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學,你的作品進博物館展覽啦!快來圍觀“限定款中國船舶”

作者:上觀新聞

小刀打磨的獨木小舟,手工感十足;小小的羊皮筏子,初看并不起眼,卻是用氣球模拟制作而成;鄭和下西洋的場景及路線,在沙盤上一一展現……

新年伊始,一場特展正在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行。這場主題為“乘風破浪中國船”的展覽是上海市民辦尚德實驗學校與中國航海博物館的一次跨界合作,也是“航海+教育”的一次創新嘗試。

借助博物館的資源優勢,進行學生作品的展覽,館校合作,讓孩子們超有成就感!

同學,你的作品進博物館展覽啦!快來圍觀“限定款中國船舶”

“我們造船所用的材料非常環保。兩個大塑膠瓶制作成船艙裝載貨物,船體下的泡沫球是它的浮力裝置,船體可以承載一千克以上的物品,船體上面有一個開關,打開開關,小馬達就會帶動螺旋槳轉動,推動船隻在水中前進。”來自尚德實驗五年級的段魯川正在向前來參觀的遊客們介紹小組作品的創意。

同學,你的作品進博物館展覽啦!快來圍觀“限定款中國船舶”

國小生來當船舶工程師,參與本次展覽的“小小工程師”最小的還在讀一年級,最大的也不過五年級,但是他們設計的船舶可毫不含糊,可謂兼具藝術審美與科技含量。

據中國航海博物館社會教育部負責人介紹,中海博與全市137所學校有館校合作,而上海市民辦尚德實驗學校國小部是第一所在中海博辦展的合作校,“乘風破浪中國船——館校合作成果展”也是中海博2024年的首展。一經開幕,便吸引了廣大航海愛好者們的眼球。

同學,你的作品進博物館展覽啦!快來圍觀“限定款中國船舶”

據了解,這次參與展覽的船舶作品大部分都來自尚德實驗學校國小部的學生們,超過200件船模作品,涵蓋不同動力裝置、不同型号和用途,同時還包含近100幅關于中國船舶發展的詩畫作品。

據尚德實驗學校蔔紅萍介紹,本次科技節國小部3000多學生全員參與,最終有500多件作品脫穎而出,最終精選了282件作品參與這次博物館展覽。

同學,你的作品進博物館展覽啦!快來圍觀“限定款中國船舶”

國小生如何成為船舶工程師?

在剛過去的科技節系列活動中,尚德實驗學校國小部的師生們展開了一次充分融合的跨學科課程學習,國文、美術和自然三大學科通力合作,助力學生開展項目化學習,掀起學習船舶文化的風潮。

“船舶進化史”課上,了解從最早的獨木舟到現代的鋼鐵巨輪的發展史;

“船舶建造技藝”課上,探索撚縫、榫卯技術在造船中的應用;

“海上絲綢之路”課上,研究“海上方向辨識法”;

“‘船’越千年”“古畫中的船舶”課上,在古詩和古畫中,追尋船在文學作品中的身影,以詩詠船,以畫繪舟,感悟船舶文化。

同學,你的作品進博物館展覽啦!快來圍觀“限定款中國船舶”

課堂上了解的知識,需要借助實踐活動轉化為真實可見的學習成果。孩子們動手實踐、小組合作,開始打造一艘艘别出心裁的船舶。

這些“10後”還借助網絡進行個性表達,傳播中國的船舶文化,在抖音上釋出話題#“乘風破浪中國船”征集令,孩子們化身講解員,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船舶,從曆史、特點、構造等方面娓娓道來。

同學,你的作品進博物館展覽啦!快來圍觀“限定款中國船舶”

據了解,成果展之前,中國航海博物館和尚德實驗的合作已經深度推進了。博物館為學校贈送了100多套軍艦拼搭模型便于學生自由創作;提供了展覽“潮聲萬裡——尋找古詩詞中的航海和舟船”相關素材和部分航海科普書籍;配送了科普講座“船舶進化史”“中國航海人物故事”,還安排了部分五年級學生參與STEM課程“渡河的工具”等。

同學,你的作品進博物館展覽啦!快來圍觀“限定款中國船舶”

據悉,此次“限定款中國船舶”學生作品特展将在中國航海博物館一直展覽到2月底。

照片由學校提供

關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驚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