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月初三“小年朝”,是赤狗日,吃1樣,做3事,忌3事,送窮迎福

作者:炮炮說職場

時光是短暫的,稍縱即逝,春節也是短暫的且過得飛快,剛吃完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飯,轉眼間就将迎來大年初三。農村老人說,大年初三是赤狗日,記得“吃一樣,做三事,忌三事”,一年平平安安,有道理嗎?那咱們就要具體說說這件事。

正月初三“小年朝”,是赤狗日,吃1樣,做3事,忌3事,送窮迎福

先說吃一樣,吃啥呢,吃合子。

在北方一些地區,有風俗為“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首先,合子和餃子有些類似,合子的肚中能成百味,可以包羅萬象,是以,吃合子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滾滾,生活美滿;其次,做合子的時候,需要不停的翻面,旋轉,是以吃合子也象征着把家裡的黴運轉走,轉還有一個諧音就是賺錢的 “賺”,寓意在新的一年裡賺大錢、發大财。

現在說說做2事,到底是哪兩件事呢?

正月初三“小年朝”,是赤狗日,吃1樣,做3事,忌3事,送窮迎福

1、送窮鬼

正月初三,在民間之是以有送窮的說法,是對應正月初一、正月初二的習俗。 對傳統習俗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正月初一、初二兩天家裡是不能打掃衛生的。 就算是打掃了,那些生活垃圾,也不能倒掉,要倒隻能等正月初三這一天去倒。 生活垃圾,通常是家裡用不到的東西,正月初三倒垃圾時,會放鞭炮慶祝,意思是講,把家中無用的垃圾倒掉,留下的都是有用的,這樣在新的一年就将“窮鬼”送走了。

正月初三“小年朝”,是赤狗日,吃1樣,做3事,忌3事,送窮迎福

2、睡飽覺

俗語“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老輩人講究初一初二要早起,因為大年初一,是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寓意着美好的開始。而到了初三,人們講究早睡遲起,一是因為春節前兩天我們走親訪友,身體疲憊,需要好好休息,儲備精力,精神抖擻地迎接後面的活動。二來因為大年初三的習俗,不适宜外出,隻能待在家裡,那就睡覺呗。

正月初三“小年朝”,是赤狗日,吃1樣,做3事,忌3事,送窮迎福

3、燒門神

這也是過年的習俗之一。除夕辭舊迎新,春聯、福字等都換新的,“門神紙”也要更換。揭下來的舊門神紙,是不可以随意丢棄的,而是在初三這天将其恭恭敬敬地放在松柏枝上,然後點上火燒掉,将其送走。俗話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計”。意思是說燒了門神紙,年也快過完了,人們又要開始種地或者自謀營生了。除此之外,燒門神紙的習俗也寓意着祈求一家人生活平安順利。

最後說忌三事,有哪三件事是不能做的呢?

正月初三“小年朝”,是赤狗日,吃1樣,做3事,忌3事,送窮迎福

1、忌走親訪友。

大年初三這一天,是民間說的“赤狗日”,在南方一些地區,認為初三是“赤口日”,取赤狗日的近音。如果在這一天去走親訪友,會給人帶來不好的運氣,甚至會造成“赤貧”,還會招惹一些是非口舌,是以在大年初三這一天,不去走親訪友,最好呆在家裡。不過,從現代觀念看,初三也是走親訪友的高峰期,大家也沒有被這一說法所影響。

正月初三“小年朝”,是赤狗日,吃1樣,做3事,忌3事,送窮迎福

2、不殺豬

相傳女娲在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了六畜,第七天造了人,是以從初一到初六分别為雞日、狗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農曆正月初三叫做“豬日”。是以初三這天不能殺豬,如果殺了豬,那接下來一年的豬産量都很低,而且肉價大漲。如果初三趕上一個好天氣的話,當年的豬會長得膘肥體壯,主人也會看了高興,代表了一整年六畜興旺。

正月初三“小年朝”,是赤狗日,吃1樣,做3事,忌3事,送窮迎福

3、不吃米飯

在民間傳說中,正月初三是“ 谷日”,也就是谷子的生日,是以這一天,人們會祭拜谷子,不吃煮熟的米飯,因為在古代,很多家庭都會種谷子,大部分收入都是靠谷子的收成。這一天對谷子存有敬畏之心,也是期盼來年能夠五谷豐登,有一個好的收成,百姓的生活也能過的富足一些,同時也反映了百姓們重視農業,愛惜糧食的優良傳統。

綜上,以上就是大年初三的風俗,這些習俗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你那裡初三還有什麼講究呢?不妨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