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作者:東海書畫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黃道周(1585年—1646年),漢族,字幼玄, 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齋,世人尊稱石齋先生。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今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人, 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從莆田遷徙至漳州。明朝政治人物、學者、書法家、藝術家。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釋文: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 庚午(1630)秋中,久滞燕邸,值羅浮匡廬諸道人來證舊約,示餘丹方并鑄鼎之法。此法是餘舊業,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 諸君稍為增損,不如前制之妙,因再示原法,呼工度之,須百六十金買藥稱是。計諸道人俱貧苦,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3. 不複能辦也。聊識數詩,贻諸好事者,勿為淮南中壘之所觑笑。(一)道力未弘塵世侵,翻思出世有塵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4. 心。行逢石髓非關藥,老變桃花似誨淫。身在鼎中誰舉鼎,人從林下更投林。明知至理難相誤,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5. 愧卻道人不取金。(二)焦原石壁赤松煙,不信達人盡到天。看有爨時猶滅火,從無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6. 琴處那安弦。龜龍自出羲皇上,虎鳥平飜王母前。此意古今稀一會,更須十絕兩韋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7. 編。(三)開山祠竈久支離,會有開山祠竈時。洗耳欲歸何處冢,采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8. 薇更度幾年饑。上方珍重巨人迹,下士多鈔散聖詩。俎豆諒無蓬海阸,褰裳帝子傥相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9. 思。(四)寶氣多腥岩氣酸,粗疎綘節與漁竿。未應了得通身易,不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0. 易招它白玉棺。漢室飛樓連遠海,武夷遺蛻遍空山。中間裁取清涼府,莫挂靈符再築壇。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1. (五)兩濟分明知者稀,古人制器已精微。儗将損益知生死,便落玄黃抵是非。采藥弟兄猶啟土,灌園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2. 老子未忘機。世間别有蓬瀛島,饒得千錢辦釣矶。(六)衡泌詩人郄自然,衣裳車馬語堪憐。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3. 細心不耨芝田草,赤手能删玉井蓮。一往栖迷鳥獸徑,三分情識羽毛緣。便教拔宅成何事,空惱真靈太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4. 始前。(七)雲霞漾水水漾空,印得樓台煙霿中。隐洞何殊清夢夜,桃流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5. 甯異蕊珠宮。幽栖慚解山精語,荒遯聊收草木功。惟有素皇分付處,尋常杵臼未玲珑。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6. (八)千行神瀵一行波,是處度人能幾何。大地化丹猶有劫,黃雲幕鼎尚傳訛。松花照野百錢賤,竹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7. 實經秋數斛多。老去不為年少興,安期歸共典青蓑。辛未(1631)冬以六疏得歸,尚遲門禁,因作小還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8. 之詩。(九)盛世霜雷傲景鐘,幾铢筆劄六鈞弓。文身不合疑龍子,綸羽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19. 何曾敗乃公。人事倒随雲汗漫,物情讓與石玲珑。鈔将靈笈三千卷,施與長琴萬壑中。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0. (十)誰從風雪慰虛徐,決鳥崩雲各起予。祝客椎牛還誓墓,教人學儛坐焚書。蒼生百出愁無奈,黃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1. 帝獨看醜不如。舊是大愚山長老,未須名鳥勸鋤□。(十一)夾刺桃花楓樹林,玉堂變調不自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2. 今。古人已向吳門去,逋客猶從燕市尋。入碎琵琶飜破陣,回甜橄榄謝南音。幽青處處催烽火,莫動當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3. 時見獵心。(十二)拜揖終年尚據鞍,到頭耽戀隻衣冠。丹砂有性依方藥,白發何根罣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4. 釣竿。退殿仙人長脫屣,休糧鶴子不歸闌。可憐接淅老翁事,祗作獨弦市上彈。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5. 壬申(1632)八疏,乃得了然,作大還之詩。(十三)不信擲身身得安,八還殘藥已成丹。蚤知醫病病仍在,五降中聲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6. 豈複彈。因病外身猶解網,無身不病且加餐。八還五降天人事,莫複尋聲借藥看。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7. (十四)橐中鳥道亦間關,雲外鴻毛粲往還。不向槖中歸智子,依然雲外落仲山。餘身已賽千金願,兩翮猶懸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8. 一楮間。自是俳場煩捉搦,偶成破涕與開顔。(十五)鶴鳴盤泛兩徘徊,浪向天門百呌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29. 來。放子不吟終不類,詩人非怨亦非才。銅鞮半與江南樂,木铎收将行路哀。學道白頭猶爾爾,古今皆有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30. 商丘開。(十六)江潮萬裡鳜魚青,北塞單于胡馬腥。不為江魚輕水弄,忍從塞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31. 馬問山靈。十年鹦鹉知供奉,百尺浮圖自說鈴。作炭工夫今已盡,别留嘯旨與人聽。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32. 右錄丹爐并大小還詩十六章,似逢老年兄,時餘将過廬山九華,晤話金陵,偶錄此卷。久不臨池,章行之間溷如雞鹜,亦足笑也。

明朝學者、書法家、藝術家黃道周1632年 行草自書詩 手卷

33. 崇祯壬申(1632)午日,書于漢西門中,漳海黃道周。

钤印:「猥賤不獲處人間」、「字玄度」、「黃氏」、「江表道民」、「天憐直道放生還」、「石齋」

題跋:(未展現)

〈梁〉(一)嘉慶甲子(1804)七月錢唐梁同書觀。(二)石齋先生理學君子也,讀卷中十六章,知平日頗有事于燒丹之術,前人詩話中未之及也。詩多不可解,而光恠滿紙,字亦縱橫磊落,較凡所見氣勢十倍,可寶也。同書又識。钤印:「山舟」、「梁同書印」藏印:「南通吳氏收藏書畫印」

本幅寫于壬申(1632),以隸書鋪毫和方折行筆,點畫取隸意,奇崛剛勁,筆墨成熟見風格。前八首略為謹慎,顯石齋典型結體,行氣悠然自得,後八首行筆速度愈快,激情燃紙,振迅耳目,氣勢自為不凡。傳世《黃漳浦集》為其鄉賢陳壽祺受乾隆命編纂成書,對黃道周理學及詩文傳世有不世之功。

而觀本幅與《黃漳浦集》(下簡稱《集》)中著錄此十六詩,卻可略作校對,亦可對黃道周之文學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如本幅「古人制器已精微」句,《集》中「器」作「氣」,明顯為誤錄;亦如本幅「世間别有蓬萊島」句,《集》中「别」作「确」;「入醉琵琶飜破陣」句,《集》中「破」作「彼」;「銅鞮半與江南樂」句,《集》中「半」作「判」,皆為明顯詞句或格律錯誤之處。如此不同之處,本幅共十五處。參見黃道周其他作品中所錄自作詩,亦有如此情況,如湖北省博物館藏黃道周《行書詩卷》中亦寫作「入醉琵琶翻破陣」,可見當時成書時已有差池,除作為本幅之旁證,亦可研究、勘誤黃石齋傳世之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