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盟友當成了“垃圾桶”?中國不要的水産,日本要賣到南韓和歐盟

作者:戰研

今年8月下旬,日本不顧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堅持将核電站運作産生的污水,排放到海洋中去。出于日本周邊海域出産的水産,可能會被核污水污染的考慮,中國海關當機立斷,宣布禁止從日本進口水産。日本肯定想到了中國會進行反制,但也沒想到反制這麼強硬,這一禁令,對日本的水産業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所造成的“殺傷”,堪稱毀天滅地。原因是一直以來,中國是日本水産最大的海外消費市場,每年出口到中國的水産,占到了日本水産出口總量的一半。中國一封殺,等于日本一半的水産,失去了銷路。

把盟友當成了“垃圾桶”?中國不要的水産,日本要賣到南韓和歐盟

中國禁令的效果立竿見影,從8月底開始實施,僅僅用了短短一個月,日本出口到中國的水産,幾乎就降為了零。中國不進口了,日本水産自然就壓貨了,為了能把這些積壓的貨賣出去,日本高層想了不少辦法,要知道這個問題必須得解決,而且得盡快,否則水産養殖戶的損失,會非常大。據日本媒體曝料,日本高層最終想到的辦法,是把中國不要的水産,賣給南韓和歐盟。報道稱,根據日本高層的計劃,到2025年,要将日本水産的出口額,提升到656億日元,實作這一目标的關鍵,就是将日本水産大量出口到南韓和歐盟。

把盟友當成了“垃圾桶”?中國不要的水産,日本要賣到南韓和歐盟

聽聞這一消息後,南韓立馬作出了回應。該國國務第一次長樸購然表示,南韓對來自日本福島縣附近的8個區域的水産的進口禁令,肯定不會解除,對來自其他地區的水産,會加強進口管制,入關之前,必須接受全面嚴格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檢測。韓方的這番回應,算是很委婉了,其意思其實就是:你日本的水産,别想輕易進來,這在某種意義上,無異于變相地禁止了日本的水産。要說和中國的政策,有啥差別,唯一的不同,就是中國講得很清楚、很直白,而南韓則還要裝裝樣子。

把盟友當成了“垃圾桶”?中國不要的水産,日本要賣到南韓和歐盟

之是以這樣,是因為南韓不想是以損害與日本建立的盟友關系。去年尹錫悅上台後,韓日關系迎來了重大突破,雖然之前因為美國存在,兩國不至于成為對手,但也遠遠沒有達到盟友這一水準。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尹錫悅此前宣布南韓不再向日本讨一些曆史欠賬,而日本也解除了對南韓的半導體材料出口限制,憑借這一點,加上美國從中撮合,韓日關系瞬間提升了一個檔次。毫無疑問,現在美日韓就是“鐵三角”,是妥妥的盟友關系。而歐盟和日本的關系,也能夠得上盟友的标準,尤其這幾年,部分歐盟成員國“向東看”,越來越多地插手印太事務後,歐盟與日本的關系,簡直如同坐了火箭一般。

把盟友當成了“垃圾桶”?中國不要的水産,日本要賣到南韓和歐盟

然而很諷刺的是,從日本打算将中國不要的水産,出口到南韓和歐盟來看,這兩被日本當成了“垃圾桶”,其實這也能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從來沒有真誠可言,完全就是互相利用的關系,隻要自己能從中獲利,“盟友”二字完全可以抛在一邊。

把盟友當成了“垃圾桶”?中國不要的水産,日本要賣到南韓和歐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