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筝線何以成“隐形刀”?平安放飛有講究→

作者:新華社客戶

放風筝,是民間傳統遊戲,它讓人走出戶外,愉悅身心。不少人把它當作休閑放松的熱門選項。不過,放飛風筝也需要謹記安全兩字。風筝線雖然細細一根,但威力不可小視。近期,各地就發生了多起市民不慎被風筝線割傷的事故,引發關注。

暗藏危險!風筝線傷人事件頻發

風筝線何以成“隐形刀”?平安放飛有講究→

被風筝線誤傷的大學生:當時馬路上有一個老大爺在放風筝,風特别大,他那個風筝可能是吹到馬路上了,那個線根本就看不到。我在正常行駛,當時就感覺喉嚨被割了一下,差點就要窒息了。

今年4月11日,内蒙古標頭市的一名大學生稱,自己在騎車行進途中,被路旁吹落的風筝線割傷了喉嚨。經醫院檢查,所幸沒有傷及要害,但突如其來的傷害,還是令他心有餘悸。

風筝線何以成“隐形刀”?平安放飛有講究→

無獨有偶,今年3月,廣東深圳市的一名家長反映,自己帶着7歲的女兒去當地的公園遊玩,在途經人群密集的廣場時,女兒不慎也被風筝線割傷脖子,留下了一條長長的紅色疤痕。

被割傷孩子家長:脖子那裡比較嚴重,可能有2厘米那麼寬的傷痕。那些風筝線真的很危險,有時候看不到,風筝線很小很小,但是拉拽的話,就形成一把無形的刀。

除了會誤傷他人,有時風筝線還會傷及放風筝的人。就在幾天前,山東煙台高新區一女子,在沙灘放風筝時,由于操作不當,風筝線脫圈而出,将其左手手掌割傷,留下一條清晰可見的紅色傷口。所幸該女子第一時間松開了風筝線,才沒有傷得更嚴重。

風筝線殺傷力有多大?現場進行測試

為什麼看似纖細柔軟的風筝線,卻能輕易割傷人體?它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如果不小心被風筝線割傷,我們又該如何正确處理和應對?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濰坊風筝技藝傳承人 王永訓:我們普通遊客現在放風筝主要是用尼龍線,它相對來講比較細,利于放風筝;我們專業放風筝的現在用大力馬線跟凱夫拉線,大力馬線比尼龍線更結實,既耐高溫又有拉力,是以用這種線放起風筝來特别結實。

不過專家介紹,相對專業的風筝愛好者使用的這種大力馬線或是凱夫拉線,雖然更利于風筝的放飛,但因其材質韌性大,強度甚者能達到同等品質鋼鐵的3至5倍,也相應增添了容易割傷人體的危險度。

風筝線何以成“隐形刀”?平安放飛有講究→

究竟這樣一根風筝線,具有多大的殺傷力呢?消防員找來了一條凱夫拉材質的風筝線,将其繃緊,再戴好防護手套後,用香蕉、黃瓜等物品模拟撞擊的場景。可以看到,香蕉和黃瓜瞬間被切成兩半,還留下了如同被刀切之後的平整切面。即使是換上個頭較粗的白蘿蔔,得到的也是同樣的效果。

當消防員将一塊豬肉在風筝線上輕輕劃過,瞬間豬肉表面就留下一條約5厘米深的割痕。消防員介紹,這是由于風筝線很細接觸面積小,當遇到物體強烈沖撞時,壓強就相應增加,一根繃緊的風筝線就可能成為傷人的“利器”。

如果不小心被風筝線割傷,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應急總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 陳遠征:如果不慎被風筝線割傷,首先我們要進行受傷嚴重程度的判斷。如果受傷部位出現勒痕、淤血或者青紫,可用冷水毛巾或冰塊進行冷敷;如果出現滲血或者較淺的傷口,我們可先用身邊能得到的清潔水進行沖洗,然後再用碘伏進行塗抹消毒,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軟膏進行預防感染治療,也可用生長因子類的藥物促進傷口愈合。

專家提醒,當被風筝線割傷時,要注意保持傷口的清潔幹燥;如果傷口較深,最關鍵的是及時止血。如遇出血較多,應立即用毛巾、衣服等物品持續按壓傷口,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送往醫院接受救治。

握緊風筝“安全線”,平安放飛有講究

小小風筝也傷人!我們在放飛風筝時,想要快樂、安全兩不誤,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點呢?

風筝線何以成“隐形刀”?平安放飛有講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濰坊風筝技藝傳承人 王永訓:咱們在放風筝的時候,最好是挑一個空曠,遠離高壓線、遠離池塘邊、遠離樹木多的地方,公路、車輛多的地方盡量不要放,人群多的地方也不要放。放風筝首先做好自己的防護,也要注意别人的安全,自己要戴好手套,盡量戴棉線手套或者是專業的凱夫拉手套,這種手套不容易傷到手。

随着時代的進步,如今風筝的造型和設計也是越來越多樣,各式形狀奇特的風筝随風起舞,飄蕩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上空。不過專家提醒,由于風速變化無常,放風筝者若是稍不留神,就會将風筝挂在高壓線等公共基礎設施上,成為懸挂在空中的危險物。那遇到這樣的情況,又該如何正确處理呢?

國網浙江餘姚市供電公司輸配電運檢中心技術員 童威:萬一風筝挂在電線上,千萬注意不要自己爬上塔去取,也不要在下面拉扯,正确做法是離開地上的尾線8米以外,撥打供電公司電話,供電公司員工會評估現場情況,利用雷射清障儀等裝置,在不影響人身和電網安全的情況下,清除挂在高壓線上的風筝。

專家還提醒,除了選擇合适的放飛場地,市民在放風筝的時候盡量要選擇有顔色的風筝線,以便同周圍的環境區分。同時在放完風筝以後,要對攜帶的風筝線等器材進行及時收整,防止對他人造成誤傷。

對于風筝線造成的誤傷事故頻發,有市民也呼籲,政府相關部門還應加強對放風筝活動的公共安全監管和警示,提醒市民留意放風筝的區域和時段,避免在人流密集或對周邊設施有潛在影響的地點進行;放風筝者也應提高安全意識,時刻留意、觀察放飛途中的周圍環境,確定不會給他人帶來風險。

編輯:謝哲

來源:央視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