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作者:流動放映廳

華燈初上,蘇州的天氣帶着些許涼意,此時的姚建萍卻絲毫沒有感受到窗外吹過的冷風,正聚精會神地擺弄着手裡的絲線。尖銳的針頭帶着比頭發絲還要細的絲線穿過面前的紗布,綿密的針腳逐漸連接配接成了一幅畫像。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姚建萍時不時擡頭仔細端詳着放在一旁的照片,仔細核對着與繡品畫像的差別,而這時門口卻響起了敲門聲,姚建萍猛地轉頭看去,發現是機關的李主任,手裡拿了一些水果徑直地朝着她走了過來。

“建萍,怎麼樣了?11号前能完成嗎?”說完,李主任把水果放在了姚建萍的身旁,然後彎下身體檢視着繡品,她伸手摸了下人物的眼睛,在看看照片上的人物眼睛,内心震驚不已,她轉頭對姚建萍說:“你這眼睛繡的怕不是人要過來,你着得費多少功夫啊!”

姚建萍吃了一口蘋果,又擦了下手回道:“現在正在收尾了,估計過兩天就完工了。這幅人像繡,我大概算了下,得有上億針了。”

這句話說的,李主任歎為觀止,她扶了下眼鏡,伸手拍了拍姚建萍的肩膀說:“蘇繡皇後果然名不虛傳,這份‘國禮’墨西哥總統和夫人一定滿意。”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兩天之後,姚建萍拿着剪刀剪斷了最後一根絲線,這幅曠世巨作也終于完成了,她小心翼翼地把繡品從繡架上拆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放進了盒子裡送往裝裱。

這一刻,雖然已經是大功告成,但是她懸着的心并沒有放下來,因為根據上級上司的訓示,她需要将這件繡品親自送往北京的外交部,要趕在墨西哥總統和夫人離開北京前作為國禮贈送給他們。

姚建萍一刻都不敢耽誤,在裝裱的期間,她趕忙收拾了前往北京的行李,同時預訂好了第二天機票。根據機關的工作安排,負責裝裱的勞工會連夜做工,確定繡品會在第二天中午送到姚建萍的手裡。

等待的時間總是有些焦急,北京那邊也擔心進度,隔一段時間便會前來詢問,一直到姚建萍坐上飛機前,才放下心來。繡品不能托運,隻能把它放進了行李箱裡,一路上小心翼翼地呵護着抵達北京。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次日,當陽光照射進外交部時,姚建萍就已經帶着“國禮”出現在了接待大廳,負責對接的從業人員在拿到繡品後,看着栩栩如生的畫像和巧奪天工的針法,不由地贊歎:“總統和夫人看到了也會歎為觀止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剛剛六歲的姚建萍看着母親每日裡坐在繡架前不停上下飛舞着手中針線,年幼的她隻覺得很有趣,想要從母親手中拿過來試試。

于是,稚嫩的小手趁着母親不注意,捏起一根小小的針線,認真地穿過了紗布,還學着母親的樣子,伸出肉肉地小手在刺繡上摸了摸。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這一幕恰巧被站在拿水回來的母親看到,這樣小的年紀,卻有這樣的興趣,母親慈愛地摸着女兒的頭輕聲地問:“萍萍喜歡刺繡嗎?”此刻,姚建萍揚起稚嫩的笑臉,奶聲奶氣地說:“喜歡。”

聽到女兒歡喜地回答,母親決心用心培養她的刺繡功夫,從分線開始學習,把一根絲線分成十根,二十根,一直到一百根。

然而,讓母親沒想到的是時候,姚建萍在這上面表現出了異于常人的天賦,短短兩年的時間,她竟能把絲線分成了128根。

母親對此非常欣慰,她相信女兒會在她的培養下,成為一名刺繡大師,于是,除了平日裡對她的教育格外嚴格,姚建萍也遵守有些常人無法規矩。

對于繡娘來說,最珍貴最寶貝的就是一雙手,每日除了泡手塗抹護手霜外,還會注意日常生活中對手的保護。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但是,這些對年幼的姚建萍來說是一種束縛,她喜歡跟小朋友玩。一日放學,姚建萍帶着小夥伴回家裡看母親新養的小雞,嫩黃色的羽毛摸起來非常柔軟,小夥伴摸得愛不釋手,一刻都不願意放下,便把它放進了兜裡。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到了該回家吃晚飯的時候,小夥伴這才想起來兜裡的小雞,趕忙拿了出來,隻是,原本活蹦亂跳的小雞,此刻已經閉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要知道這些小雞都是母親買來準備養大了換錢的,慌亂之下,姚建萍便拿起死去的小雞藏在了牆邊的石頭縫裡。

這時,母親回到家裡,準備先喂了雞再做飯,但在喂雞的時候卻發現少了一隻,于是質問姚建萍,本就心虛的她,經不住母親的恐吓,沒一會兒就把發生的時候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母親。

如她所料,憤怒的母親拉着她站在牆角狠狠地責罵她:“今天罰你是因為死了一隻雞不要緊,繡娘的手是不能碰死物的,你還沒學成,就去碰這些東西,手就失去了靈氣。”

這個時候,姚建萍才想起來,她初學蘇繡的時候,母親就叮囑過,不要去碰死去的動物,當時隻覺得母親矯情,可如今見母親發這麼大的火氣,卻又覺得這個規矩應該自有他的道理。

也是從這次之後,姚建萍對于蘇繡有了幾分敬畏之心,對待刺繡也更加專心,日常中在别的小朋友嬉戲打鬧的時候,她把自己關在家裡,沉心學習蘇繡。

高中畢業之後,姚建萍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而是憑借自己已經爐火純青的蘇繡技藝考入了蘇州當地的工藝美校學習。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三年之後,姚建萍被配置設定到了一家服裝廠當刺繡師傅,這對于自小熱愛蘇繡的她來說是一份令人失望的工作,她希望她的刺繡作品可以成為一件件藝術品,而不是單純的不被欣賞的布料式樣。

于是,姚建萍幾經周折遇到了她人生中恩師,蘇州蘇繡研究院的徐志慧,徐老對這個滿腔熱愛蘇繡的女孩非常疼愛,不僅傳授她蘇繡技法,還讓她來到了蘇繡研究院工作,在這裡,她可以完全把自己沉浸在蘇繡的世界裡,研究如何把一針一線,做成讓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在這裡,姚建萍創作出了多幅巨幅蘇繡作品,其中《玉蘭飄香》圖,長12.5米,縱4.7米可謂是當今蘇繡工藝的世界之最。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也因如此,姚建萍讓蘇繡走進了藝術殿堂,成為了藝術品被多家藝術機構收藏,同時,也讓外交部注意到了蘇繡的魅力,決心把他當成國禮贈送給與大陸友好的其他國家。

幾年前,将要退休的姚建萍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外交部從業人員,帶着懇切的語氣對她說:“姚老師,下個月中旬墨西哥總統和夫人将要訪華,我們希望您可以制作一幅蘇繡作品,作為國禮贈送給他們。”

聽到“國禮”,姚建萍的神經一下子就繃緊了,她知道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這份禮物不僅要代表了大陸的友好情意,還要是能讓對方能欣賞的藝術内容。

思來想去,姚建萍最終把創作的内容定格在了墨西哥總統和夫人的一張合照上,如果把合照用蘇繡的方式放在紗布上,這不僅讓合照顯得更加有溫度,還可以成為倆人的感情見證。

不過,根據外交部定的傳遞日期,姚建萍隻有四十天的制作時間,為了趕工,她迅速在研究院組建了一隻四十人的團隊,嚴格分工,各司其職,盡快完成任務。

刺繡是一件極其磨時間的工作,為了趕工姚建萍經常在機關加班到深夜,分秒必争地刺繡,在最後的沖刺階段,她甚至在繡架前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常常回過神的時候,已經深夜時分了。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姚建萍如期完成了任務,外交部也在約定的時間,把這幅人像送到了墨西哥總統和夫人的手裡。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在看到繡品的那一刻,墨西哥總統驚歎不已,他仔細端詳着這幅繡品,不敢相信這竟然是一針一線秀出來的。

“這太神奇了!”墨西哥總統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出自己對這幅繡品的震驚,他連連稱贊中國刺繡藝術的偉大。

最終,這幅命名為《培尼亞和裡韋拉》的繡品跟随着總統夫婦登上了傳回墨西哥的飛機。

一個月後,當姚建萍在指導學生刺繡的時候,她又接到了來自外交部的電話,這一次,不是有事情委托,而是他們收到了一封墨西哥總統感謝信。

而信的内容則是感謝這幅繡品的創作者姚建萍,他們非常喜歡這幅繡品,他們為擁有這樣一件繡品而感到榮幸。

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姚建萍忍不住落下了眼淚,她曾經為很多國家上司人贈送過繡品,而寫信感謝她的還是第一次,她感到無比激動。

“蘇繡皇後”姚建萍:一幅繡品耗費1.2億針,總統親自回感謝信件

現在的姚建萍對于蘇繡創作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重新煥發新光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然而,在自己的努力下,蘇繡如今已經成為了一件藝術品。

未來她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被蘇繡的魅力感染,加入到蘇繡的行業,繼續将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發揚光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