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殺豬時豬叫聲全村都能聽到,骟羊時羊卻會乖乖趴在地上,不掙紮也不反抗,仿佛慷慨赴死的勇士一般。“豬草包,羊好漢”是真的嗎?

作者:萬象硬核

殺豬時豬叫聲全村都能聽到,骟羊時羊卻會乖乖趴在地上,不掙紮也不反抗,仿佛慷慨赴死的勇士一般。“豬草包,羊好漢”是真的嗎?

羊這種動物,從外表上看着心高氣傲,目無一切,可對于羊來說,"膽小如鼠"這句古語倒更加貼切。

不信?就拿老鼠來說吧,想象一下,一隻小小的老鼠,竟敢在綿羊面前橫行無忌,不僅搶奪它們的食物,甚至還會毫無顧忌地撕咬幹擾它們進食。

面對老鼠的攻擊,雖然體型占據優勢,但羊一旦被咬上一口,就會本能地感到恐懼,立刻退避三舍,不敢靠近。這已經可以說是膽小到了極點了。

而在美國田納西州,情況就更加誇張了,當地居然有一種被稱為"昏倒羊"的特殊物種,聽名字就知道它們有多膽小了。

隻要周圍環境稍有動靜,這些羊就會立馬扔下嘴裡的食物,喪失勇氣,倉皇逃竄,更誇張的是,據統計一隻普通的昏倒羊,平均每周會因為恐懼而暈倒28次之多,可見它們的膽小程度已經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面對如此膽小的綿羊,很難想象它們在面臨被閹割或者被宰殺的命運時,為何又表現得如此泰然處之,既不掙紮也不呼救,原因就在于羊有着"三小"的特點。

羊被抓住的那一刻,巨大的恐懼就已經讓它們忘記了掙紮的本能,就像腦袋一片空白,隻剩下麻木的感覺,自然也就無暇顧及反抗了。

即便是那些相對"聰明"的羊,在遭遇不測時也隻會發出象征性的幾聲輕叫,不像豬那樣撕心裂肺地嚎叫,聲音小到幾乎聽不見,給人一種羊很淡定的錯覺。

生來就不是力氣型的動物,再加上缺乏反抗意志,羊的力量實在是微不足道,野豬雖說也有溫順時候,但起碼還保留有一絲野性,會拼命掙紮反抗,而羊,則連這點小小的力氣也沒有了。

不過,這其實也并非偶然,從進化論的角度看,羊作為一種草食動物,祖先盤羊一直是肉食動物捕獵的對象,骨子裡就缺乏反抗的基因,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羊也從未形成任何用來對抗天敵的器官,隻能被動地成為它們的食物。

尖利的牙齒隻能啃食青草,堅硬的羊角也隻能拿來内鬥,一旦面對其他動物,羊就無計可施,隻能任人宰割,可以說,順從就深深地刻印在了羊的基因裡,這是注定的命運。

盡管如此膽小怕事,但羊有時也會表現出一絲"窩裡橫"的個性,面對野獸時一點勇氣都沒有,但對于人類這些日常相處的"同伴",羊反而敢于發起攻擊。

尤其是處在發情的母羊,為了争奪配偶,公羊們會通過"角力"的方式來決出勝者,甚至會把人類當做對手,用角直直地撞過來,絲毫不顧及人類的威懾。

這種情況下,雖然始作俑者是母羊的發情,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羊并非完全沒有反抗的野性。

羊之是以如此溫順,還是因為在漫長的人類馴化過程中,它已經完全失去了與天敵搏鬥的勇氣,面對人類時,羊展現的順從性也展現在與同伴們的相處上。

作為最受人類喜愛的家畜之一,羊早已将順服當成了本能,在人類的管理下,它們不需要展現過多的勇猛,反而是越溫順越容易被人類喜歡和欣賞。

正因為如此膽小的性格,人類才能如此輕松地掌控和管理羊群,盡管有時候"耗子扛槍窩裡橫",但終究也隻是鬧鬧小兒科,沒什麼大不了的。

每個物種在大自然中都有着獨特的生存之道,膽小怕事的羊固然缺少了一些生存本能,但正是這種性格特征,使它們在人類馴化下成功繁衍至今,成為了人類最好管理的動物之一。

雖然外表憨厚,但實則膽小如鼠,這就是羊真實的本性。或許在某些人眼裡,這樣的性格确實缺乏勇氣,但對于羊這個物種來說,順從和服從卻恰恰成就了它們漫長的生存之路。

資料來源:《殺豬》三角洲

殺豬時豬叫聲全村都能聽到,骟羊時羊卻會乖乖趴在地上,不掙紮也不反抗,仿佛慷慨赴死的勇士一般。“豬草包,羊好漢”是真的嗎?
殺豬時豬叫聲全村都能聽到,骟羊時羊卻會乖乖趴在地上,不掙紮也不反抗,仿佛慷慨赴死的勇士一般。“豬草包,羊好漢”是真的嗎?
殺豬時豬叫聲全村都能聽到,骟羊時羊卻會乖乖趴在地上,不掙紮也不反抗,仿佛慷慨赴死的勇士一般。“豬草包,羊好漢”是真的嗎?
殺豬時豬叫聲全村都能聽到,骟羊時羊卻會乖乖趴在地上,不掙紮也不反抗,仿佛慷慨赴死的勇士一般。“豬草包,羊好漢”是真的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