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代才子張九成:為何敢當面怒斥奸臣秦桧?

作者:趣說曆史

在宋高宗紹興八年的深秋,十月的霜風帶着凜冽之意,無情地吹拂着朝堂的每一個角落。曾以一身正氣,力主抗金的首相趙鼎,此刻卻遭遇了政治生涯的滑鐵盧。他,那位曾以智勇雙全、氣吞山河的姿态,引領着大宋子民走向戰火的英雄,此刻在秦桧的排擠下,從特進、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的高位上跌落,貶為了檢校少傅、奉國軍節度使、兩浙東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紹興府。

宋代才子張九成:為何敢當面怒斥奸臣秦桧?

那日,趙鼎即将離開這曾經奮鬥過的朝堂,秦桧與其他執政大臣一同前往為他餞行。趙鼎與樞密副使王庶正交談甚歡,一見秦桧到來,他僅僅是象征性地一揖,而後決絕地跨上馬背,頭也不回地離去。那份決絕與不屈,令秦桧心中的怨恨如潮水般洶湧。

紹興二年,狀元張九成,一個同樣堅定的主戰派,深受趙鼎的賞識,兩人過往甚密。趙鼎的罷官,自然讓秦桧的矛頭指向了張九成。不到一個月,張九成代理禮部侍郎兼權侍講之職也被罷免。

宋代才子張九成:為何敢當面怒斥奸臣秦桧?

面對秦桧的拉攏,張九成冷然拒絕。他直言不諱地告訴秦桧,自己雖為主戰派,但絕不苟同于任何苟安之策。在與秦桧的多次交鋒中,張九成始終堅守自己的立場,用犀利的言辭和堅定的信念,讓秦桧顔面掃地。

然而,秦桧并未是以放棄對張九成的打壓。他放出風聲,指責張九成是趙鼎的死黨,企圖将他一并鏟除。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張九成卻坦然面對。他主動上書,請求辭去職務。高宗皇帝見他如此坦誠,便賜予他邵州太守之職。然而,秦桧依舊不依不饒,又将他貶為秘閣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觀。

宋代才子張九成:為何敢當面怒斥奸臣秦桧?

在貶官之後的日子裡,張九成選擇了為父親守喪三年。期滿之後,他本應重新安排官職,但秦桧卻再次出手,命司谏詹大方彈劾他與僧人宗杲“讪謗朝廷”,将他流放南安軍。

這一流放,便是漫長的十四年。張九成在這荒涼的異鄉,度過了無數個日夜。他望着遠方的天空,心中充滿了對故土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盼。直到秦桧離世,他才得以重見天日,重獲自由。他的堅韌和勇氣,成為了大宋子民心中永遠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