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作者:周到用戶端

孟夏之日,萬物并秀。弘安裡百年傳承,赓續虹口文化遺産。

回望曆史,對話先賢。5月17日,“天馬歸弘”對話魯迅研讨會暨天馬書店煥新展活動落幕在原址弘安裡圓滿舉辦。活動從出版發行魯迅、茅盾、郭沫若、丁玲等文化名家著作的天馬書店出發,梳理虹口文化策源、興盛的脈絡,保護并弘揚珍貴的文化遺産。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活動現場,招商蛇口華東區域總經理、上海公司總經理溫恩奇先生,綠城中國華東區域公司副總經理、首席品牌官田軍平先生,新聞報社社長秦川先生,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王偉先生、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先生、1927·魯迅與内山紀念書局店長王文彥先生及衆多研究學者出席,共同見證了天馬書店時隔近百年之後的賦活煥新。

初心:探尋天馬足迹,重拾人文記憶

近兩年,作為海派文化重要引領區域的虹口,其人文地脈持續迎來煥新活化。

從人文煥新來看,2022年,上海1927·魯迅與内山紀念書局、木刻講習所修繕更新,作為城市人文新空間向公衆開放;2024年,位于武進路上的上海文學館“館中館”——巴金圖書館計劃于今年年底建成并面向公衆開放;上海文學館整體預計于明年建成并向公衆開放。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在地脈更新方面,今年4月30日,多倫路城市更新項目開工,欲打造滬上新文化地标,煥新多倫路人文街區魅力;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前,在弘安裡原址,文化出版行業在此興盛,天馬書局、水沫書店、辛肯書店、良友書店等一系列書店在這裡出現,成為魯迅、茅盾、丁玲等左聯文化出版傳播的重鎮。如今,這一地脈之上,賦活了一座海派曆史風貌街區,活化百年城市肌理,煥新百年人文風貌。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基于虹口海派人文地脈的疊加煥新,弘安裡聯合内山書店、新聞晨報共同發起“天馬歸弘”天馬書店煥新展暨“對話魯迅”研讨會,旨在煥活百年人文風貌,持續為虹口、上海的文化自信添磚加瓦。

聚焦:文化賦能曆史風貌街區提質煥新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在圓桌對話環節,嘉賓們追憶曆史,穿越時空對話先驅——魯迅,站在城市曆史與文化的赓續的視角下,建構城市更新與都會生活的傳承叙事。

◎“珍視城市記憶,增強文化認同感”

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 周立民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通過對《北四川路舊事——中國現代出版與文學尋蹤》的主題分享,回望百年前北四川路上的人文舊事,對虹口百年人文地脈展開溯源,也分享了有關天馬書店的點滴趣事。

周立民表示,北四川路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櫥窗,現代化轉型的開拓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曾經群星閃耀,天馬書店是其中璀璨的一顆。現在提及的“城市可閱讀”、“建築可閱讀”,不僅僅指建築本身,更是這建築背後所蘊含的城市記憶,它既是國家層面的城市記憶,也是我們個人真正經曆的城市記憶,是以,我呼籲一定要珍視城市的記憶,留存住“人”的印記,不能忽視日常生活的平凡點滴,這些其實是很重要的。鑒于此,我們要不斷挖掘曆史,挖掘文化,給予建築本身之外更多的認同感。

◎“這個作品,越做越有‘味道’”!

招商蛇口華東區域總經理、上海公司總經理

溫恩奇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城市的過去和未來一樣重要。虹口,這裡凝聚着海派文化的精華,魯迅、沖突、丁玲等一大批近現代文學家都曾聚集于此。虹口被譽為“海派文化發祥地、先進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這讓虹口不少烙有曆史印記的老建築煥新出發,同時也孕育出一批依托虹口獨特文化底蘊的新人文地标。

2017年,弘安裡17街坊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曆史風貌保護街坊名錄。弘安裡,是招商蛇口自2021年提出重返上海心後的第一個曆史溯源作品,越走近它,越了解它,越覺得有味道!之于招商而言,百數年前就埋下了伏筆,弘安裡地塊上的金融世家謝綸輝所任職的中國通商銀行也是由招商局投資創辦的。弘安裡,作為百年曆史風貌的建築主體,主動發掘并縫合土地之上的曆史人物與故事,極大豐富了城市更新的内涵與外延。此次天馬書店的賦活,既是曆史的回歸,更是文化的弘揚,是招商蛇口對于虹口曆史人文煥新的一次探索,未來也将持續以人文為抓手,高品質推進區域風貌煥新實踐。

◎“讓文脈可觸摸,讓作品可傳世”

綠城華東區域公司副總經理、首席品牌官 田軍平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在上海人心中,石庫門凝練着上海味道——它既是海派文化所蘊含的根,也是上海弄堂文化的源。石庫門,是時代的見證者,更是文化的傳承者。它不僅是上海的一個符号,是海派文化的源點,承載着海派風華的城市記憶。張愛玲、茅盾、魯迅、瞿秋白等作家都曾以石庫門裡弄的故事背景作為創作靈感,大量文學寶藏裡都繞不開石庫門的影子。

在虹口北外灘,一江一河的黃金交彙,弘安裡——被稱之為躺在老上海懷裡的孩子,如何延續曆史人文地脈,活化風貌肌理,社會各界合力探索并給予實踐。綠城對弘安裡的了解,除了建築本身,更是文化傳承,包括一些曆史風貌。比如,将曆史保護價值最高的和樂裡南二弄保留,加強、平移、修繕,原址安放;通過地塊文脈整合規劃,對于空間運用,實作現代文明和曆史記憶的結合,讓文脈可觸摸,讓作品可傳世。

◎ “弘揚魯迅精神,做新時代的傳承者”

新聞報社社長 秦川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當代文化人到底要做什麼?我們學習魯迅先生批判的視角,來看待新時代的文藝任務。”這是新聞晨報參與此次活動的初心。

魯迅先生,昂着大寫的人的姿态,在動蕩時局中,擎起新文化運動的大旗,不遺餘力地培養扶持一批進步文藝青年。緻敬大先生,傳承魯迅精神,他是一座強大的精神光源的燈塔,指引國家、社會、個人,走向人文,走向理性,走向高貴。先生的光芒,穿越百年的時空,灑向時代的繼任者,灑向弘安裡這片曆史的沃壤,厚植于人們的心中。

弘安裡,不僅擔負着企業的責任,更要弘揚魯迅精神在這片百年土地上的傳承。文化是城市土地的寶藏,更是一種偉大人格的召喚,鼓舞人們開創新的曆史。

展望:“天馬讀書會”助力虹口文化自信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活動現場,招商蛇口華東區域總經理、上海公司總經理溫恩奇先生與綠城華東區域公司副總經理、首席品牌官田軍平先生共同為“天馬書房”揭牌,與此同時,弘安裡聯合新聞晨報、内山書店等多方機構共創“天馬讀書會”,努力讓“跨過蘇州河去讀書“成為虹口文化遺産保護更新的樣本。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天馬歸弘丨重返曆史現場 煥新百年人文

此次“天馬歸弘”策展,天馬書店賦活,對虹口深厚曆史文化底蘊的發掘、保護、弘揚深具意義的探索。未來,天馬書店将以讀書會的形式,定期舉辦文學研讨,名家論壇等文化活動,持續為虹口、上海的文化自信與繁榮添磚加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