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這位導遊講全了曆史、化學、哲學…

作者:廣西影視訊道

“很多人說

兵馬俑全部都是單眼皮

确實是這樣

對于這個謎題,有兩種說法……”

身着西裝外套、頭發挽在腦後

講解時眼神會放光

這位身型小巧的年輕導遊

常穿梭華清宮與兵馬俑等景點之間

向遊客們講解,頗受歡迎

她就是王钰,網名“芥末”

視訊加載中...

“咱們有一句話叫做

天塌了也有個子高的頂着

是以,即便經曆過地震、倒塌

這尊跪射俑也沒有被破壞

别的兵馬俑剛出土時都碎了

隻有他完好無損,且姿勢是半跪着

這導緻他隻有一米二左右”

深入淺出的講解

讓遊客們記住了

這件兵馬俑博物館的“幸運之星”

從兵馬俑酷似關中人的臉型特色

到清一色的單眼皮之謎

從遵循“人體工程學”的铠甲設計

到兵馬俑手掌上的事業線

甚至鞋底上的針眼

都在芥末生動的講解中紛紛呈現

為何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這位導遊講全了曆史、化學、哲學…

視訊中的芥末常常表情嚴肅

她語氣铿锵,引經據典

用網友的話來說

“一個導遊硬生生幹成曆史專家了”

還有網友留言

“本來想劃走的

結果認真看了兩遍”

“美貌與才華兼備,大開眼界”

遊客和網友的喜愛與期待

進一步激勵着芥末深入研究曆史

在她看來,導遊就像是

連接配接傳統文化和公衆的橋梁

為何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這位導遊講全了曆史、化學、哲學…

1998年出生的芥末

是西安長安區人

本名王钰,畢業于旅遊管理專業

她說,一開始報旅遊專業

純粹是覺得“有意思”

可以有更多機會旅行

但後來,這件“有意思”的事

成為了她熱愛的事業

也讓她深入了解到

自己家鄉悠久的曆史

芥末2020年畢業

一開始做周邊遊導遊

對講解方面的要求不太高

之後,她又擔任“地接導遊”

講解與華清池、兵馬俑等景點相關的

唐文化與秦文化

為此,她通過多種管道

攝入專業知識

“剛開始

大量看關于秦代、唐代的曆史書

還有相關紀錄片

以此為基礎再延伸

比如通過秦去了解西漢”

為何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這位導遊講全了曆史、化學、哲學…

芥末平時愛看的書

2021年

芥末接觸到網上直播

由此進行線上講解

她的賬号名叫“西安導遊芥末”

目前已擁有近350萬粉絲

為了講得更好

她更加努力地補充曆史知識

平時就愛看電視上各種講壇類節目

在她的手機備忘錄裡

有16個檔案夾

記錄了所有工作筆記與靈感來源

名為“兵馬俑”的檔案夾裡

有56個檔案

包含例如将軍俑、一号坑、三棱箭

還有青銅劍等具體文物的知識

芥末還會設身處地地思考

遊客可能感興趣的問題

例如“為什麼要修兵馬俑?”

“秦始皇陵為什麼選址于骊山?”

并做好“備課”工作

為何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這位導遊講全了曆史、化學、哲學…

芥末用手機記錄的工作筆記與靈感來源

大量的專業知識儲備

讓芥末成為導遊群體中

“顔色不一樣的煙火”

芥末說,在不少人的印象裡

導遊的講解含金量不高

難以滿足遊客的求知欲和文化訴求

芥末說,自己想做“專家型導遊”

希望給遊客提供更好的

文化體驗和專業服務

懂得換位思考

善于站在遊客角度答疑解惑

讓芥末的講解

既具有曆史的厚重感

又不失靈動與活潑

芥末記得

一位從小在國外長大的華僑女孩

在聽了她的講解後

為自己的血脈感到自豪

這讓芥末體會到了這份職業的意義

為何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這位導遊講全了曆史、化學、哲學…

“我們來看兵馬俑的意義是什麼?”

芥末認為

看的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還有文化傳承背後的國家力量

“秦始皇統一了文字

才有了文化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從此,每一個人

都認為自己是中華兒女

始終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芥末認為,導遊不僅僅是一個工作

她是真正喜歡這個行業

能從中實作自我價值

“外地遊客如果能通過我的講解

喜歡上了兵馬俑,喜歡上了秦朝

或者喜歡上了西安的曆史文化

我就覺得挺自豪的!”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綜合南方都市報、中國日報、@西安導遊芥末等

編輯:蘇耀丹

值班總監:袁毓梓

為何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這位導遊講全了曆史、化學、哲學…

您可以下載下傳“廣西視聽”移動用戶端 →首頁點選“電視” →選擇“影視訊道”,即可全天暢享精彩大劇!還可通過廣西影視訊道官方微網誌、微信公衆号、視訊号、今日頭條、抖音“阿影追劇”,同步擷取熱播劇場更多資訊和視訊。

為何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這位導遊講全了曆史、化學、哲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