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作者:北京東城

星海&epark

在龍潭街道,有一處紮根于夕照寺社群的文創園,它的名字與音樂家冼星海有關,數學邏輯符号&連接配接着它的過去與未來,它就是星海&epark科技文化創新園(以下簡稱“epark(夕照寺社群)”)。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該園區前身是與共和國同齡的星海鋼琴生産基地,epark與星海集團聯袂将其打造成了集“辦公+藝術+商業+休閑”于一體的新型聯合辦公綜合體。

#城市更新改造 老廠房蝶變重生#

  時光推至一年多前,2023年3月,《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正式施行,東城區響應政策号召,全面啟動30棟老舊樓宇改造項目,其中地處夕照寺中街4号的epark(夕照寺社群)項目備受矚目。該項目在星海鋼琴工廠舊址上進行整體改造與更新,包括更換外窗、外牆體保溫層,道路鋪裝與綠化,建設立體停車樓等。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epark(夕照寺社群)項目改造采用前沿技術工藝,選用環保低碳材料,綜合節能率超過15%。項目還運用智能化設計,實時監測能耗資料,實作可視化節能控制。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與傳統辦公空間不同,園區本着為企業降本增效的目的,通過科學的設計規劃,讓入駐變得簡單。epark(夕照寺社群)為企業提供了22種不同戶型選擇,按工位單元租用,辦公單元之間可自由、靈活組合,高度契合不同規模和不同發展周期的企業需求。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此外,所有辦公單元,大到辦公桌椅、檔案櫃、衣帽櫃,小到桌面綠植擺件,園區一并提供,真正實作了“拎包入駐”,極大程度為企業節省了人力、物力成本。

#連接配接無限可能 文創園煥發新生#

  由夕照寺中街步入epark(夕照寺社群),約1200平方米的花園庭院首先映入眼簾,多重景觀、涼亭長椅,以及錯落有序點綴其間的鮮花綠植,不經意間令工作與生活得以還原本色。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花園庭院南側是辦公樓,主要提供共享辦公服務,整體設計風格呈現時尚現代工業風。每層均配有100至300平方米的綜合共享區,能夠滿足辦公、會議、接待、洽談、路演、釋出等各種需求。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宇飛是園區入駐企業員工,他是一名短劇編輯,很喜歡在工作之餘,到一層大廳綠蘿牆旁與夥伴打一局撞球。“創作需要靈感,在這樣宜人的辦公環境裡,身心的放松與愉悅,可以激發新的創作思路。”宇飛面露喜色地說。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而他的同僚,更喜歡到沙發旁,觸摸星海鋼琴的琴鍵,彈一曲抒情悠揚的《萱草花》。作為epark與星海集團聯手打造的藝術辦公空間,音樂休閑廳是綜合共享區的一大亮點,這裡配備了星海智能鋼琴,可彈奏也可自動演奏。現磨咖啡、悠揚音律、生态綠植,于無形中激發空間使用者更多工作靈感與潛能,讓工作更加美好。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秉持“讓空間連接配接無限可能”的使命,園區營運商北京意園創新辦公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不止打造思慮周全的辦公空間,還圍繞“讓工作與生活至此得以平衡”的理念,将淋浴間、母嬰室等生活休閑配套設施納入空間功能規劃,讓不同角色的空間使用者享受便捷與關愛。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此外,園區内近1300平方米的星海藝術中心,讓大家工作之餘伴着音符去“遠行”;約1200平方米的花園庭院,是午後休憩區,也是自然會客廳;全面引入品牌餐飲,打造微商業中心,除了令入駐企業員工可以在“午餐吃什麼”這個問題上得到滿意選項,也讓周邊居民多了新的選擇。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藝術點亮生活 前店後廠新模式#

  老廠房有了“接班人”,星海藝術中心是星海集團全資打造,面向全年齡層人群開展多元化藝術教育的社會性教育訓練機構。如果您的辦公地點在epark(夕照寺社群),恰好又是一位樂器發燒友,或是一位繪畫愛好者,下班之後到星海藝術中心上“夜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北京星海鋼琴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人民藝術服務社,始建于1949年6月1日,在中國樂器工業的發展史上創造了許多個“中國第一”。如: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家樂器工廠、自主研制了新中國第一架立式鋼琴、實作了中國鋼琴第一次出口……作為中華老字号、北京老字号的“雙料”企業,星海集團目前年均産銷鋼琴約2萬架,西管樂器1萬餘支。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遠觀星海藝術中心,牆面由芡食白、古銅褐、石墨黑三色組成,這是為了應和鋼琴的黑白鍵。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來到中心落地窗前,你會看到鑲嵌着羽毛貼片的芭蕾舞練功服,玫瑰色的芭蕾舞鞋,以及靜靜矗立在一旁的星海鋼琴。

  走進該中心,一面長達14米的樂器牆,銘記着“為中國人造好樂器”的铮铮誓言,展示區内17種西洋樂器和16種民間樂器,均是星海集團生産制造。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樂器牆正中央是一台鋼琴,将手伸進鋼琴上方的展示區,點亮所有樂器,它們将共同演奏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而該曲的創作手稿,則被裝裱在展示架上。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星海藝術中心校長王珊珊介紹:“中心采用半開放營運模式,歡迎社群居民坐在階梯觀賞區,感受孩子們演練結合的教育成果。”惠民文化活動、學員展演親子活動、參加街道文藝演出……社群居民與企業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在這裡,與鋼琴結緣,用藝術點亮生活!

在新模式推進方面,星海集團建構了“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新發展格局。在星海藝術中心,每間教室的樂器都由星海集團制造。藝術中心承載學員教育訓練、産品展示、樂器體驗的功能,創新了“前店後廠”的模式,藝術中心的教師們會收集第一手回報資訊提供給制造團隊,實作以教促銷,打造全新的社會藝術教育訓練新模式。

文字:洪珊

圖檔:王峥 盧睿 epark官方 城市開發雜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