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走私米,印度走私蒜,擠兌中國,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作者:盧忠誠TALK
南韓走私米,印度走私蒜,擠兌中國,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這幾年,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美國的不少跟班,也趁機開始難為中國企業、限制中國商品。但是,幾年過去,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舉動,都成了回旋镖,一個不落地紮在了這些國家自己身上。

最近,印媒《印度時報》曝光了一則新聞,那就是印度海關發現當地人正在大規模從中國走私大蒜。

這件事,乍一聽,多少有點讓人摸不着頭腦。根據《印度時報》的爆料,這些被走私的大蒜,基本都是從尼泊爾和孟加拉的邊境口岸入境的,換言之,在印度,有那麼一批人,要越過青藏高原,輾轉至少三個國家,隻為買到“中國蒜”。

印度和“中國蒜”的恩怨情仇,就是從印度現任上司人莫迪開始的。莫迪把中國當作競争對手,剛剛新官上任,“三把火”就燒到了中國大蒜頭上,以中國蒜農藥含量過高為由,禁止了中國的大蒜進入印度市場。

說是農藥含量過高,其實就是印度本土生産大蒜的能力比不過中國,在搞貿易保護。跟印度同樣對中國蒜搞限制的國家還有一個,就是美國。從1994年開始,美國就開始瞄準中國蒜搞了一輪又一輪的反傾銷調查,印度不過是有樣學樣。

南韓走私米,印度走私蒜,擠兌中國,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但問題是,美國限制了中國蒜,好歹能做到自給自足,印度的農業純粹是“看天吃飯”,跟着美國混的結果,就是三天餓九頓。根據《印度時報》的說法,近些年,由于氣候變暖,印度自産的大蒜“水土不服”,導緻大規模減産,印度的蒜價也就水漲船高。于是,大批印度人開始翻山越嶺,想要重新找到那些被他們拒之門外的中國蒜。

這樣的回旋镖,最近這幾年,是越來越多了。印度的蒜隻是其中一個例子,南韓的大米,又是另一個例子。簡單來說,就是去年中韓邊境機場屢屢發現随身行李配額超重的問題,打開行李箱一看,那些坐飛機的南韓人,從中國回到南韓的時候,都滿滿地帶了一箱子的大米,因為中國的大米一斤大概隻要四五塊,而到了南韓,這個數字能夠翻六到十倍,最高能買到四十多塊錢一斤。

中國的東西這麼便宜,一來是中國地大物博,而且氣候溫和,天然就适合搞農業生産,二來是因為中國長期重視農業技術的發展,近些年機械化工業化的水準越來越高,降低了生産成本。這兩件事,南韓和印度,哪一件都做不到。而這些國家,不想着怎麼發展本國農業生産,反而把中國的産品攔在大門外,結果就隻有一個,就是讓本國老百姓隻能消費和他們購買力完全不比對的高價食品。買不起怎麼辦?就隻能走私了。

南韓走私米,印度走私蒜,擠兌中國,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印度南韓之流,對中國築起貿易壁壘的時候,一定覺得自己非常“聰明”,找到了限制中國發展的财富密碼。但事實證明,他們圍起來的這堵牆,根本攔不住中國的商品,攔不住客觀的經濟規律,隻會攔住自己的老百姓過好日子的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