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中國詩”邂逅“中國釀”,古井貢酒傳遞文化魅力

作者:Beiqing.com

在中國,詩與酒源遠流長,翻閱曆代詩歌,衆多佳作中都有酒香浸潤。借酒抒情,以詩抒懷,湧現流傳至今的經典。唐代詩人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寫的是别離之酒;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寫的是豪情之酒;宋代文豪蘇轼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寫的是思親之酒……

詩詞與酒的相逢,增添了中國酒文化的厚重。擁有1800多年曆史的古井貢酒,與一代代文人墨客,串聯起華夏的“詩酒文脈”。如今,古井貢酒連續多年獨家冠名《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以詩為鏡,展文學特色;以酒為媒,傳文化魅力,在詩酒交融的氛圍中,與觀衆一起領略“中國釀”的魅力。

當“中國詩”邂逅“中國釀”,古井貢酒傳遞文化魅力

古井貢酒連續多年獨家冠名《中國詩詞大會》節目。 視訊截圖

詩酒裡的悠久傳承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歌賦中蘊含着豐富的酒元素。自2016年舉辦、收視總計超過30億人次的《中國詩詞大會》,成為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中國詩詞界的一大盛典。古井貢酒連續多年獨家冠名該欄目,讓浪漫的“中國詩”與飄香的“中國釀”相逢相融。

今年3月開播的《2024中國詩詞大會》已畫上句号。十期節目中,提煉“春天、多彩、勇毅、風味、先生、寒暑、山河、燈火、相逢、在路上”十大主題,上演一場跨越千年的情感共振。

當“中國詩”邂逅“中國釀”,古井貢酒傳遞文化魅力

古井貢酒讓“中國詩”與“中國釀”相逢相融。 視訊截圖

第四期“風味”主題節目中,以味蕾喚醒詩意,帶領觀衆共品中國風,同賞中國味。“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風味是春天的第一杯驚喜,也是人間煙火的溫暖。風味也是古井貢酒的獨特之處,以“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之美,被譽為“酒中牡丹”。

第五期節目聚焦主題“先生”,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一代又一代先生,點亮了中華文化的火把,先生和學生完成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薪火傳遞。古井貢酒的一代代釀酒師傅,也以“先生”風骨和匠心匠藝傳遞釀造技藝,栽培桃李。

第八期和第九期節目以“燈火”“相逢”主題,掌一盞“燈火”,照亮人生;酌一壺美酒,話相逢之悅。中國白酒猶如另一種形态的“燈火”,參與并見證中國傳統文化的綿延。在節目中,主要嘉賓之一、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郦波走進古井貢酒原産地,漫步在酒神廣場,品味無極之水,參觀無極酒窖,品嘗古井貢酒,向觀衆呈現千年酒脈的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當“中國詩”邂逅“中國釀”,古井貢酒傳遞文化魅力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郦波走進古井貢酒原産地。 視訊截圖

堅守的“真善美”核心

《中國詩詞大會》讓人們對古井貢酒的獨特魅力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也進一步彰顯古井貢酒的品牌價值和高度。

追溯曆史,古井貢酒陪伴無數文人墨客走過一個又一個時代。早在公元196年,曹操将家鄉亳州産的“九醞春酒”及釀造方法“九醞酒法”獻給漢獻帝劉協。而後,在古井人匠心傳承與創新下,“九醞酒法”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蒸餾釀造方法”。傳自“九醞酒法”的古井貢酒釀造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

除了“九醞酒法”,古井貢酒“色香味”獨樹一幟,還源于“桃花春曲”的傳統釀造技藝,以及明清窖池群等古井貢酒釀造遺址,這些都是曆史留給古井貢酒釀造的瑰寶,也是诠釋“中國釀、世界香”的密碼。

古井人之是以在堅守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源于對“真善美”核心的追求,代表的是“品質求真、品行求善、品牌求美”。多年來,古井貢酒持續打造“三品工程”,建構“四梁八柱”品質表達體系,建立了從“一粒糧”到“一滴酒”的全流程品質管控體系,為古井貢酒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走出去的文化自信

當下,文化競争力成為名酒企業塑品牌的重要抓手。古井貢酒不僅做好中華文化的守護,還通過創新傳播方式,讓文化生發古井香。

年是中華民俗最醒目的文化符号,年酒充盈着人間煙火和溫暖。古井貢酒通過開創性推出中國年酒——古井貢酒·年三十,以酒為載體,傳遞“過大年,喝古井,看春晚”年文化儀式感;同時,開展“點亮年三十”活動,傳播中國年文化;連續進行“全球讀亳”遊戲,多次攜手央視以及多家電視台春晚等,以文化之聲讓中國白酒走向世界。

此外,古井貢酒通過打造桃花春曲節、秋釀大典兩大活動文化IP等,以多種載體讓文化更加立體可感,在千年文化根基上注入更多活力與發展力,堅定文化自信的同時,傳遞共同情感和精神。

作為中國白酒品牌的代表,古井貢酒還通過“中國酒文化全球巡禮”,連續5次攜手世博會,亮相上海合作組織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論壇,融入“一帶一路”相關活動等,向世界闡釋“古韻濃香”。

在業内人士看來,依托深厚名酒基因的古井貢酒,在對文化的不斷轉化、發展中,實作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品牌勢能不斷釋放,品牌價值持續提升,為實作高品質發展構築長久動能。

文/秦勝南

編輯 李嚴

校對 趙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