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稱中國對印度很重要,應盡快解決邊界問題,莫迪态度為何突然軟化

作者:孟彥說

環球網報道,4月10日,印度總理莫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印兩國應該抓緊時間,解決兩國持續多年的邊界問題。莫迪還稱中印關系對印度至關重要,而且意義重大,中印作為兩個大國,兩國關系對世界和平都十分重要。是以莫迪強調,希望通過外交和軍事層面進行具有建設性的溝通,恢複兩國邊境的和平與安甯。

相比于莫迪此前的強硬表态,如今顯然其态度出現了軟化,那為何莫迪突然選擇改口了呢?

印度是一個割裂的國家,大多數政商界精英和印度底層群眾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精英階層對中印之間的實力差距可以說是一清二楚,但在激進的民族主義裹挾下,大多數印度精英隻會迎合這種情緒或者保持沉默。

稱中國對印度很重要,應盡快解決邊界問題,莫迪态度為何突然軟化

莫迪

在這個背景下,硬生生造出了“東方小孟買”和“尋找中國貧民窟”的網絡笑話梗。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正是因為激進的民族主義情緒,造成了印度群眾難以看清楚中印之間的差距,這也給莫迪政府所推動的現代化建設造成阻礙。

莫迪作為印度政治精英的領袖,不會看不清中印之間的差距,更不會看不到中印關系惡化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說實話,莫迪雖然相較于上一任印度總理辛格在民族主義的處理上不夠老練。但莫迪絕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人物,其上任所推出的幾項發展政策,都可以說是對症下藥,雖然手法不那麼光鮮,但如果能夠繼續執行下去,印度完成工業化也不是紙上談兵。

稱中國對印度很重要,應盡快解決邊界問題,莫迪态度為何突然軟化

中印關系

為此,莫迪在民族政策上選擇了激進的宗教民族主義,導緻印度輿論在涉外問題上一直都保持一種高亢的情緒,甚至印度國内還開始出現排外情緒,尤其針對有着沖突分歧的鄰國中國,甚至連莫迪自身都遭到一定程度反噬。像是當年的班公湖沖突,莫迪就說了一句中國軍隊沒進入印度領土,就遭到了印度民族主義者的瘋狂反撲,罵莫迪是“賣國”。

印度想實作工業化,但一沒有原始資本積累,二沒有厚實的工業基礎,更要命的是還缺乏有利于印度發展的外部環境。換句話來說,印度現在根本就不具有自身完成工業化的能力。

那印度要如何發展工業化呢?就隻剩外國投資了,西方國家早早就完成了産業轉移,尤其是美國,産業空心化嚴重,是以在搞高端産業回流,歐洲同樣是如此,那麼印度工業化隻剩下了一條路,等着中國這個龐大的工業國逐漸完成産業更新,然後把這些産業向外轉移,印度從中分一杯羹,最起碼能保證印度工業化的起步。

稱中國對印度很重要,應盡快解決邊界問題,莫迪态度為何突然軟化

但問題在于,一邊等着中國“送救濟糧”,一邊在中印邊境挑事,中國顯然不會無動于衷,更不會讓産能轉移到對我們有敵意的印度,畢竟東南亞還有一大幫國家等着中國産業轉移,這樣搞印度不要說吃肉,連湯都喝不到。是以,這可能是莫迪在中印邊境問題上态度軟化的最重要的邏輯。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事可能還真不能完全怪到莫迪頭上。就拿印度防長前一天的表态來舉例,4月9日,印度防長辛格在接受采訪時強硬表示,中國新增藏南地區地名,将會造成中印關系惡化,并且印軍有能力在适當的情況下進行回應。莫迪政府和印度軍方的回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印度政府和印度軍方是存在沖突的。

具體來說就是,莫迪根本管不住軍方,尤其是印度陸軍。再有印度作為繼承了英國文官體系的國家,政府對軍方的控制能力并不高,在印度國内的核心利益問題上,莫迪政府幾乎可以說是不敢有半點越界。

稱中國對印度很重要,應盡快解決邊界問題,莫迪态度為何突然軟化

印軍

莫迪要在印度軍隊中有話語權的話,印度的軍改和年金改革就不會舉步維艱了。莫迪為了友善對軍方的管控,親自扶持了一個自己的軍方心腹,就是印度國防參謀長拉瓦特,結果其前兩年坐直升機摔死了。

我們知道,印度軍方的利益向來不允許政府染指。比如在軍費問題上,因為中印關系的問題,印度陸軍的軍費逐年攀升,然而武器裝備和戰術卻沒有較大提升,反而因為吃掉大量經費導緻印度軍隊難以實作現代化。而印度作為一個三面環海的國家,按道理說印度洋一定是印度的優先戰略選擇,但現在卻把重心放在了邊境的陸地上,這本身就很怪異。

是以,莫迪的這一表态的背後邏輯,目的是為了推動國家工業化,以及國家軍事發展的正常化,而不是僅僅把目光盯在與中國邊境紛争上,畢竟中國應對印度沒啥壓力,但印度為了應對中國,那壓力可就太大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