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雨水節氣遇冷暖,今年倒春寒幾率有多大?看看農村老話怎麼說

雨水節氣遇冷暖,今年倒春寒幾率有多大?看看農村老話怎麼說

【未經授權,請勿搬運,需要開白請聯系背景】

文 | 讀書君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個節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雖然名為“雨水”,但并不意味着這天一定會降雨,隻是從雨水節氣開始,降雨的機率開始加大,人們也開始為春耕等農事活動做準備了。

雨水節氣遇冷暖,今年倒春寒幾率有多大?看看農村老話怎麼說

關于雨水節氣,民間流傳着許多俗語老話,它們是老一輩人在長期的生活和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俗語,很多放在如今仍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那麼,都有哪些俗語呢?具體都是哪些說法呢?今年春節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雨水節氣相關的俗語老話

1.“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倘若在雨水節氣中感受到的是寒意,那麼到了驚蟄節氣時,迎來的将是一個溫暖的春天;相反,如果在雨水時節時,已經是春意融融的景象,那麼到了驚蟄之際,很有可能迎來的是寒流的逆襲。

雨水節氣遇冷暖,今年倒春寒幾率有多大?看看農村老話怎麼說

雨水和驚蟄,這兩個緊密相連的節氣,雖然時間上僅僅相隔十五天,但在氣溫變化上卻可能上演天壤之别的戲碼。這種看似沖突卻又真實存在的氣候現象,背後隐藏着大自然的奧秘。

要了解“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這一現象,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節氣與氣候之間的微妙關系。雨水節氣标志着冬季的結束和春季的開始,此時氣溫開始回升,大地逐漸蘇醒。然而,如果此時冷空氣仍占據上風,那麼氣溫就會偏低,形成“冷雨水”的局面。

而到了驚蟄節氣,随着太陽直射點的北移和冷空氣的逐漸減弱,氣溫本應迅速回升。但如果之前雨水節氣過于暖和,導緻地表溫度過快上升,往往會引發冷空氣的強烈反撲,進而造成“冷驚蟄”的現象。

是以,就有了“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的說法。

2.“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雨水節氣當天下雨了的話,那麼在雨水節氣後,直到谷雨節氣的到來,這段時間的天氣将以陰雨天為主,少有晴天的天氣。

雨水節氣遇冷暖,今年倒春寒幾率有多大?看看農村老話怎麼說

這是因為雨水節氣正值春季氣候轉暖、水汽增多的時期,此時如果下雨的話,往往預示着暖濕氣流開始活躍起來,與冷空氣相遇後就會形成陰雨連綿的天氣;而且随着暖濕氣流的逐漸增強和冷空氣的逐漸減弱,陰雨天氣也會持續較長時間。是以,“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這句老話,其實有一定的道理。

3.“雨打雨水節,二月落不歇”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雨水節氣當天下雨,那麼,接下來的農曆二月份,基本都是雨水為主,陽光将變得稀有,陰雨天氣将成為主旋律。反之,若在雨水節氣這天,陽光明媚,晴空萬裡,那便預示着整個二月将以晴朗為主,雨水較少。

這是因為雨水節氣是春季氣候轉暖、水汽增多的時期,此時如果下雨的話,往往預示着暖濕氣流開始活躍起來與冷空氣相遇後形成陰雨連綿的天氣;而且這種陰雨天氣一旦形成後就不容易消散掉,會持續較長時間直到春末夏初才會結束掉。是以,“雨打雨水節、二月落不歇”或“雨打雨水節、二月難見晴”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雨水節氣遇冷暖,今年倒春寒幾率有多大?看看農村老話怎麼說

二、雨水節氣的内涵與人文曆史

雨水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不僅是一個時間節點,更是一個蘊含豐富文化内涵和人文曆史的節氣。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是一個農耕社會的大國,每年雨水節氣的到來,無不提醒着人們春耕要開始了,農人們要根據節氣的變化安排春耕播種計劃,以確定一年的收成。是以,雨水節氣在農業生産中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雨水節氣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展現。古人認為,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的,人要順應自然的變化而變化,與自然和諧相處。雨水節氣的變化不僅影響着自然界的萬物生長,也影響着人類的生活和情緒。是以,人們通過觀察雨水節氣的天象、物象和氣候特征來預測天氣變化和年景豐歉,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産和生活方式。

此外,雨水節氣還與一些傳統文化活動密切相關。例如,在雨水節氣期間,民間會舉行一些慶祝活動,如“鬧雨水”、“占稻色”等,以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雨水節氣遇冷暖,今年倒春寒幾率有多大?看看農村老話怎麼說

三、今年會不會出現倒春寒?

關于今年會不會出現倒春寒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氣候學角度來看,倒春寒是指春季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氣溫又突然出現持續偏低的現象。這種現象通常是由于西北地區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較強所導緻的。是以,要判斷今年是否會出現倒春寒,就需要關注春季冷空氣的活動情況和勢力強度。

其次,從曆史氣象記錄來看,倒春寒現象在大陸各地都有發生過的記錄,但并不是每年都會出現。一般來說,在氣候較為異常的年份裡,倒春寒現象發生的機率會相對較高一些。是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近年來的氣候變化趨勢,來推測今年是否有可能出現倒春寒現象。

雨水節氣遇冷暖,今年倒春寒幾率有多大?看看農村老話怎麼說

最後,從民間俗語老話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線索。例如,“冷雨水、暖驚蟄”或“暖雨水、冷驚蟄”的說法,就暗示了雨水節氣與驚蟄節氣之間的氣溫變化關系;而“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或“雨打雨水節、二月落不歇”的說法,則暗示了雨水節氣當天及後續一段時間的天氣情況。如果雨水節氣期間出現了持續的陰雨天氣,或者氣溫偏低的情況,那麼就有可能在春季後期出現倒春寒現象。

從目前的天氣狀況來看,未來幾日的天氣比較正常。讀書君身處的廣西,未來幾天的白天的天氣,仍在十幾二十度左右。不過,雨水節氣後的一周開始,不僅是廣西,全國大部分地區将迎來大幅度的降溫,迎來寒潮。按天氣預報來判斷,極有可能出現倒春寒的現象。

當然,不管怎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并根據節氣的變化合理安排生産和生活方式,都是極為必要的。

對此,你又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圖檔源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删除。

喜歡就點個贊、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内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