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作者:法治雁塔

樓蘭位于羅布泊深處,曾是西漢時盛極一時的西域重鎮,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是李白筆下“願将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不朽詩句。如今,這裡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樓蘭故城遺址。

新疆巴州若羌縣樓蘭文物工作站設立在樓蘭古墓群中心,目及之處寸草不生,方圓百裡荒無人煙。在這樣的生命禁區裡,一批保護員們在這裡常年紮根。

26歲的新疆小夥玉米提江,已經在這裡工作七年了。每天一早,他就帶上水和幹糧,騎着機車去巡邏,一天要跑150多公裡。為何要來樓蘭守古墓?在這裡工作是怎樣的體驗?一起來看文物保護員玉米提江的故事。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01

選擇

喜歡戈壁灘,但沒想到這麼艱苦

在這片無人區,有樓蘭故城、樓蘭古墓群等5處全國重點保護遺址,這些地方禁止外來人員随便進入。樓蘭文物工作站的保護員們,每天都要騎機車去巡邏,及時發現非法闖入者。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樓蘭文物工作站

羅布泊的冬天,氣溫低至零下二十幾攝氏度,玉米提江騎着機車,冷風穿透棉衣、鑽入骨頭,疼痛難忍。夏天,地表溫度高達70攝氏度,他身上都起了水泡。最危險的是遇上沙塵暴,黃沙肆虐、天昏地暗,如同黑夜一般看不到路,但為了防止在荒漠中迷路,他們隻能待在原地暫時躲避。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日複一日地巡邏,現在玉米提江能憑着經驗,敏銳地識别出陌生闖入者的腳印和車轍。原本沒有道路的荒漠裡,硬是被蹚出了凸凹不平的便道,由于沙坑多,摔倒、陷車是常有的事兒。

近年來,文物保護工作更加完善,2021年,玉米提江帶隊在羅布泊更深處,又建立立了一座保護站——樓蘭故城站,更好地守護樓蘭遺迹。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玉米提江(中)和同僚在古墓群巡邏

為什麼要來樓蘭守古墓?玉米提江回憶說,他喜歡戈壁灘,想去一個沒人打擾的環境中工作,畢業時機緣巧合下來到了樓蘭。雖然有心理預期,但沒想到真實條件如此艱苦。

2017年,19歲的新疆小夥玉米提江第一次來到這裡,周圍縱橫交錯的雅丹地貌和幹枯開裂的鹽殼一望無際,他感覺“像是到了月球”。晚上,則是無邊的黑暗和死寂。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剛工作一個月時,生活很難适應,也沒體會到這份工作的重要性,想過要放棄。”玉米提江說,最初是家人的支援讓他選擇了留下。玉米提江的爸爸年輕時接觸過樓蘭文化,他一直鼓勵兒子再堅持堅持,多了解之後就會認識到這份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02

堅守

年複一年,他們為什麼守在這裡?

在樓蘭文物工作站,保護員分成兩組輪換駐站,值守滿一個月後,就回新疆若羌縣城的博物館上班。在站裡,日常生活物資大到米面油,小到一張紙,都要靠補給車送進去。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最珍貴的是水。站裡的水窖能儲存約30立方米水,用半年左右,但車難找、路難走,運水車的運費高達七千元。大家基本洗手一把水、洗臉兩把水,洗澡成了奢望。

這裡沒有網絡,與外界聯系全靠衛星電話。駐站時,每天早上玉米提江先找到有信号的地方,給縣裡的機關打電話報平安,每周才給家裡打一個電話,每次不超過3分鐘。“衛星電話每分鐘要7塊錢左右,能省一點是一點,留着應對突發情況,這是我們救命用的。”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樓蘭文物工作站的衛星電話

玉米提江說:“保護站現在的條件好了很多,有太陽能發電,可以用電冰箱、電視機了。李哥剛來的時候隻有兩個地窩子、一個土炕,還有盜墓賊。”

玉米提江說到的李哥叫李鵬飛,是在樓蘭文物工作站時間最長的一個人,已經有15年了。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李鵬飛在墓葬群巡邏

李鵬飛告訴玉米提江,剛到樓蘭時,自己待了不到半個月也當了逃兵。但後來看到一處古墓裡的壁畫全被破壞了,他“心裡不是滋味”,下定決心守在這裡:“我文化水準不高,替國家守護文物還是幹得了的,不能讓盜墓賊把古墓都破壞了。”

那一次,李鵬飛在保護站一直守了七個多月。出去後,别人和他打招呼,他半天反應不過來,望着人家隻是傻笑,長時間與世隔絕,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李鵬飛巡護墓葬

在樓蘭,除了寂寞和荒涼,也常有驚險時刻。剛工作不久,老站長帶着玉米提江巡邏時發現了非法闖入的遊客,追蹤時,老站長騎車不小心撞上了沙包,從車上飛了出去,在醫院縫了40多針。

這讓玉米提江後怕不已,也被前輩們不顧危險、年複一年的堅守所觸動,“我既然來了,就不能輕易當逃兵,看看自己到底能幹多久。”

03

興趣

樓蘭像浩瀚星空一樣,神秘又美麗

樓蘭輝煌了數百年後,無聲無息地消失了,留下了極具價值的文物和未解之謎。

樓蘭故城曾出土過漢代五铢錢、魏晉時期的漢文文書等。出土的織錦紋飾精美,有雲氣紋、瑞獸紋等,還帶着“望四海貴富壽為國慶”“延年益壽長葆子孫”吉祥語。

△樓蘭墓葬中的壁畫

位于新疆若羌縣的樓蘭博物館是大陸唯一一座以樓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目前館藏各類文物5000餘件,最具代表性的有從樓蘭采集的皮靴、織錦、草編簍、陶器等,還有以“樓蘭美女”為代表的幹屍标本。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樓蘭博物館

一件件古老文物展現着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繁榮和樓蘭曾經的輝煌,吸引了無數探險家、考古學家前來探訪。

考古研究人員的到來,給玉米提江打開了新世界。2019年,玉米提江的偶像樊錦詩來到樓蘭文物工作站,樊錦詩講述了自己曾在文物保護站的經曆,鼓勵他多多學習。

玉米提江對樓蘭文化的興趣愈加濃厚。空閑時候,他就帶上幹糧、水和提前下載下傳好的地圖,騎着機車去荒漠裡溜圈,試着尋找那些未知的遺址。他最喜歡墓葬中的壁畫,雖然被歲月和風沙侵蝕,已經斑駁不堪,但每一幅都展現着千年前的風貌。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隻要有考古研究人員來工作站,他就跟着一起去探索,期待着早日再現湮沒在曆史浮塵下的輝煌文明。

在寂靜的黑夜裡,他不再害怕,酷熱難耐的夏夜,他索性在房頂上支一張床,欣賞頭頂的星星和銀河,感覺古老的樓蘭文明就像浩瀚無垠的星空一樣,神秘又有魅力。

△玉米提江自學攝影,用鏡頭記錄荒漠裡的日出日落。

他還重新拾起童年的愛好——騎機車。工作第一年,玉米提江用攢下的工資買了一輛機車,日常巡邏時,順便磨煉車技。現在,他業餘時間參加越野比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04

價值

如果文物被破壞了,我們就什麼都沒有了

為什麼要把最寶貴的青春“浪費”在這裡?很多人都問過玉米提江這個問題。但玉米提江從不覺得在樓蘭的日子是浪費時間,“如果沒有來到這片無人區,我不會有機會集中精力學到這麼多技能。”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曾經,玉米提江對未來和人生感到迷茫,看似熱鬧喧嚣的日常生活,其實掩蓋不了内心的焦慮不安。來到樓蘭“好像離開了地球”,與世隔絕的日子反而讓他靜下心來,摸索着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很多人都以為玉米提江像不少年輕人一樣,待不了多長時間。聽到這樣的評價,玉米提江心裡暗暗有些不服,他用心學習在無人區怎麼生存、如何保護自己,思考怎麼更好保護遺迹、風沙雨水造成了哪些破壞……不知不覺堅持了這麼多年。在社交平台上,他寫着:“人與人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堅持。”

經年累月的風吹暴曬,原本白淨的小夥子變得黝黑健壯,生活與同齡人比起來顯得單調枯燥,但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我也走、他也走,誰來守護這些文物呢?如果文物都被破壞了,我們就什麼都沒了。”現在,玉米提江終于明白了爸爸說的“意義和價值”。

地點:羅布泊 工作:守古墓 交通工具:機車

玉米提江把自己在樓蘭的日常分享在網絡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他們。

“荒無人煙的地方,還有人一直堅守着,敬佩!”

“平凡而偉大的人們……”

“緻敬!感謝守護者”

“謝謝你們的付出”

網友的評論和鼓勵,讓玉米提江很開心,自己的堅持被認可。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和千年的文明有了關聯:“守護在這裡不隻是熱愛和興趣,更看到了做這份工作的價值。”

央視新聞五四青年節特别策劃《讀你·五四特刊》,向最美青春緻敬。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号(ID:cctvnewscent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