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作者:AutoLab

都說如今的智能汽車已經進入到了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傳統汽車的V型開發架構顯然已不是智能駕駛開發的最優選,通過硬體預埋、軟體疊代、OTA更新,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車企的首選。

而在這個過程中,資料的采集和回灌則是開發和更新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重中之重。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以高合汽車為例,其在開發高速NOH(高合導航自動駕駛輔助)的過程中,就采用了由恩艾(NI)提供的資料采集系統和回灌系統平台,并搭建了基于原始資料的HIL級資料閉環,進而使得整個智駕功能的開發和測試可以快速疊代。

誕生于車庫的恩艾(NI)

或許有不少小夥伴對恩艾(NI)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事實上,恩艾(NI)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如今早已是全球基于開放軟體平台的自動化測試測量上司者。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當年,三位雄心勃勃的工程師James Truchard、Jeff Kodosky和Bill Nowlin在車庫中開啟了屬于他們的創業故事。通過将測試儀器與計算機相連接配接,從此徹底改變了技術測試和測量的方式。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2023年,恩艾(NI)成為了艾默生(Emerson)測試與測量業務集團一員。如今,恩艾(NI)的業務遍及全球40 多個國家,為半導體、電子、交通、航空航天和國防市場的約 35,000 家客戶提供專業服務。

為什麼高合會選擇恩艾(NI)

衆所周知,任何車企想要開發智駕相關功能都會面臨各種巨大挑戰。

首先,智能駕駛開發、測試涉及許多環節,建構資料閉環能力需要打通來自不同廠家軟硬體系統的工具鍊和資料鍊。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其次,智能駕駛算法的疊代需要覆寫盡可能多的長尾場景,并還原這些場景的全部資料流。

以高合HiPhi Y為例,其智駕硬體包含:11個高清攝像頭,1個雷射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音波雷達等。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在測試智駕功能的工程中,需要保證這些來自不同傳感器的資料采集嚴格同步,才能反應車輛在某一個時刻的真實環境資訊,這也對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考慮到智能駕駛技術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一方面開發和測試需求在不斷變化,針對不同場景不同車型需要的傳感器和資料也都各不相同。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另一方面,傳感器的技術在進步,新的總線協定也在不斷引入。隻有實作多方面的相容,才能保證系統開發的高效。而這些,顯然不是車企們所擅長的,但對恩艾(NI)來說卻是術業專攻!

恩艾(NI)如何實作資料閉環

針對上述的這些開發難題,恩艾(NI)為高合汽車提供了一整套的開放硬體平台。不僅擁有豐富的産業鍊生态系統,還能相容第三方軟硬體工具,打通智能駕駛開發測試的軟硬體工具鍊、資料鍊。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通過使用PXI機箱的硬體同步特性,可以支援納秒級的觸發同步,保證了不同傳感器之間的同步。

同時,機箱的高帶寬特性可以實作最高5GB/s的資料流盤速度,最高支援單機箱13個4k RAW12攝像頭30FPS的原始資料錄制需求,可以滿足對資料進行大規模的高品質采集。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另外,針對未來可能存在的高階測試需求,恩艾(NI)的這套系統采用子產品化闆卡設計,可以根據實際傳感器型号和數量配置硬體I/O闆卡。

比如,如果車企需要适配下一代攝像頭晶片GMSL 3以及FPD LINK 4,使用恩艾(NI)的這套系統隻需要替換對應闆卡即可,無需重新購買整個系統。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相信對于想要深入研發智駕功能的車企來說,恩艾(NI)的這套開放硬體平台無疑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為高合汽車ADAS仿真與測試進階經理,高升對恩艾(NI)提供的開放平台也給出了高度肯定:“通過使用這套開放平台,我們搭建了原始資料采集和HIL級回灌系統,用于自研駕駛輔助功能的驗證。該系統具備場景還原度更高、資料完整性更好的優勢,提高了我們的開發測試效率。恩艾(NI)産品的靈活性和可擴充性,非常适應智能化時代的節奏,進而幫助我們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駕駛體驗。”

寫在最後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于恩艾(NI)在幫助車企開發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貢獻都已經有所了解。

高階智能駕駛背後的海量資料,是如何閉環的?

恰好,高合HiPhi Y在近日OTA的HiPhi OS 3.2.0 Y版本中就新增了不少與高速NOH相關的新功能。如果各位感興趣,不妨可以去試駕體驗一下,看看這套智能駕駛輔助的實際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