸追問,也有當下社情民意的觸及

2023年12月23日,湖北武漢,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所學生招生考試開考,在武漢市弘橋中學考點,考生邊複習邊排長隊入場。IC photo 圖

和近幾年試題類似,今年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同樣由5道分析題壓陣,每小題10分,共50分。這5道試題共用了多份材料,出處各異,既有上司人的重要講話,也有當下媒體關注的熱點話題。

從材料出處的載體來說,來自于黨報的報道摘編依然是主要來源,《人民日報》依然是最主要的“素材庫”,《光明日報》、《求是》雜志、《複興文庫》提供了相應素材。《毛澤東選集》第2卷收錄的一段1940年1月9日毛澤東在陝甘甯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講演内容成為第36題的材料。

從話題上看,5道分析題分别聚焦了2023年國内國際高度關注的話題:

1.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黨中央決定,把大興調查研究作為在全黨開展主題教

育的重要内容。

2.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品質發展階段。

3.中國共産黨對中國文化發展方向的探索。

4.新時代青年在“自找苦吃”中“收獲成功”。

5.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這5個話題既考驗了應試者從全局看問題的高度,也測試了答題者能否從實際着手的思考能力,既有從曆史深度的回眸追問,也有對當下社情民意的觸及,上下求索,縱橫捭阖。

具體來看,今年的材料題從“大興調查研究”這樣的方法論話題入手,進而抛出為什麼“解決一個問題”能推動“解決一類問題”?循序漸進,引導答題者打開思維,思考聯系實際,在後面的材料中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和“青年的時代精神”兩條脈絡延申,最終歸根到讓國際社會更好地了解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講好中國故事,思辨能力、大局觀、宏觀視野成為答好今年考研政治題的必備條件。

今年思想政治理論考試也并沒有跳脫出近幾年“以史為鑒”+時事熱點的命題風格,這一點從單選題和多選題上尤為明顯。

單選題方面,考卷一開篇就提問“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的‘魂脈’和‘根脈’是什麼”。快速切入考試氛圍,也檢驗了考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了解。

另外,厄爾尼諾現象、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楓橋經驗”、鴉片戰争、盧溝橋事變、解放戰争、“全球南方”國家需求,讓答題者穿梭在曆史與現實的思考、國内與國際的局勢之中。

除了回顧曆史和時政話題,今年的政治考研試題中有相當比重涉及到了對新興技術的觀察,這一特點延續了近幾年考研政治題在多選題部分的命題風格。

例如,多選題部分第一題提到: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快速回答提問、創作代碼、翻唱經典歌曲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随着技術疊代,人工智能高效地應用于各行各業時,其帶來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畫的内容、構圖,可能侵犯原創作者的知識産權;人工智能技術被惡意使用,可能用來從事制造虛假資訊、詐騙等違法活動。守住法律和倫理底線,推動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發展,關鍵還在于人們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該題提問“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意味着:技術進步要以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标準;人類活動能夠實作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成功的實踐是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的統一。

多選題第二題選擇了近年來頗受關注的茶文化:茶葉,采自天然;茶器,匠心獨具;茶藝,彬彬有禮。飲茶品茶,陶冶性情;以茶會友,品味人生。從山間一片葉,到萬家杯中茶,茶葉的生長與旅行,講述着關于文明與生活的故事,沉澱着中華文明獨特的價值理念。有人說“離開了茶文化,茶葉就僅僅隻是一片葉子”。

對此,從“一片葉子”到“茶文化”表明: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經過人腦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客體潛在的價值轉化為現實的價值,依賴于實踐基礎上的主體創造;客體的價值及價值大小,取決于客體的屬性及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

和往年的考題類似,今年的多選題同樣關注了今年新通過的法案。第31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于2023年10月24日通過,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治題多選題最後一題給了國際話題:在中方支援下,2023年3月6日至10日,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在北京舉行對話。3月10日,中沙伊三方簽署并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雙方同意恢複外交關系。這是黨的二十大後中國外交的“大手筆”。中方推動沙伊握手言和的重要意義表現在:創造了調解沖突的新範式,為其他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思路;助力中東地區實作和平、穩定與安全;為國際社會注入和平合作的正能量。

當然,加快發展數字經濟、黨對民主革命規律的認識、大陸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共産黨人>發刊詞》,這些從曆史到現實,對當下和未來有着重大影響的話題,告訴考生們切忌閉門造車,還需緊扣這個時代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