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伯溫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帶禦醫去看病,劉伯溫喝了幾服藥死了

作者:瞿凱明

劉伯溫是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參與重要決策。針對當時的形勢,劉伯溫提出時務十八策,被朱元璋采納。朱元璋當皇帝後,劉伯溫又參與制定曆法、奏立軍衛法等。

朱元璋曾誇贊劉伯溫是他的“張良”,劉伯溫也因功勳被朱元璋封為“誠意伯”。

劉伯溫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帶禦醫去看病,劉伯溫喝了幾服藥死了

然而,劉伯溫晚年,在他生病的時候,朱元璋派胡惟庸帶禦醫去給他看病,劉伯溫在喝了禦醫開的幾服藥之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嚴重了。

在劉伯溫向朱元璋說明情況之後,朱元璋居然沒有任何表示,隻是說了幾句讓劉伯溫好好養病的話,便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了。

沒過多久,劉伯溫便因為病情加重,去世了。

這裡面,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的态度很值得玩味。

關于劉伯溫的死,一種說法是胡惟庸害死的,說胡惟庸在禦醫給劉伯溫開的藥中,趁機下毒,劉伯溫喝了藥,被毒死了。

也有說法是,朱元璋忌憚劉伯溫,派胡惟庸帶禦醫去看病,“授意”胡惟庸在藥中做了手腳。

劉伯溫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帶禦醫去看病,劉伯溫喝了幾服藥死了

看看《明史》對劉伯溫之死,是怎麼說的?

《明史 劉基傳》記載:基在京病時,惟庸以醫來,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其後惟庸逆謀,并謂其毒基緻死雲。

究竟是胡惟庸毒死了劉伯溫?還是朱元璋毒死了劉伯溫呢?

劉伯溫被封“誠意伯”,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當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劉伯溫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

洪武四年(1371年),劉伯溫因為與丞相胡惟庸交惡,被胡所谮,劉伯溫被朱元璋賜歸鄉裡。

四年後,洪武八年(1375年),劉伯溫病死。

胡惟庸是在什麼時候帶禦醫去給劉伯溫看病的呢?

劉伯溫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帶禦醫去看病,劉伯溫喝了幾服藥死了

是在洪武八年(1375年),也就是劉伯溫生病的那一年。

那年的正月下旬,劉伯溫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劉伯溫生病後,便派胡惟庸帶着禦醫去了,禦醫給劉伯溫開了幾服藥,劉伯溫喝了之後,病情突然加重,腹痛難忍,肚子裡像是墜了一塊大石頭。

當年二月,劉伯溫抱病去觐見朱元璋,劉伯溫見到朱元璋後,便向朱元璋說了吃過禦醫開的藥,病情越來越重的情況,不知道為什麼,朱元璋聽了之後,沒有在意,這讓劉伯溫心裡非常難受,因為,朱元璋的态度,讓他很失望,甚至心寒。

到了當年三月,劉伯溫已經病重到起不來了,朱元璋便派專人将劉伯溫送回家鄉。

劉伯溫回到家後,便不再吃藥,隻吃正常的飯食,到了四月十六日,便去世了,終年六十五歲。

關于劉伯溫的死,我個人猜測,劉伯溫應該是病情加重去世的,屬于很自然的那種,畢竟他已經六十五歲了。

在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六十五歲,也可以說是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如果說,是胡惟庸下毒,趁機毒死劉伯溫,我覺得胡惟庸應該沒有那個膽量。

因為,萬一事情洩露,朱元璋追查起來,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畢竟,劉伯溫是開國功臣,擅自謀殺功臣,胡惟庸吃不了兜着走,他應該會掂量掂量。

如果說是朱元璋“授意”胡惟庸下毒,以達到毒死劉伯溫的目的,我覺得不至于。

因為,此時的劉伯溫已經到了晚年,六十多歲了,人老了,已經對朱元璋沒有什麼威脅了。

再說,劉伯溫被賜歸鄉裡,手裡也沒有兵權,朱元璋犯不着去忌憚劉伯溫。

不可否認的是,劉伯溫在輔助朱元璋掃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過程中,出謀劃策,發揮了張良一樣的作用,對朱元璋是非常重要的。

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追贈劉伯溫為太師,谥号“文成”。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劉伯溫和徐達等開國功臣一樣,配享太廟。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