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草原70%以上遭破壞,中國防護林獨木難支,蒙古國卻毫不在意

作者:城裡的月光

春天,這本應是萬物複蘇、生機盎然的季節,然而在大陸北方,沙塵暴卻常常不期而至,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沙塵漫天的日子裡,春風不再溫暖和煦,陽光也不再明媚,青蔥翠綠的植物被一層褐色的陰影籠罩,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被黃沙所遮蔽。

草原70%以上遭破壞,中國防護林獨木難支,蒙古國卻毫不在意

自1979年起,大陸就開始在“三北”地區建構綠色長城,旨在抵禦風沙的侵襲。然而,盡管我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沙塵暴依然頻繁南下,這背後的原因并非大陸的護林工程做得不到位,而是與我9國北方鄰國——蒙古國的生态環境狀況密切相關。

草原70%以上遭破壞,中國防護林獨木難支,蒙古國卻毫不在意

蒙古國,這個深居内陸的國家,因其溫帶大陸性氣候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海洋的濕潤氣團難以抵達,進而形成了幹旱的氣候特點。蒙古國以草原畜牧業為主導,但長期以來,其生态環境卻在持續惡化。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蒙古國的年降水量逐年減少,而平均氣溫卻在持續攀升。特别是從90年代開始,蒙古國内草原的荒漠化現象愈發嚴重。據200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蒙古國内已有高達72%的土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荒漠化,這一趨勢仍在不斷惡化中,對畜牧業、生态環境以及群眾的生産生活構成了嚴重威脅。

草原70%以上遭破壞,中國防護林獨木難支,蒙古國卻毫不在意

沙塵暴的頻率也在逐年上升,從20世紀60年代的每年約20天,到2010年已經飙升至每年近100天。2021年3月的一場劇烈沙塵暴更是從蒙古國席卷而來,影響了大陸一半的國土面積,導緻多地航班延誤、能見度大幅降低。

蒙古國沙塵暴的源頭狀況更為糟糕。在缺乏森林植被的保護下,狂風肆虐,風速高達每秒42米,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

草原70%以上遭破壞,中國防護林獨木難支,蒙古國卻毫不在意

沙塵暴的頻發并非僅由蒙古國固有的氣候因素所緻,更多的是人為原因。在農業方面,由于缺乏樹林阻隔,蒙古國春季風季的平均風速高達3—4米/秒,極易造成土壤流失。過去30年間,蒙古國平均每公頃耕地流失的土壤高達35—50噸。

此外,森林砍伐也是導緻土壤退化的重要原因。為了恢複經濟,蒙古國在90年代大量出口木材,導緻森林面積大幅減少,至2010年,國内森林覆寫率已經低至6.7%。

草原70%以上遭破壞,中國防護林獨木難支,蒙古國卻毫不在意

在礦業方面,盡管蒙古國礦産資源豐富,但礦業技術相對落後,企業裝置對礦産資源的使用率較低,造成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為了開礦,部分企業随意改道河流、不控制污染化學品的使用等行為加劇了水源枯竭和污染,進一步加劇了荒漠化程序。

草原70%以上遭破壞,中國防護林獨木難支,蒙古國卻毫不在意

畜牧業作為蒙古國的經濟支柱,對生态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自90年代起,蒙古國宣布草場歸全民所有,導緻牧民過度放牧現象嚴重。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牧民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随意遷徙放牧,占據重要水源地和交通要道。

這不僅造成人畜區域分布不合理,還導緻草場超載、牲畜比例失調等問題。山羊作為蒙古國傳統“五畜”之一,在羊絨價格走高的背景下數量激增,加劇了草原生态的逆向演替和土地荒漠化現象。

草原70%以上遭破壞,中國防護林獨木難支,蒙古國卻毫不在意

沙塵暴的頻繁發生不僅對蒙古國本國的生态環境和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也給大陸帶來了諸多挑戰。盡管大陸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鑄就了綠色長城,但仍難以完全阻擋南下的風沙。沙塵暴不僅影響了大陸北方地區的生活品質和生态環境,還對交通運輸、農業生産等方面帶來了諸多不便。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蒙古國政府已經開始采取行動。2021年,蒙古國啟動了“十億棵樹”運動,計劃在未來十年内種植10億棵樹以改善生态環境。此外,大陸和蒙古國也加強了在防沙治沙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應對沙塵暴等環境問題。

草原70%以上遭破壞,中國防護林獨木難支,蒙古國卻毫不在意

總之,沙塵暴的頻發是蒙古國生态環境惡化的直接展現,也是全球環境問題的一個縮影。面對這一挑戰,我們需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應對環境問題,保護地球家園的美好未來。讓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将來,風沙能夠從草原和戈壁上散去,人們再次仰望清澈的藍天,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