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所有黨羽,包括桓範,唯獨放過了一人

作者:瞿凱明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父子趁大将軍曹爽陪同皇帝曹芳出城,祭拜魏明帝曹叡的陵墓,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誅殺了曹爽及其所有黨羽。

凡是曹爽一黨,全部被殺,包括曹羲、曹訓、丁谧、鄧飏、何晏、畢軌、李勝、桓範、張當等人,司馬懿心狠手辣,不僅殺了他們,而且全部是誅滅三族。

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所有黨羽,包括桓範,唯獨放過了一人

在這些人當中,智囊桓範是最可惜的,當司馬懿關閉京城洛陽城門時,桓範還在城内,他是帶着曹爽的大将軍印绶逃出平昌門去見曹爽的,桓範見到曹爽就力勸他帶着皇帝移駕許昌,然後以天子的名義号令天下兵馬勤王。

皇帝在手,号令天下,誰敢不從?如果按照桓範的計策,天下兵馬一起讨伐司馬懿,司馬懿必敗,縱有三頭六臂也是輸,畢竟,皇帝就是曹爽最大的底牌。

遺憾的是,曹爽幼稚至極,居然幻想交出兵權,仍然可以當一個富家翁,向司馬懿投降,最終,被司馬懿誅殺,還滅了三族。

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所有黨羽,包括桓範,唯獨放過了一人

曹爽不僅害了他自己,還害了他同一個戰壕裡面的兄弟和朋友,包括智囊桓範。

要知道,桓範當時是冒着生命危險,矯诏逃出洛陽去幫助曹爽的,如果桓範就在洛陽呆着不走,司馬懿肯定不會殺他,是以,桓範是很可惜的,看錯了人,押錯了寶。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懿舉起屠刀,大肆屠殺曹爽一黨,殺人無數,卻唯獨放過了一個人,這個人也是曹爽的人,司馬懿為什麼不殺他呢?

這個人名字叫辛敞,他是辛毗的兒子。

辛毗是誰?

司馬懿和諸葛亮在渭水對峙時,部下數次要請戰,司馬懿以向皇帝請示為由,不出戰,很多部下不服,群情激奮,魏明帝便派辛毗持節,壓制那些請戰的将領。

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所有黨羽,包括桓範,唯獨放過了一人

司馬懿發動政變時,辛敞是大将軍曹爽的參軍,曹爽陪同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司馬懿看準機會,關閉了洛陽城門,控制了京城。

大将軍曹爽的司馬魯芝帶領曹爽的家兵,斬關奪門沖出洛陽城門,投奔曹爽,在出發前,魯芝去叫辛敞一起走,而此時的辛敞眼見形勢複雜,心中恐懼,六神無主,他不知道該不該與魯芝一起走?于是,去問姐姐辛憲英。

《三國志》注引《世語》記載:敞為大将軍曹爽參軍。司馬宣王将誅爽,因爽出,閉城門。大将軍司馬魯芝将爽府兵,犯門斬關,出城門赴爽,來呼敞俱去。

辛憲英說,天下事情不能預知,但我判斷,太傅是被迫無奈才這樣做的!明皇帝駕崩之前,曾托孤太傅,囑咐後事,朝中人對這件事可以說記憶猶新。大将軍曹爽與太傅一同受命,但是曹爽卻獨斷專權,胡作非為,對朝廷可以說是不忠,于理亦可謂不正。太傅這樣做,隻不過是要除掉曹爽而已。

辛敞又問,那這件事能成功麼?

辛憲英說,怎麼會不成功呢?曹爽根本就不是太傅的對手。

辛敞說,那我可以不離城而去嗎?

辛憲英說,你怎麼可以不去?職守是人倫的大義,當我們知道别人有難,尚且會體察憐恤;現在,你為人做事卻棄下自身責任,不可以這樣做。如果要為他人而死,受他人所任,是作為親信的職分,你不是曹爽的親信,隻是出于跟随大衆,盡到你的責任而已。

辛敞聽過姐姐的分析之後,便立即随着魯芝出城去見曹爽了。

《三國志》注引《世語》記載:敞遂出。宣王果誅爽。事定之後,敞歎曰:“吾不謀於姊,幾不獲於義。”

後來,曹爽向司馬懿投降,司馬懿殺掉了曹爽及其所有黨羽,但司馬懿卻唯獨放過了辛敞。

事後,辛敞心有餘悸,很有感觸地說,如果不是我和姐姐商量,聽了她的話,我便做出了不義之舉,将如何立足于世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