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子姓氏都不是孟,是姬姓公孫氏,“亞聖”也不表示比孔子差|文史宴

作者:文史宴
孟子姓氏都不是孟,是姬姓公孫氏,“亞聖”也不表示比孔子差|文史宴

常聽人說,“孟子,姓孟名轲,被曆代尊為‘亞聖’。‘亞聖’,僅次于孔聖人的意思”。其實,這種解讀是對一種錯誤诠釋,它不符合曆史事實,是不科學的。

孟子姓氏都不是孟,是姬姓公孫氏,“亞聖”也不表示比孔子差|文史宴

一、孟子不姓孟姓姬

孟轲,姓孟名轲,是按照現代人的姓名習慣進行的解讀,先秦的姓名習慣要比今天複雜的多。

中國先秦時期,平民沒有姓氏,隻有名。而貴族子弟,不但有姓,還有氏。《白虎通》卷八《姓名篇》有雲:“是以有姓者何?是以崇恩愛、厚親親、遠禽獸、别婚姻也”。“是以有氏者何?是以貴功德,賤伎力。”[1]

姓用來差別婚姻,氏用來差別貴賤。

例如:西周開國重臣呂太公,姜姓,呂氏,故雖常見有人用姜尚,但早期典籍稱之為呂尚。姓繼承于祖先,而氏則和貴族的職業、爵位、榮譽有關,“或氏其官,或氏其事”[2],也有的氏于國,即以封國為氏。

按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的說法,夏商周三代,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因為氏彰顯着貴族的榮耀、功業和地位,姓隻在婚配的時候使用一下,是以貴族在使用姓名時,男子稱氏而不稱姓(彰顯自己的地位和功業),女子稱姓而不稱氏(女子地位低下,婚姻是她們的頭等大事)。

以《史記》為例:“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3]“然秦以其先趙父封趙城,為趙氏”[4]。是以秦始皇是嬴姓,趙氏,《史記》遵從先秦的習俗,男子稱氏不稱姓,沒有任何一處稱他為嬴政,都稱之為秦王政或趙政,如“十六年,秦莊襄王卒,秦王趙政立。”[5](《史記·楚世家第十》)。

漢代人更習慣叫秦始皇秦政,這是以國為氏。按這個慣例,孟轲之孟,是氏,不是姓。

事實上,孟也不算是孟子的氏,隻是孟子的氏的簡稱。

關于孟子的家族,漢代趙岐在《孟子題辭》的記載最為可靠:“孟子,魯公族孟孫之後”。從這段記載可知,孟子是魯國三桓孟孫氏的後裔。

孟孫氏本魯桓公之後。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魯莊公繼承魯國國君;庶長子慶父,其後人稱孟孫氏,庶次子叔牙,其後人稱叔孫氏,嫡次子季友,其後人稱季孫氏。

孟孫、叔孫、季孫這幾個氏是怎麼确定的呢?劉寶楠在《論語正義》中解釋的很清楚:“此孟孫本出公子慶父之後,當稱孟公孫,不言公者,省詞。”[6]根據劉寶楠的解釋,孟孫是縮寫,完整的氏應該是孟公孫(同理,叔孫應為叔公孫、季孫應為季公孫)。

《白虎通》裡對公孫有更進一步的解釋:“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各以其王父字為氏。”[7]根據《白虎通》,慶父為魯桓公之子,稱公子,慶父之子稱公孫,從慶父之孫起,皆以公孫為氏。而孟、叔、季,是慶父、叔牙、季友兄弟的排行。

是以,孟孫氏,實際應該是孟公孫,孟是排行(嫡長子用伯,庶長子用孟),公孫才是氏。孟公孫氏,猶言公孫老大也。孟子既為孟孫氏之後,他的氏就應該是公孫,完整的應該是孟公孫,簡為孟孫,進一步簡稱為孟,比如有的史書說他的父親叫孟孫檄。

孟子姓氏都不是孟,是姬姓公孫氏,“亞聖”也不表示比孔子差|文史宴

孟子公孫氏,那姓什麼呢?這個很容易搞清楚,魯國是周武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的後人,自然姓姬。

綜上所述,孟子,應該是姬姓公孫氏,而非孟姓,孟是他先祖在家族中的排行。按照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的習慣,他完整的名字應該是孟公孫轲。

當然,後來孟子的後人都改姓為孟,這不能作為孟子姓孟的理由。正如成吉思汗的後人多改漢姓為鐵,但鐵木真卻是成吉思汗的名字,他應該是姓孛兒隻斤,乞顔氏。

二、孟子在明嘉靖年間才尊為“亞聖”

孟子并非被曆代尊為“亞聖”。在唐代之前,文廟祭祀,儒教的最高至尊是周公。直到唐高祖武德二年,“于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各一所,四時緻祭。”[8]孔子的地位才有所提高,但當時周公和孔子的封号,周公是“先聖”,孔子是陪祭的“先師”。

連孔子都不稱聖,孟子就更不是了,連陪祀的資格都沒有。直到唐太宗,才把周公的牌位請走,将孔子從“先師”更新為“先聖”,坐上儒家第一把交椅的位置。“诏停周公為先聖,始立孔子廟堂于國學。稽式典,以仲尼為先聖,顔子為先師,兩邊俎豆幹戚之容”。[9]

孔子成為“先聖”後,“先師”的位置留給了顔回。唐玄宗是更加封顔回為“亞聖”,此後數百年,中國的“亞聖”是顔回而非孟子。

第一次提出孟子繼承了孔子的道統,在儒家的貢獻上僅次孔子的,是韓愈。韓愈在他著名的文章《原道》中,第一次提升了孟子的地位,從理論上讓孟子首次壓倒顔回:“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傳焉。”但韓愈的提法,并未得到官方承認。

孟子在官方儒學地位的确立,主要在北宋,這和宋儒的态度有關。孟子第一次進孔廟,是宋神宗熙甯七年。“诏封孟轲鄒國公。晉州州學教授陸長愈請春秋釋奠,孟子宜與顔子并配”。[10]

此後引起很大的争議,大家都認為孟子不當與顔回并配,直到元豐七年,孟子才真正确立進孔廟的資格,配享、封爵與顔淵同一等級,高于荀子。顔回和孟子是配食,荀子是從祀。盡管北宋時孟子地位大大提高,但也隻和顔回等同,并未獲得亞聖封号。

孟子姓氏都不是孟,是姬姓公孫氏,“亞聖”也不表示比孔子差|文史宴

一直要到元朝至順年間,孟子才被元文宗封為“鄒國亞聖公”,總算和“亞聖”的稱号沾邊了。“至順元年……顔子,兖國複聖公;曾子,郕國宗聖公;子思,沂國述聖公;孟子,鄒國亞聖公。”[11]而且這也隻是元文宗的一時興起,并未被廣泛接受,官方和民間普遍接受的“亞聖”依然是顔回。

真正以聖旨的形式确立孟子亞聖地位,已經是明嘉靖年間了。是以,孟子尊為“亞聖”,理論上起于韓愈,實際操作于元文宗,正式取代顔回是在明嘉靖年間。可見,孟子被曆代尊為“亞聖”,提法并不準确。

三、“亞聖”應解釋為“聖人同一流”

将“亞聖”之“亞”解釋為“僅次于”,是不準确的。在古代漢語中,“亞”可解釋為“不如,次一等”,或者做順序解,“第二個”,卻不可解釋為“僅次于”。(次于和僅次于,一個強調“次”,一個強調“僅”,含義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選擇“不如,次一等”這個解釋,那麼,“亞聖”的含義就是不如聖人,或比聖人次一等,這就不是一種尊敬的稱謂了。按儒家的理論,比聖人次一等,就直接稱為賢人,何必稱為“亞聖”?“亞聖”要作何解釋才合情理呢?

其實,“亞”在古代漢語裡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根據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1998年版,“亞”的另一個字義是“相當的,同類的”,也有的古書注釋為“同一流”。

如《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12]“亞”與“匹”連用,顯然是說,諸葛亮是與管仲、蕭何相比肩的同一流人物。

又如《晉書·桓溫傳》:“溫眼如紫石棱,須作猥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13]這裡的“流亞”也是說,桓溫是和孫權、司馬懿相當的人物。

其他如《顔氏家訓》中說:“時吳郡顧協,亦在蕃邸,才學相亞,府中稱為二協。”[14]這裡的“才學相亞”,顯然也是說,才學相當。

是以,我們可以推斷,“亞聖”之“亞”也同此類,它是指孟子的才學品性接近聖人,和孔子差不多,是聖人一流的人物。

還有一個有力的佐證是,顔回的封号,有時用“亞聖”,有時用“複聖”。“複”,又一,再一也。“複聖”,是指孔子之後又一個聖人,并沒有僅次或者次于的意思。

“亞聖”、“複聖”混用,則更加佐證“亞聖”沒有僅次或次于的意思。如果實在不采用“相當”的這個釋義,也應當采用序詞的釋義,即第二個聖人。

順便提一句,《三國志》裡說龐統去了劉備軍中,“親厚亞于諸葛亮”,不少人,甚至包括名家将之翻譯為,劉備對龐統十分親厚,僅次諸葛亮,這是不對的。哪怕僅次諸葛亮,這種說法,也是對龐統的不尊重,正确的解釋是,劉備對龐統十分親厚,和諸葛亮差不多。

孟子姓氏都不是孟,是姬姓公孫氏,“亞聖”也不表示比孔子差|文史宴

綜上,對孟子的描述應該修改為:“孟子,名轲,姬姓孟公孫氏,戰國時鄒國人。明清以後孟子被尊為‘亞聖’,他是繼孔子之後儒家的又一聖人。”

參考文獻:

[1][2][7]班固等.白虎通 (卷八).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338

[3][4][5]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221、221、1736[6]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46

[8][9]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九).長沙:嶽麓書社,1997:3120、3121

[10]脫脫等.宋史 (卷一百五).北京:中華書局,1977:.2549

[11]宋濂等.元史 (卷七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76:1983

[12]陳壽.三國志 (卷三十五).長沙:嶽麓書社,1990:628

[13]房玄齡等.晉書(卷九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74:2568

[14]王利器.顔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卷第四).北京:中華書局,1996:271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曆史陌生化,陌生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