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體試驗開始了!腦機接口技術應審慎推進

作者:中國科學報

文 | 劉永謀

1月30日,在社交媒體X上,馬斯克宣布旗下公司Neuralink完成首例腦機接口(BCI)裝置人體移植手術,又一次引發人們對腦機接口技術的廣泛關注。上一次Neuralink引發全球性熱議,是2020年8月29日用小豬展示公司最新腦機接口裝置,也是馬克斯“站台”,帶着3隻小豬直播。

從“豬體移植”到“人體移植”,Neuralink花了不到4年時間,進展“神速”,激發了公衆對腦機接口各種“神奇”的想象。

過去20年來,高新科技尤其是資訊與通信技術(ICT)、人工智能(AI)與生物科技等領域的發展,與媒體炒作的結合越來越緊密。

按照技術—商業“雙螺旋體”的邏輯,技術本身的新進展重要,但吸引公衆的“眼球”更重要,“注意力”等于源源不斷的投資。是以,今天的一些科技公司如OpenAI、Neuralink等,都非常重視通過公關宣傳吸引流量。它們進行新科技“炒作”至少具有兩個突出特征:

第一,企業主親自為公司産品代言,扮演“科技超級英雄”的角色。在很多人心中,馬斯克不再是老闆,而是漫威電影中“鋼鐵俠”本人。在“英雄”的加持下,科技公司被蒙上某種理想主義的“神秘”色彩,似乎它們的根本目标不是盈利,而是不計成本地以科技創造美好世界。

第二,投其所好,制造熱點話題,讓公衆參與其中,欲罷不能。比如,自從AI概念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被提出後,每一波AI熱潮中,“AI覺醒”都會被讨論,這已經成為AI文化乃至流行文化的重要話題。AI覺醒了會如何,超級AI到來會如何,超級AI有沒有道德、有沒有欲望、有沒有目标、會不會統治人類……類似的問題具有明顯的幻想色彩,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譜,但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推動效果。對此,羅斯紮克在20世紀90年代就指出:“人工智能研究進行下意識的自我吹噓的原因十分簡單:大量的資金注入了這項研究。”

在Neualink發展腦機接口技術的過程中,馬斯克一直宣稱幫助癱瘓病人并非其終極目标,長遠目标是“實作與AI的共生”,即用腦機接口技術讓人類與AI融合。他認為,隻有如此人類才能不被AI抛在後面。顯然,這也是與“AI覺醒”相關的說辭。

從傳播學視角看,如今西方跨國公司的新科技“宣傳術”非常成功。在馬斯克宣布首例腦機接口裝置人體移植成功後,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大漲。

然而,類似“腦機接口宣傳術”“AI宣傳術”可能“帶偏”公衆注意力,讨論太多“超級AI會不會統治智人”“機器人要不要講道德”之類的問題,忽視了與新科技相關的現實的、有價值的風險和倫理問題審思,多少有些誤入歧途,甚至将嚴肅問題娛樂化。此外,過度炒作導緻大家過度想象,有時會給新科技的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阻力。

從技術路線上說,業内很多人對Neuralink選擇強侵入的接入方式有異議。腦機接口技術發展了至少四五十年,探索過很多接入方式。非侵入方式無需開顱手術,不損傷人體,風險性小得多。即便是侵入式接入,也有強弱之分,而Neuralink選擇的是損傷很大的頭骨鑽孔植入。

Neuralink為什麼如此選擇呢?一些人,如薩缪爾(Sigal Samuel)認為,原因是野心太大,而這很危險。馬斯克多次說過,腦機接口技術不止是治療癱瘓的醫療裝置,而是AI與人體連接配接的通道,它的“帶寬”即信号交換速度最為重要。是以,Neuralink要選擇強侵入式接入方式,因為侵入式接口離大腦更近,信号交換速度更快。

顯然,強侵入的腦機接口對人腦有損傷,存在更大的風險和倫理隐患。比如,對大腦信号過于細緻的解讀,存在着侵犯和濫用個人隐私的風險。再比如,如果惡意攔截和改變傳輸到大腦的信号,可能出現操縱情緒的情況,此即神經倫理學家所謂的“劫腦”。

在技術加速發展與防範技術風險的權衡中,馬斯克選擇前者,而忽視後者。這反映出馬斯克所信奉的有效加速主義(e/acc)信念,他也公開宣稱自己是e/acc的信徒。

在矽谷科技大佬中頗為流行的e/acc思潮,主張盡全力促進技術加速,任何試圖控制技術力量的努力,都阻礙真理前進,必須要全部取消;人類福祉不應該成為控制AI發展的理由,人類必須主動适應技術發展,即使最終機器人、賽博格取代人類主導地球。顯然,這帶有狂熱的技術烏托邦色彩。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既能造福社會,也帶有不少負面效應。最近20年來,很多大思想家都在關注文明危崖問題,即新科技的不當使用,如核大戰、AI戰争、氣候變化和環境破壞等,可能導緻人類文明滅絕或遭受不可挽回的重創。不顧一切地加速技術發展,可能将人類社會帶入萬劫不覆的境地。

新科技的發展,必須以提高人類福祉為最高目标。傳統的“科研無禁區”的觀念,在21世紀已經過時。如今許多前沿科技社會沖擊力大,負面影響一旦形成就難以挽回。腦機接口技術就屬于此類技術,必須審慎推進,最大可能地預防和規避風險。某種發展方向、路線和戰略,如果風險巨大,又沒有妥善的預防和應對方案,就應該暫緩、停止甚至完全禁止。為此,國家應加強對腦機接口技術發展的監管,社會要加強對其科技風險的監督和關注,引導公衆以民主化的方式參與到腦機接口技術發展尤其是相關科技倫理問題的讨論中。

總之,腦機接口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展,不能被一些無所顧忌的“科技狂人”和激進科技公司掌控,而應在各方關注之下走上科技向善的正确道路。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