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的煙民與酒鬼:煙慢慢變貴,酒越來越便宜,社交屬性在降低

2023年的煙民與酒鬼:煙慢慢變貴,酒越來越便宜,社交屬性在降低

大家好,我是藍白。

2023年的最後兩天,想跟大家聊聊抽煙喝酒這件事。

香煙和白酒,是中國人特有的融合面子、禮儀、成瘾、攀比于一身的社交消費。

老話說:無酒不成席,煙酒不分家。

老話又說: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

老話還說:香煙不解人生苦,烈酒難消世間愁。

煙酒消費,既是社零必選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折射了時代變遷、觀念變化。

社零的結構裡,糧油食品飲料煙酒,是商品消費的第一大項,比服裝鞋帽還重要。

1-11月,煙酒類零售額同比+10.9%,一季度隻有6.8%,之後的二三季度越來越快,11月增速高達16.2%,全年前低後高。

2023年的煙民與酒鬼:煙慢慢變貴,酒越來越便宜,社交屬性在降低

可以這麼說,抽煙喝酒,是2023年僅次于餐飲出行的高景氣行業。

券商的報告裡,言簡意赅的總結原因說是:禮贈需求恢複。

這話說的很到位,或者換個說法,煙酒消費的核心,就四個字:迎來送往。

前兩天買煙的時候和老闆聊了幾句,這便宜煙是越來越少了。

十年頭裡,10塊錢以下的煙,不說遍地吧,選擇可太多了。

我們這有5塊的紅旗渠,還有便宜五毛的四五渠,有4塊的石林紅梅白沙,7塊的紅塔山。

說起這個,我就老想起上學那時候,旁邊有倆哥們買煙,其中一個買了包四五渠,他朋友很鄙夷的說:你就不能買個好煙?然後轉身聲音洪亮的說:老闆,拿盒五渠。

我當時人都傻了。

上到10塊以上,有帝豪,十渠,紅利群,黃金葉,價位再高點,就是黃鶴樓,小蘇大蘇,芙蓉王,更高的就是荷花和軟中了。

原來的高中低檔,層次分明,各取所需。

後來慢慢發現,10塊錢以下的煙是越來越少了,要麼不成條賣,進貨了零星能買幾盒,要麼一問就是沒貨,也就城鄉結合部和農村有的煙酒店才能買到。

老闆跟我說,他們也想賣低價煙,如果别的地買不到自己這有,零售能加價的煙才有利潤,高價煙都是倒挂出的,進店的人多,還能以煙帶酒,圖的就是一個人氣。

控煙機構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2006年國内卷煙權重平均零售價格隻有5.08元,2015年漲到了12.57元一盒,2020年零售達到了18.69元。

衆所周知,煙的價格裡,有一半都是稅。

2023年的煙民與酒鬼:煙慢慢變貴,酒越來越便宜,社交屬性在降低

第一财經的報道說,以18.7的價格計算,煙民每吸一包煙,平均消費0.52元的煙葉,為煙草行業職工發了0.87元工資,為國家繳了9.05元的稅,一包煙的稅占比是48.4%。

漲價,就能控煙嗎?

2015年提高煙草消費稅之後,第二年卷煙消費量立馬降了,但是從2019年開始,産銷量又雙雙往上爬,2022年銷量達到了26500億支。

到了今年,上面我們聊到1-11月份社零裡的煙草消費,本來以為上半年不行了,誰知煙民們千磨萬擊還堅勁,下半年增速又突破了兩位數。

大陸到2030年的目标,是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到20%以内。現在,成人吸煙率還有24%。

2023年的煙民與酒鬼:煙慢慢變貴,酒越來越便宜,社交屬性在降低

是以單靠價格去控煙,以稅控煙還不夠,非價格手段也很重要。

這一點做的比較好的是大城市,比如上海,“室内全面禁煙、室外不吸遊煙、吸煙請看辨別”,2022年成人吸煙率降到了19.4%,中學生卷煙使用率和電子煙使用率,都是全國31個省份最低。

那會不會還有一種可能,漲的還不夠狠?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法國衛生部計劃到2025年,每包香煙價格将提高到12歐元,2026年會達到13歐元,合人民币100多塊一包了。

他們認為,香煙漲價是“最有效的禁煙措施”,所有海灘、公園、森林、學校這些公共場所,都要部署“無煙區”,無煙将成為常态。

在過去10年,法國煙草價格上漲了70%。

這麼一看,我們這吞雲吐霧的煙民,肉痛的時候還早着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鄭榕說,如果世衛組織所厘定的非價格控煙措施,達到中等水準,一包煙的稅占比達到78%,大陸才能實作“成人吸煙率降到20%”的目标。

她說,提稅最終目的是提價,2013-2020年每包煙零售價漲了4.43元,說明煙民的“稅痛感”并不顯著。

香煙慢慢變貴,全世界都一樣。

我看評論區畫風很有意思。煙民很不爽的說,漲價就不抽了,正好戒煙。

讨厭抽煙的說,漲的越高越好,反正自己不抽,讓那幫煙民痛去吧。

煙民和非煙民雙向奔赴啊這是。

香煙要不要漲價先放到一邊,我個人非常支援“非價格手段”的控煙措施。

尤其是不顧他人感受的二手煙,有小孩在場還吞雲吐霧的,公園河邊廣場上抽煙飄的哪都是,有的甚至電梯裡還抽煙,憋着不抽會死嗎?

和低價煙控量一樣,過去幾年,白酒漲價,也是靠“控量”來實作的。

唯一不同的是,煙以後可能會慢慢變貴,但經曆了狂熱炒作的白酒,無視經銷商庫存壓頂,還試圖用漲價手段要利潤,已經無法再複制。

今年的酒價,有個關鍵詞是“倒挂”。

你看最近酒企的小算盤,還擱那硬着頭皮漲價。

12月27号,茅台把醬香經典出廠價提價10元到218元/瓶,金王子提20元至178元/瓶。

2023年的煙民與酒鬼:煙慢慢變貴,酒越來越便宜,社交屬性在降低

同一天,劍南春把旗下核心大單品“水晶劍”出廠價調漲20元/瓶。

28号,舍得酒業又對大單品“品味舍得”的出廠價提價20元/瓶,到438元/瓶。

好好好,都這麼玩是吧。但真實的市場是什麼呢?

現在除了茅台,絕大部分白酒都出現了價格倒挂。

無論是對标飛天的國窖1573,第八代普五,夢之藍,還是次高端的舍得,水晶劍,青花汾,線下價格比建議零售價都要低,趕上618和雙11大促,自營和官旗店的到手價甚至能低30%以上。

這個時候詭異的事就出現了:白酒行業以為自己是2015年“漲價去庫存”的房地産,趕在跨年+春節前夕漲一波錢到手再說。

經銷商心裡苦,庫存壓着,不得不降價出貨。

上遊漲價,下遊降價,白酒跟煙草完全不一樣,從出廠價到批發價再到零售價,這個價格傳導體系,快被酒企不斷施壓的漲價玩壞了。

前段時間,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釋出聲明說,原定于12月召開的2023杭州酒博會延期,主要的原因就是:“經銷商及代理商積壓庫存過多,無法進行正常采購,半數參展企業更要求本屆展會延期召開”。

手上的貨都賣不動還參什麼展,賣酒的也掀桌子不玩了。

潮水褪去,才發現,不是每個品牌都能對标茅台,都能複制茅老大的金融屬性和社交屬性,青花郎國窖青花汾不行,甚至連普五都不行。

說到底就是:2023年買白酒的人變窮了,他們正在把寒氣傳遞給每一個賣白酒的。

站在一年末尾,看今年的煙酒消費,在景氣的背後,也各有各的隐憂。

煙民們,能扛得住日益嚴苛的控煙和逐漸變貴的趨勢嗎?

扛不住,那就戒,你好我也好。

酒鬼們,能為動辄炒到幾百一瓶,庫存快繃不住的白酒慷慨解囊嗎?

不買單,那就降價,降到合理為止。

是以,2023年的煙酒消費看似很強,更多的還是社交需求恢複帶來的“傷痕修複”,但在“控煙”和“白酒高庫存”的形勢下,很難成為新一輪爆發的起點。

煙和酒,是中式社交的絕佳媒介。

恰恰是過于依賴中式社交,一旦年輕人的健康意識、職場文化、價值觀出現改變,用網遊、釣魚、奶茶咖啡、旅行、看展來替代煙酒,那就完犢子了。

我這些年的體會,原來這抽煙喝酒你不從衆,好像就顯得格格不入,見人要散煙,杯子要壓低,說話用敬語,美名其曰這叫“禮節”。

上來先看煙蒂和酒瓶上的牌子,用抽煙緩解尴尬,用大口喝酒顯示豪放。

可這些年似乎變了,别人讓煙我不抽,别人倒酒我推辭,沒人會說什麼。

現在我有點明白了,大家讨厭的并不是煙酒,讨厭的是所謂煙酒社交背後的心機、虛榮、攀比、面子。

什麼人脈了,圈子了,更多是靠自己的能力邊界和待人之道來維持,而不是靠在酒桌上死氣白咧的舔大哥。

不想抽就不抽,不想喝就不喝,好朋友依然是好朋友,聊到不一塊的,再抽再喝也還是無話可說。

啥是酒文化?和親近的人一起,想喝了就喝點,誰的臉色也不用看。

2024來了,為新的一年幹杯。

我是藍白,今天先聊到這,咱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