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調領先後,特朗普拒絕出兵保台,關鍵時刻,賴清德找逃亡路線

作者:王濤峰

民調領先後,特朗普表态拒絕出兵保台,釋放信号引人深思;關鍵時刻,賴清德開始規劃“逃亡路線”。事關台海局勢,民調資料穩定領先的特朗普又作出了怎樣的表态?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賴清德忙着尋找逃亡路線了呢?

CNN最新公布的民調資料顯示,雖然深陷多宗刑事訴訟的泥潭之中,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仍以49%的支援率,穩定領先現任總統拜登,在本輪“特拜之争”中占據優勢地位。報道稱,受俄烏沖突、巴以局勢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拜登的支援率已經下滑到了39%,為最近70年來最不受歡迎的美國總統。

民調領先後,特朗普拒絕出兵保台,關鍵時刻,賴清德找逃亡路線

反觀曾經備受指責的特朗普,則随着選民對特朗普政府記憶的淡忘,獲得了更多“諒解”。簡單來說,如果按現在這個趨勢發展,特朗普及其背後的共和黨,還是很有希望重新入主白宮的。正是出于對特朗普重返白宮這一可能的猜測,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時代周刊》以“如果他赢了”為題,刊發了一篇對特朗普的專訪報道。

據悉,采訪期間,特朗普再次重申了自己在美國是否應該“出兵保台”這件事上的态度;他表示,自己不會就此作出公開表态,因為這會讓美國政府失去“談判能力”,甚至陷入不利位置。

民調領先後,特朗普拒絕出兵保台,關鍵時刻,賴清德找逃亡路線

不少美國媒體認為,雖然特朗普給出的答案中并沒有太多實質性内容,但“不表态”這一舉動本身已經暗示了他的态度,那就是如果中國大陸對台“出手”,特朗普很可能會選擇“作壁上觀”。

有評論認為,“賴蕭配”組合勝選後,美國民共兩黨在台灣問題上的态度變得越來越“謹慎”,這讓特朗普很難在出兵保台這個問題上給出明确答案。畢竟忙着競選的特朗普與拜登,都不打算在台灣問題上刺激中國,讓中美關系經曆更加猛烈的沖擊,因為這麼做隻會便宜競争對手,讓對方多一個攻擊自己的理由。

民調領先後,特朗普拒絕出兵保台,關鍵時刻,賴清德找逃亡路線

有鑒于特朗普一貫的行事風格,和他居于領先地位的民調支援率,可以預見上述表态會給民進黨當局帶來極大的沖擊。台媒報道稱,為防範大陸方面可能采取的軍事行動,還沒正式上任的賴清德已經開始給自己找躲藏之地,規劃逃亡路線了。知情人士表示,為通盤掌握目前島内政經、軍情和“國安”形勢,賴清德在防務訪視行程上做足了功課,并着重視察了重大緊急情況發生時,可以“暫避風頭”的“衡山指揮所”。

有分析指出,賴清德之是以忙着給自己規劃“逃亡路線”,主要還是因為他很清楚大陸方面對“台獨”勢力的零容忍态度。用王毅外長的話來說,台灣島内誰想搞“台獨”,必将遭到曆史的清算;國際上誰要縱容支援“台獨”,必将引火燒身、自食苦果。尤其是在拜登政府自顧不暇,特朗普又不打算替台當局“撐腰”的當下,等待民進黨“台獨”政客的,或許隻有大陸方面的“清算”這一條路 。

民調領先後,特朗普拒絕出兵保台,關鍵時刻,賴清德找逃亡路線

目前,大陸方面還是在以最大努力、最大誠意争取和平統一的。隻要民進黨當局停止在台海制造麻煩,炮制事端,停止拱火“台獨”分裂,用對話協商的方式增進兩岸溝通交流。畢竟海峽兩岸骨肉相連,民族根脈不可分離。隻有共同反對“台獨”,台海和平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