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作者:探秘曆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文|張潤晨

編輯|t

引言

中越戰争,是共和國迄今為止的最後一戰。在這一戰之中,我軍取得了巨大的戰果,不僅成功的抵擋住了越南對于大陸西南領土的渴求,更是粉碎了蘇聯試圖合圍大陸的野心。戰争之後,大陸更是成功的打出了改革開放下大體和平的四十年。

然而,中越戰争卻并非一帆風順。尤其是作為中越戰争開端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大陸事實上打得更是相當的艱苦。在越南,天時地利都不在我方,可以說我軍在這場戰争中絲毫都沒有“取巧”,就是憑借着硬實力打赢了越南。

而越軍,在我軍剛剛進入越南的同登之戰中,越軍更是有着一個營擊退我軍一個團的“光輝記錄”。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越軍)

一、戰前

諒山,位于大陸廣西以南,距離我邊境大約18公裡的距離。而此處四面環山,有着扣考山,扣馬山,以及扣派山,三座天然的自然屏障,是越南北方的天然要塞,同樣也是通向越南首都河内的北大門。

此處同樣交通發達,南通河内,北達高平,西抵太原,東至祿平,是越南北部地區的鐵路樞紐。

而同登,更是諒山的咽喉與門戶,其距離大陸友誼關僅不到4公裡,扼守着中越邊境要道。可以說,如果我軍想要進入越南北部,那麼首先就必須要拿下同登,拿不下同登的話,縱使解放軍有着百萬之衆,也别想把一個人送進越南。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越軍)

同登地區的守衛力量,為越軍第三師,該師共計四個步兵團,兩個炮兵團,兩個獨立營以及四個公安村。這個所謂的公安村,其實就是越南邊防軍的據點。公安村内的公安,事實上就是越南的主要邊防力量。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老兵油子,相當的熟悉中越邊境的地形。

由于此前的越南戰争以及入侵高棉,導緻越南軍隊中的主力部隊,絕大多數都是在越南的中南部地區活動。尤其是越軍“王牌部隊”第三師,這種部隊永遠都是釘在第一線的。但是中越邊境卻是越南的“後方”,第三師不了解當地情況,是以少了這些邊境公安,第三師還真玩不轉。

除了第三師之外,越軍另外兩個師的部分部隊,也在同登地區協防,其統一由第三師指揮。越軍在此處的部隊人數,共計22000餘人。而駐守班莊地區的,則是第三師第十二團第五營,該營與越南邊境公安一起,打造了一個緊密的軍民聯合防禦體系,可謂是“固若金湯”。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越軍)

三營的軍官,大多數都參加過越南戰争,算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了。但是三營的普通士兵,大多數卻都是在1978年入伍的新兵蛋子。但是由于越南戰争的長期性,是以這些士兵,事實上也是“戰争中成長的一代人”,剛剛參軍并不意味着他們沒有實戰經驗。

恰恰相反,這些越軍士兵長期經受越戰的熏陶,其實際作戰能力,可能比我軍中的很多“老兵”還要更強。畢竟七十年代末的大陸,其實也是“承平已久”了。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越軍)

二、戰起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之後,首先迎戰我軍的是越軍在高平的駐防軍。畢竟高平是越南直接與大陸接壤的地區,也是我軍首先進入的入口。

但是如果我軍隻是一味的進攻高平的越軍,那麼勢必無法将敵人全殲,因為越南的地形複雜,越軍是有能力從容撤退的。

但是也正是因為越南北部地形的複雜性,也就意味着如果我軍能夠切斷高平越軍的後路,那麼高平越軍必然将會被我軍全殲。是以,為了達成這一戰略構想,同時也是為了阻擊敵軍可能的北援,我軍決定派出幾個師作為穿插部隊,突破敵層層防禦,斷敵後路。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将士)

行動初期,我軍的計劃相當的順利。2月17日,行動當日,我軍首先對敵軍目标展開了十五分鐘的火力準備,并且在十五分鐘内,打出去了足足6000發炮彈,敵人一時間被我軍炸的魂飛魄散,我軍的初期行動也得以順利展開。

打開局面後,我軍分兩路開始在同登地區進行合圍,嘗試徹底打通道路,完成對高平的包圍。行動當天,我軍就拿下了同登通往太原的公路,基本上達成了拒敵于同登的目的。然而在我軍嘗試進一步擴大戰果的時候,卻遭到了敵軍的三面封鎖。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越軍)

我軍在尚未完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将坦克裝甲部隊派上了戰場,然而卻遭到了敵軍反坦克武器的阻擊。我軍的四輛坦克被擊中無法移動,我軍的進攻路線也是以被堵塞,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已經不具備在當日繼續進攻的條件,被迫開始收縮防線。

但是在我軍開始戰術收縮的時候,敵軍同樣也無法通過道路對我軍展開反擊。是以行動結束後的當晚,對于中越雙方來說,都是難得平靜的一個晚上。當天夜裡,我軍再次展開行動,并且開始嘗試向班莊方向展開攻擊。

然而,負責攻擊班莊方向的361團,卻因為跟随行動的副師長聽聞“計劃有變”,是以被迫停止行進就地組織防禦。正是因為副師長的這道指令,導緻了361團的行動時間被迫推遲了4個小時。18日淩晨四點,師部才得知361團已經停下,這才指令該團繼續前進。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越軍)

就是因為這落下的四個小時,導緻原本的夜襲變成了白天攻擊。也正是因為被耽誤了四個小時,導緻在進攻開始的時候,我軍的部隊裝備大多數并沒有到位。361團事實上是在非常被動的情況下,被迫向班莊發起的進攻。

三、硬币的反面

反觀此時對面的越軍,對方的準備卻相當的充分。經過大半年的準備工作,當地的防禦工事已經可以說是相當的完善了。不僅有着一般的工事,還有着各種的交通壕,掩體,隐蔽處甚至是雷區,雖然越軍的野戰工事不算是很堅固,但是勝在各種防禦工事數量衆多,能夠用來躲避的位置也很多。

而且除了常備的彈藥基數之外,越軍在班莊還準備了額外的彈藥以及食物,這些物資足夠越軍額外使用一周的時間。而且越軍部隊還有着民兵以及公安的配合,這些越南的邊防公安對于周圍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也有着當地的人際關系和情報網絡。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越軍)

當地的越南百姓,事實上就是越軍的“眼睛”,公安自己也會承擔巡邏任務,而且公安提供的線報,往往非常的靠譜。這也使得駐守在班莊的越軍,僅僅隻需要安心的做好工事防禦就好了,不需要“操心巡邏于情報工作”。

駐守班莊的越軍五營,有着三個步兵連以及一個火力連的配備,相對而言至少在火力上,師絲毫不弱于我軍的。而且這個營,還有着專門加強的無後座力炮配備。這也就意味着,我軍在進攻班莊的時候,必然将會面對更加困難的局面。

而且我們在前文中也提到了,由于被耽誤了四個小時的時間,我軍很多部隊,尤其是火力支援機關都還沒有到位。是以在班莊之戰中,我軍的火力實際上是要弱于越軍的。當天早上,我軍便向越軍發起了攻擊。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越軍)

首先被摧毀的是越軍精心設定的鐵絲網,一般來說步兵進攻,隻需要在鐵絲網上打開一個缺口就足夠了。但是解放軍在突破鐵絲網之後,依然還在使用炸藥轟炸鐵絲網,嘗試大面積的摧毀鐵絲網。越軍的指揮官面對這種情況,立刻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解放軍後續很有可能還有坦克或者裝甲車。

越軍不怕解放軍的步兵,更何況越軍還有着無後坐力火炮。但是越軍卻也不敢直接對付解放軍的坦克,畢竟血肉之軀是對付不了鋼鐵的。是以越軍前線指揮官,果斷下令回撤,全軍撤退到反坦克壕溝之後。

這一個決定,在事後也被證明是一個無比英明的決定。由于越軍将優勢兵力集中在了一起,是以解放軍雖然在初期的推進中比較順利,但是在深入敵軍陣地之後,卻遭到了敵軍殘酷的火力打擊。此時越軍的無後座力火炮就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戰火密集。我軍的戰士們一時之間無法反擊。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對越自衛反擊戰)

解放軍的坦克嘗試突破敵軍的陣地,但是卻被反坦克壕溝所阻攔,被迫停滞了前進。就在此時,越軍抓住了機會,利用無後座力火炮擊傷了我軍的坦克。

我軍坦克被迫開始後撤,而失去了火力掩護的步兵,無力繼續單獨進攻。隻能撤退,而在這場戰鬥中,我軍的損失甚至達到了越軍的三倍!

班莊之戰,對于越軍來說無疑是一場大捷,畢竟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越軍鮮少取得勝果。然而,班莊的戰鬥卻并沒有落下帷幕,從18日-19日,我軍始終沒有拿下班莊。因為敵情不明,地形複雜,火力不足,以及掩護兵力不足等諸多原因。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對越自衛反擊戰)

班莊,則是同登地區的核心所在,其居于同登地區的西北,高平地區的西南,屬于同登,距離大陸6公裡。這裡是高平連接配接同登的交通要道,但是地形相對複雜,屬于一個典型的易守難攻的地形。這也意味着,如果我軍能夠拿下班莊,事實上也就能夠鎖住高平地區内的越軍。

直到19日夜,我軍在班莊地區的兵力甚至一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師的兵力。這個時候,我軍終于開始向班莊之敵發起圍剿攻勢,然而在兩天之内,越軍并非全無準備。越軍的計劃非常簡單,隻有一個字,那就是跑。

根據被我軍俘獲的越軍戰俘的說法,班莊的越軍指揮官意識到了防守無望,便帶領殘餘越軍逃到了高平繼續抵抗。是以我軍雖然占領了班莊,但是卻好像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而且當時我軍所面臨的情況夜比較複雜,因為當時後勤不到位,班莊地區的我軍,甚至斷糧了。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戰争)

但是在占領班莊之後,這個燃眉之急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我們前文中提到了,越軍在班莊準備了大量的糧食。我軍雖然沒有全殲班莊敵軍,但是卻繳獲了敵軍在班莊儲存的糧食。雖然一個營的糧食,肯定不夠一個師吃,但是多少也能勉強撐兩天。

就是這兩天,讓我軍等來了後勤補給的到位,斷糧問題也迎刃而解。但是班莊之戰,依然還是一次失敗的戰鬥。我軍在戰後總結經驗,主要提出了九點問題: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戰争)

1.戰前對敵人以及地形的研究排查不夠,缺乏多手準備。

2.戰場偵察工作不到位,對敵心中無數。

3.遇到問題向上級報告不夠及時,不夠全面,影響了上級的全局判斷。

4.穿插到指定位置後,并沒有将全部的優勢火力集中在最需要的位置上,贻誤了戰機。

5.平時令行禁止的作風不夠,軍事主官存在自作主張的情況。

6.平時戰術訓練不夠全面,缺乏适應複雜戰況的能力。

7.對大縱深穿插作戰的了解不足,後勤工作不夠到位。

8.指揮官臨場能力太差,造成了較大的損失。

9.政治觀念較低,導緻了原則性問題與紀律性問題的出現。

越軍記錄的中越之戰,部隊全部是新兵,擊退解放軍一個團

(戰争)

看上去問題非常多,但是在後續的戰鬥中,這些問題卻全部都被我軍所解決了。這也正是我軍的優良傳統與一貫作風,不怕有問題,就怕有問題不解決。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軍才能越來越強大。

參考資料

鳳凰網.陸軍第55軍同登、諒山地區進攻戰鬥.[OL].2009.02.16.

41軍121師班莊、扣屯地區穿插戰鬥.[OL].

佚名.炮團加農炮八連戰鬥日記[J]., 2020, 000(011):P.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