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電動汽車指北

2024-06-10 22:46釋出于山東

從 2006 年開始,上汽集團連續 18 年成為中國車企的銷冠,但 2024 年這個位置可能要易主了。

根據上汽集團官方的消息,上汽集團 5 月賣了 332,246 輛,同比下滑 17.1%,比亞迪 5 月是 331,817 輛,同比增長 38.1%,上汽隻比比亞迪多賣了 529 輛,二者銷量已經幾乎一樣了。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要知道上汽集團這個銷量是包含了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智己汽車等多品牌和公司,巅峰時期是 2018 年,銷量突破 700 萬台達到 705 輛,随後一路連續五年下滑,到 2023 年銷量為 502 萬輛,到今年 1-5 月隻剩下 152.6 萬輛,預計全年不到 350 萬輛。

也就是說今年開始,上汽集團的銷量大機率要被一汽和比亞迪超越了,那麼為什麼上汽集團滑落得如此之快?

合資銷量快速隕落

上汽集團的銷量一大半要來自上汽大衆、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資企業,可以說是拉動上汽的“三駕馬車”,但除了五菱表現比較好以外,大衆和通用這幾年都在斷崖式下跌。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首先是上汽通用,2017 年的時候達到巅峰的 200 萬輛,随後開始一路下滑,到 2023 年隻剩 100 萬。今年 5 月隻賣了 38,393 輛,同比下滑 58.27%;1-5 月賣了 199,558 輛,同比下滑 44.25%。照這個趨勢下去,今年上汽通用的銷量應該不足 50 萬輛,同比腰斬,相比巅峰時是“膝蓋斬”了。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再來看看上汽大衆,從 2016-2019 年四年間年銷量一直在 200 萬以上,2020 年急劇跌到 150.5 萬輛,2021 年繼續跌到 124.2 萬輛,2022 年回升一點到 132 萬輛,2023 年則跌到 121.5 萬輛。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今年 5 月賣了 90,013 輛,同比下滑 3%;1-5 月賣了 430,085 輛,同比增長 5.5%。總體來看算是穩住了,但和巅峰時的 200 萬輛+相比還是接近腰斬了。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并且從大趨勢來看,合資車在國内的衰落隻會越來越快,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資料,今年 4 月份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 63.5%,同比上升了 8.4 個百分點;1-4 月份的市場佔有率為 60.7%,同比增長了 7.7 個百分點。而 1-4 月德系車份額隻剩下 16.6%,日系車份額 12.2%,美系車份額隻剩 7.5%,這還是包含特斯拉的。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總體來看,近幾年合資車在中國的衰落是加速的,在 2024 年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表示,目前中國汽車品牌市場占有率約 60%,預測未來兩年中國品牌市場占有率将達到 80%甚至更高。

未來我們大機率也會像南韓和日本一樣,自主品牌的份額超過 80%甚至 90%(南韓大約是 83%,日本大約是 93%)。

上汽乘用車國内持續下滑

上汽乘用車 5 月賣了 5.4 萬輛,同比下滑 26.15%;1-5 月賣了 28 萬輛,同比下滑 17.18%。

這個資料還是包括出口的,如果隻看國内銷量的話,我們會發現上汽乘用車這幾年一直在下滑,而且下滑得挺嚴重。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首先來看榮威品牌,2017 年榮威的銷量還有 38.5 萬輛,2018 年達到巅峰的 47 萬輛,随後便開始一路連續五年下滑,到 2022 年隻剩 26 萬左右,到 2023 年隻剩下 15.72 萬輛。從今年的月銷量來看,每月也隻是在 1 萬輛出頭。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而上汽榮威在 750、550、350 的時代就已經顯露身手了,2016 年推出的 RX5 直接把榮威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當時其搭載了“斑馬智行”系統,在那個時代就有不錯的智能化座艙體驗了,被稱作是“網際網路汽車的開創者”。

很快榮威 RX5 就開始成為月銷 2 萬輛的明星車型,2017 年的榮威 RX5 的累計銷量接近 24 萬輛,讓上汽榮威跨入了主流乘用車的行列。

不過很快榮威 RX5 就變成了“傷仲永”,不僅沒能延續其優勢,變速箱異響、打滑等問題還毀了積攢下來的口碑,後面榮威這個品牌就越來越邊緣化了。

再來看看上汽乘用車的另一個品牌——名爵。2021 年名爵在國内的銷量為 16.4 萬輛,2022 年下滑到 11.3 萬輛,2023 年在國内隻剩下 6.02 萬輛,今年的月銷量也一直維持在 5000 多輛。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也就是說現在榮威+名爵在國内一年隻有 20 萬的銷量了,當然名爵的出海成績還是非常亮眼的,但也開始遭遇到了瓶頸。

出海遇瓶頸,銷量被奇瑞反超

2023 年,MG 全球銷量達到 84 萬輛,上汽也成為中國出口量最多的企業。

不過到 2024 年,上汽在整體汽車出口增長的背景下開始下滑了,1-4 月上汽出口了 28.9 萬輛汽車,同比有明顯下滑(同比灰色部分)。而奇瑞 1-4 月出口了 34.2 萬輛,超過上汽成為第一,同比增長超三分之一。另外比亞迪也出口了 14 萬輛,同比增長 1.4 倍;長城出口 12.9 萬輛,同比增長 74.7%,吉利出口 15.4 萬輛,同比增長 64.4%。這幾家都有可能超過上汽。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并且上汽不僅“量”開始萎縮,“質”也開始出問題。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去年澳洲的碰撞測試機構 A-NCAP 公布了來自中國的 MG5 的碰撞成績,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在滿分 5 星中得到了 0 星的成績,安全性直接墊底了。

要知道在海外中國汽車的口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在安全性上有這麼大的問題不僅會影響 MG 品牌,對整個在海外的中國品牌都有負面影響。

總體來看,上汽的合資、自主乘用車、出海這三個引擎都在逐漸熄火,即便是上汽這樣的巨輪可能也無法避免直撞冰山的命運。

檢視原圖 327K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 5月銷量僅33.2 萬輛和比亞迪持平,上汽集團為何下跌得如此之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