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1年,24歲北大詩人,毀稿後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為啥想不開?

作者:達西愛分享

1991年的一個秋天,北京西郊萬泉河畔,一個年輕的生命默默地結束了自己的詩意旅程。他,一個24歲的北大詩人,名叫戈麥,背負着沉重的石子,選擇了沉入冰冷的河水。他的生前作品,一包滿滿的詩稿,被遺棄在一個公共廁所内。這種極端的選擇,究竟是怎樣的絕望讓他做出了這一步?一個有着如此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為何會有如此悲劇的結局?跟我一起,揭開這位才子背後的故事,一探究竟。

1991年,24歲北大詩人,毀稿後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為啥想不開?

戈麥,原名褚福軍,生于北大荒的廣袤天地,自小就被家人寄予厚望,名字中的“福軍”承載着一種特别的祝福和期待。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成長似乎就是為了突破正常,創造不凡的人生。北大荒的蒼涼和孤獨,反而孕育了他對文學的深厚情感。

1991年,24歲北大詩人,毀稿後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為啥想不開?

成長的故事始于那片神奇的土地,他的哥哥對文藝的熱愛無疑對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那個電子産品稀缺、資訊封閉的年代,書籍成了他唯一的精神食糧。當他看着哥哥埋頭書本,筆尖在紙上飛舞,心中早已種下了文學的種子。

1987年,戈麥18歲,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但他的心中卻有着不同的聲音,他曾動過複讀的念頭,想要轉戰經濟學,因為他深信“經世濟民”的價值。命運的巨輪難以回轉,他最終還是踏上了北大的文學之路。

1991年,24歲北大詩人,毀稿後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為啥想不開?

盡管心存沖突,戈麥在北大的生活并非一帆風順。他試圖轉系到經濟學院,卻屢次碰壁。這段時間,他的生活陷入了迷茫和掙紮,酒精和紙牌成了他逃避現實的方式。但就在這樣的低谷時期,一場意外的座談會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1987年北大藝術節上,戈麥遇到了顧城、北島等著名詩人,他們的詩歌如同一道道閃電,照亮了他心中的文學天空。戈麥感受到了詩歌的力量,這種力量讓他意識到,如果放棄寫作,可能會是他一生中的一大損失。于是,他決定拿起筆,開始了自己的詩歌創作之路。

1991年,24歲北大詩人,毀稿後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為啥想不開?

接下來的幾年,戈麥如魚得水,他的詩歌創作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他的作品充滿了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考,很快在文壇嶄露頭角。但是,随着名聲的增長,内心的壓力也随之增大。他開始質疑自己的才能,懷疑自己的作品是否真能觸及靈魂深處。這種自我懷疑逐漸演變成了對自己作品的厭惡。

1990年,戈麥的生活出現了劇烈的波動。他的母親,一直以來的精神支柱,突然去世。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母親的離世讓他的世界變得支離破碎,他的寫作也是以陷入了停滞。戈麥開始頻繁地通路一位老看相師,試圖通過占蔔來尋找人生的指引。但這些神秘的力量并沒有給他帶來安慰,反而使他更加困惑和迷失。

1991年,24歲北大詩人,毀稿後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為啥想不開?

在這段時間,他還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從一個朋友那裡聽說了一種關于名字的迷信論調,認為“戈麥”這一筆名可能帶有不吉利的含義。雖然他本人并不完全相信這些說法,但在精神狀态極度脆弱的情況下,這些無形的壓力開始逐漸侵蝕他的心理防線。

戈麥的詩歌創作進入了一個奇怪的循環。他一邊創作,一邊又将新的詩稿撕毀。他覺得這些詩稿無法真正表達他的思想,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寫詩。他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孤獨,與朋友的交流也日漸減少,整日沉浸在自我懷疑和否定之中。

1991年,24歲北大詩人,毀稿後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為啥想不開?

直到1991年的那個秋天,戈麥做出了一個極端的決定。他将自己的所有詩稿裝進書包,然後丢棄在一個偏僻的公共廁所。随後,他背上裝滿石子的包,走向了萬泉河。那一刻,他可能覺得,隻有如此,才能徹底擺脫内心的折磨。

1991年,24歲北大詩人,毀稿後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為啥想不開?

當人們在萬泉河中發現他的屍體時,這位年輕的詩人已經與世長辭。公廁中的那個被水浸泡的書包,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後标志。詩稿中的字迹因長時間浸泡而變得模糊,就如同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充滿了朦胧和不确定。

1991年,24歲北大詩人,毀稿後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為啥想不開?

戈麥的故事是一首未完成的悲歌。他的才華被自我懷疑和生活的重壓所埋沒,最終選擇了一條極端的道路。他的離去,不僅是個人悲劇的終結,也是我們這個社會對于才華與情感困擾處理方式的一種反思。在探尋戈麥背後的故事時,我們不僅是在緬懷一位詩人,更是在審視那些被忽視的、在黑暗中掙紮的靈魂。希望我們都能從戈麥的故事中學到些什麼,讓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