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環保科普丨大氣篇(1)PM2.5 和 PM10

作者:成都生态環境

說起PM10和PM2.5,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在各種新聞報道中,這兩個詞高頻出現,但如果問PM10和PM2.5到底指的是什麼?有什麼差別?可能很多人都說不上來。那PM2.5、PM10是什麼?PM2.5、PM10的來源有哪些,又有什麼危害呢?

1

1. PM2.5和PM10是什麼?

首先,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的簡寫,PM後邊的2.5和10 ,是用來表示顆粒物大小的數值,一般用微米表示,1微米等于1000000分之一米,數值越大表示顆粒物越大,隻不過這個數值是指顆粒物的空氣動力學直徑,表述粒子運動的一種"假想"粒度。

環保科普丨大氣篇(1)PM2.5 和 PM10

這樣,我們就很容易了解,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顆粒物,它也稱細顆粒物、可入肺顆粒物(能進入肺部)。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

環保科普丨大氣篇(1)PM2.5 和 PM10

那PM10是粒徑等于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指漂浮在空氣中的固态和液态顆粒物的總稱,它也叫可吸入顆粒物。

可以看出,PM2.5是PM10的一種,他們是包含關系,PM2.5一般占PM10的70%左右。

環保科普丨大氣篇(1)PM2.5 和 PM10

2

2. PM2.5和PM10的來源

環保科普丨大氣篇(1)PM2.5 和 PM10

PM2.5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産、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一般而言, PM2.5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揮發性有機物。

環保科普丨大氣篇(1)PM2.5 和 PM10

2019年1月14日霧霾下的石家莊(PM2.5為首要污染物)

PM10來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煙囪與車輛。另一些則是由環境空氣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此外,在未鋪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駛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也能增加PM10 的濃度。

環保科普丨大氣篇(1)PM2.5 和 PM10

2018年12月3日霧霾下的三門峽(PM10為首要污染物)

3

3.PM2.5和PM10的危害

顆粒物對健康影響與顆粒物的組成成分密切相關。簡單舉例來說呢,顆粒物就像藥房賣的各種膠囊一樣,膠囊本身不治病,治病的是膠囊裡邊的藥物成分,也就是說膠囊起到了一個運送藥物的作用。

PM2.5與PM10相比,其粒徑小,比表面積大,活性強,更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微生物等),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同時,其更易于滞留在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因而同一來源的PM2.5比PM10對健康影響更大。

PM2.5的危害

PM2.5的主要成分包括:含碳顆粒(包括元素碳和有機碳,元素碳主要産生于高溫燃燒過程,有機碳則主要來自相對低溫過程的不完全燃燒産物)、硫酸鹽、硝酸鹽、铵鹽、重金屬等。PM2.5在空氣懸浮過程中還會進一步吸附空氣中存在的有機和金屬等化學成分、細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成分。

PM2.5會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并沉積在肺部,同時這些顆粒物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是多種污染物的“載體”和“催化劑”,有時能成為多種污染物的集合體。他們在肺泡上沉積下來,會幹擾肺部的氣體交換,損傷肺泡和粘膜,引起肺組織的慢性纖維化,導緻肺心病,加重哮喘病,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氣管炎等一系列病變,對兒童和老年人的危害尤為明顯。

環保科普丨大氣篇(1)PM2.5 和 PM10

PM10的危害

PM10的前身為飄塵,指能在大氣中長期漂浮的物質。由于它能在大氣中長期漂浮,易将污染物帶到很遠的地方,導緻污染範圍擴大,在大氣中還可為化學反應提供反應床。由于PM10的粒徑相對較大,是以PM10是沉降的,近地面的濃度最高,随着高度增加,濃度會減輕。

PM10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内部的絨毛阻擋,和PM2.5相比,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

4

4. 霧霾天如何防護?

嚴重的霧霾天氣能引起呼吸系統等相關疾病,公衆無論在家還是出行都需要做好健康防護,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少開窗,出行戴口罩等方式可以減少霧霾對自己的影響。

環保科普丨大氣篇(1)PM2.5 和 PM10

來源:西吉生态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