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作者:洞見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

作者:洞見yy

莎士比亞曾說過: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讀書是世間第一等的好事,能滋養心靈,開啟心智,充實生活。

2024年伊始,站在全新的起點上,不妨便以閱讀開啟新一年的篇章。

為此,洞見君精選了12本優質好書,涵蓋了職場、家庭、個人管理等方方面面。

一個月讀一本,未來一年,你翻過的每一頁書,都會默默塑造一個更好的你。

1

一月:習慣養成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

下定決心報了一個健身課,結果才開始幾天,就草草收場;

手頭有個重要ppt要做,預計一天就能完成,可還是拖了很久;

本想沉浸式讀上一本好書,隻因看了一眼微信消息,就刷了幾個小時的短視訊……

其實,你之是以會頻頻失敗,根源就在于習慣。

《微習慣》一書中,作者斯蒂芬·蓋斯就講述自己的故事。

十多年前,為了抑制住自己肥胖的身材,他曾多次立志減肥。

可鍛煉的痛苦,很快就讓他偃旗息鼓。

直到一次,他突發奇想:如果隻做一個俯卧撐會怎麼樣?

他立刻就俯身做了一個,感覺相當輕松。

于是他就定下每天做一個俯卧撐的目标,不足一年的時間,就養成了運動的習慣。

後來,他将這一方法沿用到寫作中,堅持每天寫50個字。

在這種微習慣的加持下,他順利成為暢銷書作家。

正如蓋斯在書中所說的那樣:

“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但同時它太小了,小到不可能失敗。”

新年第一個月,試着從小處着手,列出你想擁有的習慣清單,并逐一縮小到你最能接受的目标。

哪怕是每天讀一頁書,跑一百米,做一個菜,收拾一平米的家……

看似微不足道,堅持12個月之後,就會徹底改變你的生活狀态。

2

二月:時間管理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你怎樣度過一天,就會怎樣度過一生。”

這是《時間管理》中開篇所說的一句話。

時間一種快速流動的資産,如果不加以打理,任它白白流失掉,就會荒廢自己的人生。

在這本書中,作者用幽默風趣的案例,将時間管理的知識向讀者娓娓道來。

比如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書中就有一整套“戰勝拖延政策”。

你可以将事情細分為多個小事,便于行動起來;

你也可以記錄拖延時的心理活動,事後複盤,更容易改正缺陷。

比如針對工作效率低,書裡提供了一種“時間清單”。

記錄24小時内每項活動的時刻,就能一目了然地發現實際工作時間。

書中還有“多任務管理”“四象限時間配置設定”等一系列時間管理的方法。

應用其中的方法,就能讓你的工作事半功倍,生活也會過得井井有條。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

所有的管理,核心都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核心,是時間管理。

記得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值得的事情上,你的每一分鐘都會過得充實且滿足。

3

三月:認知提升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人為什麼要提升認知?

《洞見不一樣的自己》一書中,回答說:

“你對世界的認知每有一分缺陷,你的為人處世就會欠缺一分。”

想要避開人生路上的各種陷阱,就必須更新并重塑認知。

當你洞穿了事物的本質,就能跳出眼前的局限,創造更多的可能。

《洞見不一樣的自己》聚焦于認知,旨在拓寬讀者的思維深度與見識廣度。

書中分享了60個智慧錦囊,通過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生動講述了發人深省的觀點,幫助讀者少走彎路。

如果你勤勤懇懇卻一事無成,可以看看“勤奮陷阱”,它會告訴你深度思考的價值。

如果你碰到棘手的問題,可以看看“逆向思維”,當你換個角度思考,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你無論在職場工作裡,還是日常生活中出現了麻煩,都能從書中找到令你眼前一亮的答案。

就像書裡說的,真正限制一個人的,從不是經濟上的匮乏,而是認知上的困頓。

身處快速更疊的時代,你隻有打開心智,洞見不一樣的自己,才不會被淘汰出局。

洞見不一樣的自己 ¥34.9 購買

4

四月:金錢管理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中國有句古話,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盤算一世窮。

2024年,除了花錢和賺錢,你還一定要擁有管好錢的能力。

《小狗錢錢》正是這樣一本教人如何管理金錢的理财書。

書中12歲的女孩吉娅家因為房貸,經濟開始入不敷出。

恰巧此時,她撿到了一隻會說話的拉布拉多犬,名叫“錢錢”。

錢錢擁有高超的理财能力,它向吉娅傳授了很多理财觀念與方法。

比如“夢想儲蓄罐”,設立一個儲蓄罐,專門用來實作一個特定的夢想;

比如“541收入配置設定原則”,5是儲蓄,4是未來支出,1是近期支出。

最終,在錢錢的幫助下,吉娅家擁有了一整套良性運轉的理财計劃,生活日漸富裕。

著名企業家舍費爾說:

在尋求财富的過程中,賺錢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金錢認知。

當你讀懂了這本《小狗錢錢》,學會其中的管理金錢方法,未來一年定能收獲頗豐。

5

五月:健康養生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黃帝内經》中曾提及養生的三種方式:飲食,起居,運動。

飲食,就是養生的第一步。

現實中,人人都會吃飯,但應該如何好好吃飯呢?

由健康心理學專家克裡斯特勒撰寫的《學會吃飯》,就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本書圍繞“正念飲食法”而展開,為不同的讀者詳細定制了33個飲食訓練。

所謂正念飲食,是指在進餐的過程中,你能覺察到自己的身體、情緒和想法的狀态。

像邊刷手機邊吃東西,為了發洩情緒而暴飲暴食,就會切斷食物與身體的聯系,對身體造成傷害。

書中認為吃飯,當從靜坐開始。

這樣仔細體會饑餓感,你就能選擇正确的吃飯時間,更利于身體的吸收。

此外還能及時察覺飽腹感,避免增加腸胃的負荷。

古語有雲,養生之道,莫先于飲食。

吃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每個人都該仔細閱讀這本《學會吃飯》。

學會一個健康的飲食方法,認真對待一粥一飯,就是對身體最大的負責。

6

六月:情緒管理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感冒不治療,可能會變成肺炎;傷口不包紮,可能會引起感染。

同樣,當一個人的情緒出現了問題,若不加以救治,就會患上心理疾病。

心理學家蓋伊·溫奇博士花費近三十年的時間,針對孤獨、内疚、自卑等7種生活中常見的負面情緒做了深入研究。

最終,他一一提出了明确的治療方案,并最終整合成書——《情緒急救》。

對于自卑,書中給出的救急措施是,嘗試自我同情,尋找自我優勢,提升情緒彈性;

對于内疚,蓋伊博士提出了完整的自我寬恕步驟:描述錯誤行為,分析具體傷害,選擇可寬恕部分,進行贖罪。

對于失敗,他提供了獲得支援療法和重新控制療法,能夠多角度治療心理創傷。

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有壞情緒纏身的時候。

那就讀一讀這本《情緒急救》吧,學會建立自己的情緒醫療箱,及時給内心上藥。

心情變好了,保持積極的狀态,人生也将就此發生改變。

7

七月:技能培養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我曾經問洞見公衆号的創始人,身處這個變化的時代,普通人該怎麼辦?

他回答說:進化自己,培養新技能。

2024年,你不妨嘗試學習一下寫作,無論從事什麼行業,會寫作永遠是加分利器。

如果你是職場白領,出色的語言文字幫助你在職場脫穎而出。

如果你是公務員,優秀的筆杆子能力更是讓你能受到上司器重。

《洞見寫作》被衆業内人士譽為“新媒體寫作聖經”。

它是由千萬粉絲大号創始人洞見君,結合二十多年寫作經驗撰寫而成的。

本書開篇就說道:新媒體寫作力,是人人都可以複制的。

什麼形式的标題,讓讀者眼前一亮?

什麼類型的文章,讓人讀之價值感滿滿?

什麼樣的語言适合大衆讀者,朗朗上口?

洞見君在這本書中都做了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與講解。

哪怕你隻是個寫作小白,跟着書中的所傳授的方法,也能寫出極為優質的文章。

作家蕭秋水說,人人都渴望自由,但是自由需要條件,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可供自己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

從這個月開始,在《洞見寫作》的指導下,嘗試學習寫作吧。

當你打磨好了技能,自會抓住時代給你的機遇,實作彎道超車。

8

八月:家庭教育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教育專家李玫瑾說,管教孩子有一套“黃金準則”,它就在《正面管教》中。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她一生育有7個孩子,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書中尼爾森用一個個自己的育兒故事,讓讀者身臨其境地學習教育的方法。

比如,在孩子犯錯時,你可以運用“啟發式教育”:

通過講故事,讓孩子自己領悟錯哪兒了,造成了什麼後果,如何避免再次犯錯。

比如,孩子養成了壞習慣,你不必責罰他,而是定期開展一次“家庭會議”。

父母和孩子輪流指出自己的不良習慣,并共同商讨解決方法,強化孩子改正壞習慣的信念。

生活中你在與孩子相處時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能從書中找到解決之道。

要知道,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鍊的基礎,錯誤的教育理念,結果就是耽誤孩子的未來。

當你運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就能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幫助他快樂成長。

如果你在育兒中存在困擾,建議你花一個月的時間,細細研磨這本《正面管教》。

9

九月:人際交往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你是否發現這樣的現象?

同樣是拒絕别人,有人說起來就如沐春風,有些人說起來就如芒在背。

同樣是面對争執,有人處理起來就讓人心悅誠服,有些人處理起來就惹得抱怨四起。

其實,隻要你掌握一定的交際原則,再難的人際關系,你也可以處理得遊刃有餘。

戴爾·卡耐基被譽為全球著名的人際關系學大師。

《人性的弱點》這本書,就是他用理論結合生活,撰寫出來的一本人際交往指導書。

書中,卡耐基通過探索人性的弱點,有針對性地從五個方面提出了交際原則。

如何處理好夫妻關系?

他說要放下對彼此的期待,不要互相指責,發現對方的閃光點。

如何赢得他人的喜愛?

他說要常保持微笑,傳遞友善的信号,就能迅速拉近關系。

卡耐基說,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知識、經驗、技術隻占15%,剩下的85%全由人際關系決定。

好的人際關系,離不開對人性規則的掌握。

仔細閱讀此書,學會說話之道,相處之法,你為人處世的水準自然水漲船高。

10

十月:人物傳記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董宇輝說,人一定要看名人傳記,因為榜樣是最好的成長力量。

如果你正為人生低谷而悶悶不樂,不妨看看這本《蘇東坡傳》。

林語堂在書裡面講,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他豁然曠達的心胸,随遇而安的處世,是每個失意者的靈丹妙藥。

當食不果腹時,他就脫下文人長衣,穿上農人短褐,手持鋤頭,親自開荒種菜。

在半夜回家,無人為他開門時,他不生怒氣,而是迎着月光散步到江邊,放聲高歌。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人不一定要苦兮兮地活在困苦人間,盡可以從容點、盡興點。”

即便被生活傷得千瘡百孔,你也能用隙縫中僅存的點滴快樂,去治愈那一道道創傷。

人生緣何不快樂,隻因未讀蘇東坡。

當你讀懂了他,便也能在曲折的生活中,活得潇灑而從容。

11

十一月:曆史知識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舊唐書·魏徵傳》中有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在未來的一年中,不妨抽出一個月的時間,去通讀一段曆史。

透過曆史的眼眸去看興盛與衰落,才能悟透世界的規律,找到未來的方向。

王朔就曾推薦《萬曆十五年》說:這本書改變了我對曆史書、對曆史的看法。它像一扇窗,打開了我的視野。

作者黃仁宇選取了明朝萬曆十五年為切入點,以“大曆史觀”的眼光,分析了明代社會的弊病。

并以紀傳體的形式,道盡了大明王朝的興衰曆程。

書中繪聲繪色地講述了張居正、海瑞、戚繼光等7位大明名人的悲劇一生。

揭開這些悲劇的面紗,你會發現這是時代與人性交織的惡果。

當你見證了曆史的興衰,看透了人性的幽暗,就不再為人生浮沉而焦慮,為人情冷暖而痛苦。

12

十二月:文學品讀

2024開啟,敢不敢花一年時間,讀完這12本書?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

開年的時候意氣風發,決定一展宏圖,可越到年底,就越會感到困頓不堪,漸漸失去生活的希望。

12月,我推薦給你這本《肖申克的救贖》。

它告訴我們隻要心懷希望,熬過寒冬,總能等到春天。

書中的主人公安迪因為一起殺人案,含冤入獄。

一夜之間,他就從光鮮亮麗的銀行家淪為階下囚,任人羞辱。

巨大的落差,非但沒讓他堕入黑暗,反而激起了他對自由的渴望。

他用一把巴掌大的小錘子,以一天挖一把土的速度,開掘牆壁。

最終耗時20年,他逃離了黑暗冰冷的監獄,在溫暖的南海岸過起了自在的生活。

斯蒂芬·金在《肖申克的救贖》文末寫道:

希望是件好東西,也許是世上最好的東西,好東西從來不會流逝。

這一年,行至盡頭,也許你過得艱難,但請不要灰心,以樂觀之心去生活。

人間的事,隻要生機不滅,便終有擡頭的日子。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

一個人缺少書本滋潤的人,認知會狹隘,思想會貧瘠,靈魂會荒蕪。

通過閱讀,你才能超越時空,與智者對話,汲取生活智慧,纾解人生的困境。

2024年,以文為友,與書相伴,每月讀一本好書,為你的人生充電續航。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