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席卷視聽傳媒行業

作者:中國電子報

AI席卷視聽傳媒行業

AI席卷視聽傳媒行業

CCBN2024展覽會現場

OpenAI的文生視訊大模型Sora展現了文生60秒一鏡到底視訊的能力,掀起視聽制播行業對AIGC工具的高度關注和産品競逐。AIGC、AI編輯部、AI稽核、雲+AI、AI for ALL……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十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資訊網絡展覽會(CCBN2024)上,《中國電子報》記者發現,傳媒産業正在全面擁抱AI,随着AI錄影機、AI剪輯師、AI媒資庫、AI文案助手等各類AI技術工具 “落地開花”,視聽傳媒産業蘊含的新質生産力将被釋放。掀起AIGC追逐潮

“不必驚羨Sora,中國(視聽産業)現階段使用的AI工具的豐富性和智能水準遙遙領先于全球同行。”博洋科技有限公司從業人員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在CCBN2024現場,記者看到中科大洋、當虹科技、博洋科技、百視通、芒果TV、北京廣播電視台等都設立了AIGC技術相關展台,并展示了其文生圖、文生視訊、圖生視訊等相關工具和系統,許多工具已經在各級廣播電視台和相關媒體落地應用。

AI席卷視聽傳媒行業

北京廣播電視台展台AIGC相關内容

在北京廣播電視台展台,記者觀看了AIGC技術生成的MV《最愛大北京》。北京廣播電視台展台從業人員介紹說,在智能AI算法的基礎上,AIGC系統可以深度領會創作者的意圖和主旨,擔綱了AI作詞、編曲,AI輔助作曲、演唱等多個工種和制作環節,實作了高負荷的協作化的音樂創作模式,提高了視聽内容的生産效能。“我們還利用AIGC自動生成了二十四節氣、最美中國等系列視訊,目前這些視訊在北京廣播電視台的融媒體端都可以看到。”從業人員表示,相應技術也已經在電視播出端得到了應用。“晚霞是河流的偏心,天真是少年的旌旗。”這句文案出現在芒果TV綜藝節目《花兒與少年》中,被觀衆稱贊為“一句便封神的百萬文案”。在AIGC的加持下,芒果TV有望出現越來越多“出圈”的文案,提高綜藝節目的知名度和收視率。“芒果大模型學習了芒果TV所有綜藝的視訊文案,正在熱映的《我們仨》的視訊文案和宣傳文案都由AIGC創作。”芒果TV展台的負責人對記者說,芒果TV還推出了國内首個綜藝節目AI導演——“愛芒AI導演”,具備劇本分析、選角、互動策劃、視訊剪輯等能力,目前正以助理導演的身份在綜藝節目《我們仨》中工作。

AI成為高效生産工具盡管視聽産業對于AIGC的探索還處于起步階段,但AI檢索、AI剪片、AI審查等工具已經成為新聞生産制作過程中的“得力幹将”。

AI席卷視聽傳媒行業

中科大洋AIGC展台在中科大洋展台,記者體驗了其展示的智能生産系統——自研千機大模型和智能資源管理能力可以幫助媒體更好地利用其現有資源。“AI媒資管理得到了使用者的一緻認可。”中科大洋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公司與《新華日報》合作,接入智慧媒資系統後,實作了報社内視訊、圖檔等重要内容的統一管理,通過人臉照片搜尋資料庫中的行業專家隻需2秒,節省了95%的查找時間,提高了生産效率。

AI席卷視聽傳媒行業

阿裡雲展台上的“AI編輯部”走進阿裡雲展台的“AI編輯部”區域,記者在從業人員的輔導下嘗試利用AI“外腦”生産新聞内容,在手機端進入編輯APP就可以将拍攝的内容上傳,每一條上傳的視訊都有視訊暗水印,友善音視訊的處理,溯源還可以防止篡改,編輯部還會根據内容自動打标簽并存儲至媒資庫,友善其他同僚的調取和使用。阿裡雲從業人員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AI編輯部可以根據文字大綱進行AI智能剪輯、智能調色,還可以在視訊原片基礎上完成實時超分、慢動作生成等視訊特效。“AI工具加持下,可以降低20%制作成本,提高新聞生産制作效率。”在釋出環節,大資料還可以幫助編輯草拟釋出詞,并根據全網熱點自動“蹭熱度”,提高新聞傳播效果。

AI席卷視聽傳媒行業

可以自動追蹤拍攝對象的索尼錄影機AI不僅可以賦能視聽影視制作,也能擔當視聽産業前端攝錄環節的 “最佳助手”。“一台AI錄影機可以充當半個攝影師。”索尼索尼電子系統本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CCBN2024展會上,記者看到了索尼4月剛剛釋出的AI智能構圖旗艦PTZ 錄影機和示範場景——在設定好追蹤模式和目标後,錄影機畫面始終追随模特的行走移動進行實時拍攝記錄,“AI攝影機非常适合人力緊張的拍攝場景,例如直播/錄播現場布置了多個機位,但是隻有一個攝影師,AI輔助追蹤就可以智能精準地追蹤移動的主角。”此外,據介紹,索尼的AI智能構圖功能采用内置的AI分析子產品進行主體識别,根據人體姿态、頭部、面部、服裝等詳細資訊自動跟蹤拍攝對象。助力小團隊站上大舞台AI工具的廣泛應用,将拉近國内電視台制播能力,有限的預算也能呈現出一個高品質的新聞直播間和新聞内容,推動電視台内容新聞進入高品質新時代。廣電領域相關人士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AI技術将推高小預算視聽節目制作的作品質感,讓小團隊也能站上更大的舞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研發的雲制播系統探索了輕量化、雲化、IP化制播技術路線,可以支援中小型媒體制作機構的内容生産,如縣市級融媒體中心、電視台、商業化機構等。相關從業人員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雲直播系統更友善地滿足小團隊異地直播,團隊一個人出差完成裝置調試後,後方團隊借助該系統可以異地進行實時制作,降低了出差成本和制作效率。

AI席卷視聽傳媒行業

當虹科技AIGC融合實景擴充當虹科技展台從業人員李鵬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AI技術加持下,新聞主播、演員能在小錄影棚裡能随時“穿越”到金字塔、唐朝、紐約等各個場景,大幅提高内容生産速度,靈活性和創造力也顯著增強。“AIGC融合實景擴充技術不但可以為演播室提供豐富的場景選擇,還可以運用在遊戲開發、電影拍攝等領域。”李鵬介紹道。

AI席卷視聽傳媒行業

索貝靈境XR互動演播系統索貝展台從業人員為記者介紹了其“靈境XR互動演播系統”,該系統利用3D虛拟技術、子產品化模組化與精細化渲染,無需高幀率LED和高幀率錄影機,通過AI智能處理手段解決了多機位預監問題。在現場示範的模特背後播放着三星堆的視訊示範視訊,在實時螢幕上,記者看到模特與古蜀文明三星堆完美融合在一起,沉浸感十足。據從業人員介紹“全流程智能化協同XR演播服務平台将廣泛用于全媒體演播,解決多場景運動切換、運動畫面生态,讓節目更具有動感和沖擊感,可應用于新聞、訪談、體育等多場景。” 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加快建設數字政府

智能汽車比拼成本效益,晶片企業怎麼做?

作者丨王偉編輯丨邱江勇美編丨馬利亞監制丨連曉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