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國基金嚴重誤判,12月加速抛售大A與恒生股票

外國基金嚴重誤判,12月加速抛售大A與恒生股票

内容提要:

上個月外資基金經理淨賣出大陸和香港股市38億美元,這是2023年淨賣出最多的一個月。投資者需要從股票基金中贖回、為加深對中國的低配而進行的再平衡、兩地股票去年的表現令人失望、對提振經濟的措施不太看好等原因都導緻了淨賣出。看來外國分析師們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還是缺乏足夠的認識。

外國基金嚴重誤判,12月加速抛售大A與恒生股票

2024 年1 月 3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發表分析師報告稱,全球多頭基金在2023年12月以一年來最快的速度抛售中國股票,因為它們急于滿足贖回要求,并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分散投資。

摩根士丹利的量化研究團隊在1月2日向客戶釋出的這份報告中表示,上個月大陸和香港股市從活躍的多頭基金經理那裡合計淨流出38億美元,這是2023年淨賣出最多的一個月,也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三大月度賣出。

報告認為,外國基金們在大陸和香港創下一年來最大淨賣出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投資者需要從股票基金中贖回;

二是投資組合經理為加深對中國的低配而進行的再平衡。

三是兩地股票在去年的表現令外國基金們比較失望。

外國基金嚴重誤判,12月加速抛售大A與恒生股票

受地緣政治風險、經濟複蘇不及預期和政策不确定性拖累,大陸和香港股市在2023年結束時是全球主要指數中表現不太令人滿意的股票。中國基準藍籌股滬深300指數在2023年深度下跌11%,而香港恒生指數跌幅達到驚人的14%。而全球股市平均上漲了一成以上。

四是對最近幾個月推出的一系列旨在提振經濟的措施不太看好。

分析人士表示,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為了刺激經濟,不斷出台貨币寬松、降低利率、加大投資、鼓勵消費的措施,但所有的措施最後大都指向供給側。而供給過剩、需求不足恰恰又是經濟複蘇不及預期的主要問題。是以分析師們認為,所有繼續刺激供給側的措施都不足以恢複市場信心。市場等待并期盼的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增加勞動力收入和社會保障水準上的大動作,遲遲沒有出現,令分析師們對前景比較迷茫。

這些原因都導緻了淨賣出。

外國基金嚴重誤判,12月加速抛售大A與恒生股票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還表示,美國的基金經理們先行一步,賣出大陸和香港股票之後,歐洲基金經理正在“迎頭趕上,以調整對大陸和香港的低配”,與美國同行保持一緻。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透露,在12月的38億美元資金流出中,20億美元歸因于投資者從基金中贖回,其餘則由基金經理賣出大陸與香港股票,買入其他國家股票進行再平衡所推動。

摩根士丹利的資料顯示,2023年,騰訊控股、阿裡巴巴集團控股、貴州茅台和網易位居外國基金加重榜前幾位,而 JD.com、百勝中國控股和友邦保險的新增股票數量最高。

與隻做多的股票基金加速賣出相比,多空股票基金在12月似乎看到了更多中國股票的價值。

瑞銀(UBS)的大宗經紀團隊表示,在2023年的最後幾周,對沖基金大量買入中國股票,因為他們押注刺激意外,并積極逢低買入。

外國基金嚴重誤判,12月加速抛售大A與恒生股票

讀了摩根士丹利的這份報告,我認為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們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還是缺乏足夠的認識,隻看到了股票價格和股票指數的暫時性表現得不盡人意,沒有看到我們A股與港股的遠大發展前景和所蘊含的巨大投資價值。

中國股市2023年短暫的休息調整,是為了未來更有力量的增長。股市背後的宏觀經濟政策邏輯,也不能使用西方的經濟學理論的生搬硬套。我們繼續投資供給側,是因為中國人都有多掙錢少消費多儲蓄的節約傳統,這一傳統有利于我們積累投資資本,将我們的基礎設施超前建設50年,将我們的制造業産能從占全球三分之一提升到全球三分之二,讓全世界的人都離不開中國制造。

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這些光明前景,外國分析師哪看得明白呢?

【作者:徐三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