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續8年财報造假,廣譽遠及時任董事長張斌等相關責任人被重罰

作者:钛媒體APP

4月10日,廣譽遠(600771.SH)釋出公告稱,公司及時任董事長張斌等多名當事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西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

連續逾7年财務造假,核心産品安宮牛黃丸多次漲價,并未讓廣譽遠“成績亮眼”。财務資料顯示,廣譽遠淨利潤持續下滑,伴随高企的銷售費用,近兩年更是連續虧損。1月,公司表示,預計去年淨利潤為1億元至1.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4.99億元至5.19億元,實作扭虧為盈。但針對财務造假後的2023年年報情況,公司未給予相應的更正和回複。

連續8年虛增收入超9億元,虛增利潤超過10億元

公告表示,廣譽遠股份2016年至2021年年報“買斷式銷售”模式披露不真實,在子公司山西廣譽遠與部分下遊商業公司存在“産品發生滞銷及近效期,可無條件退貨”約定的情況下,向部分下遊商業公司實施壓貨,濫用“出庫即确認收入”會計政策,提前确認銷售收入,同時,對銷售費用處理不正确,部分銷售費用存在歸屬期間不準确或會計處理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情形。

上述情況導緻廣譽遠股份2016年至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半年報存在虛假記載,總計虛增營業收入9.67億元,虛增盈利為11.42億元。钛媒體App梳理如下:

廣譽遠2016年虛增營業收入7074.81萬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7.55%,虛增利潤4382.83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23.39%;

2017年虛增營業收入1.32億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11.26%,綜合考慮相關減值的影響,虛增利潤2.01億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66.18%;

2018年虛增營業收入3.24億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20.04%,虛增利潤3.34億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73.95%;

2019年虛增營業收入1419.5萬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1.17%,虛增利潤7338.03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46.45%;

2020年虛增營業收入2159.24萬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1.95%,虛增利潤2106.23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120.29%;

2021年虛減營業收入2.39億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27.96%,虛減利潤2.7億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絕對值的76.66%;

2022年虛減營業收入1.36億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13.68%,虛減利潤1.55億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絕對值的36.87%。

最近的一次為2023年上半年,廣譽遠虛減營業收入2970.93萬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4.48%,虛減利潤4408.47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269.86%。

對此,山西監管局決定對廣譽遠股份給予警告,并處以800萬元罰款,對時任董事長張斌等人分别給予警告并處以罰款。

因張斌違法情節較為嚴重,山西監管局對其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在禁入期間内,除不得繼續擔任原證券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進階管理人員職務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機構中從事證券業務、證券服務業務或者擔任其他證券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進階管理人員職務。

此外,山西證監局拟決定,對張正治、楊紅飛、李衆、趙選民給予警告,并分别處以罰款250萬元、80萬元、80萬元、50萬元。其中張正治為廣譽遠時任監事,先後擔任山西廣譽遠經典國藥事業部醫學總監、總經理;楊紅飛為廣譽遠時任董事、總經理、副總經理;李衆為廣譽遠時任分管經典國藥事業部的副總經理;趙選民為廣譽遠彼時獨立董事、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召集人。钛媒體App統計,上述拟罰款合計為2110萬元。

高管頻變動,安宮牛黃丸多次漲價

钛媒體App梳理公告了解到,在廣譽遠财務造假的逾7年時間裡,風波不斷。不僅經曆多次高層變動,旗下核心産品安宮牛黃丸也數次提價。

公開資料顯示,廣譽遠始創于1541年,距今有近500年的曆史,是國家商務部首批“中華老字号”中藥企業之一,其間經曆了廣盛号、廣升聚、廣升譽、廣升遠等十數個商号更疊。

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是廣譽遠旗下四大核心品種,尤其是龜齡集、定坤丹是國家級保密配方品種。

2022年初,中成藥迎來一波漲價潮,包括廣譽遠在内的多家企業均宣布上調部分産品價格。廣譽遠旗下核心産品安宮牛黃丸也多次提價。

其中,2022年1月15日起,安宮牛黃丸(雙天然普通裝,3g/丸)定價880元/丸。根據廣譽遠2021年年報,安宮牛黃丸(3g/丸)的集采中标價為398元/丸-758元/丸。

2022年3月11日,廣譽遠在上證e互動平台回複投資者提問時表示,2022年4月1日起,安宮牛黃丸(精品系列、鐵盒裝)零售價格調整為980元/丸,安宮牛黃丸(精品系列、木盒裝)零售價格調整為1680元/丸。

年報顯示,2022年,廣譽遠安宮牛黃丸(雙天然)、安宮牛黃丸(體培)分别實作銷售量778605丸、150331丸,同比增加0.45%、16.32%,其中安宮牛黃丸(雙天然)生産量較上年增加32.77%。若據此計算,漲價後的廣譽遠安宮牛黃丸(雙天然)2022年銷售額已超7億元。

截至2022年末,安宮牛黃丸(雙天然)庫存量為224435丸。廣譽遠稱,報告期内安宮牛黃丸連續被多省列入防治診療方案,為滿足市場需求,加緊生産安宮牛黃丸(雙天然)導緻期末庫存量較上年同期增長340.56%。

4月11日,钛媒體App在某電商平台的廣譽遠官方旗艦店看到,安宮牛黃丸價格鐵盒裝3丸标價2376元,單丸價格為792元/丸。客服介紹,這幾款安宮牛黃丸都是雙天然的,價格不同的差別是選用的藥材等級不同,方盒單丸的3丸鐵盒的是普品雙天然的,6丸精品鐵盒、2丸木盒的都是精品的,2丸木盒的選用的藥材等級最高,效果也最好。

另外,廣譽遠在2月22日曾對外公布過關于上海證交所問詢函的回複公告,在涉及相關責任人責任劃分及處理闆塊中表示,本次會計差錯更正原因主要是由于2016至2020年期間部分業務存在提前确認收入、推遲确認費用,緻使2021年至2022年期間消化庫存,發貨不暢、多承擔以前年度的費用的情況。

高管方面,2023年1月,此前曾在汾酒集團任職的楊波接替鞠振,擔任廣譽遠董事長,不過任職不到一年,楊波就因工作調整原因離職。

當年12月,楊波因工作調整原因離職,神農集團(山西省國資委為其實控人)的李曉軍出任公司新的董事長。

就在3月26日收到《告知書》的前兩天,“廣譽遠号”高鐵冠名專列剛舉辦了從太原南站首發的儀式。

從鞠振掌舵開始,山西國資委顯然已經開始了廣譽遠管理體系的重構之路,随着新舊管理體系的交接和理順,這家老字号是否能重制當初榮光,憑借的顯然不是一趟冠名的高鐵,而是在更為長遠的未來,其真實的業績表現。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郭夢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