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晶片戰火爆燃,美歐半導體補貼已經超過810億美元

作者:毒舌财經

高新技術從來不缺少争議,也從來不缺乏競争。

在這個隻有大國才能玩的遊戲當中,各國之間都是明争暗鬥,尤其是對于歐美一些國家,他們一方面限制其他國家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以各種名頭把其他國家一些先進企業列入所謂的實體名單加以限制。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斷給國内的企業撥付大量的資金用于扶持國内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

歐美這種道貌岸然的做法在晶片領域表現得淋漓盡緻。

近幾年歐美很多國家一直加大對晶片的扶持力度,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和歐盟為主導的大型經濟體已聯合投入近810億美元,以推動下一代半導體技術的研發與生産。

​晶片戰火爆燃,美歐半導體補貼已經超過810億美元

這些資金主要投向英特爾,鎂光台積電等一些頭部晶片企業。

為了扶持本土晶片産業的發展,各國政府真的是直接燒錢,而這一輪晶片戰火基本上都是由美國先燃起來的。

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該法要計劃為晶片制造業提供390億美元直接補貼以及750億美元貸款和抵押貸款,并提供高達25%的稅收抵免。

在美國推出這個法案之後,很多頭部晶片企業也紛紛到美國設廠,台積電更是不惜将台灣的一些重要工程師乘坐包機前往美國。

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美國也是拿出真金白銀給企業進行補貼。

在2024年3月份到4月份,很多晶片廠家都收到了美國的現金補貼計劃,其中英特爾将獲得至多85億美元的直接資金和最高110億美元的貸款,台積電将獲得66億美元的直接補助,三星電子将獲得64億美元的直接撥款,美光也将獲得61億美元的補貼。

截至目前以上這些晶片巨頭累計獲得的意向補貼就達到276億美元,占美國390億美元直接補貼的70.7%,按照美國的計劃,剩餘的30%左右補貼資金也将會在2024年底之前發放完畢,這意味着未來包括格芯,德州儀器, AMD,英偉達等其他晶片廠家也有可能分到一筆不菲的補貼。

​晶片戰火爆燃,美歐半導體補貼已經超過810億美元

除了美國之外,包括歐盟,日本,南韓也在加大對晶片行業的補貼力度。

其中歐盟推出了463億美元晶片振興計劃,按照歐盟的目标,到2030年歐盟的晶片産能将占到全球20%以上,為此歐盟各國也加大補貼力度,比如英特爾計劃在德國馬格德堡投資360億美元建設一座現代化晶圓廠,如果實施起來将會獲得德國110億美元的補貼;另外台積電計劃跟德國一家企業合資創辦一家晶圓廠,計劃總投資大約110億美元,其中有一半資金就可能獲得德國政府的補貼。

除了歐盟之外,日本也不堪落後,自2021年6月以來,日本經濟産業省已經為晶片計劃籌集了約253億美元的資金,其中167億美元已經分給了包括台積電兩家日本代工廠在内的多個項目。

與美國歐盟以及日本補貼國際晶片巨頭不同,南韓也推出了自己的晶片刺激計劃,不過南韓資金隻給本國的企業。

按照南韓的計劃,未來南韓政府将為晶片産業提供高達2460億美元的支出,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資金是直接給予企業的現金補貼。

而且南韓的晶片野心相當大,直接奔着全球NO1去,今年1月份的時候,南韓就計劃推動本土晶片巨頭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投資622萬億韓元(約合3.28萬億人民币)在首爾以南的京畿道龍仁建設一個号稱将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叢集”。

​晶片戰火爆燃,美歐半導體補貼已經超過810億美元

除了歐美日韓這些傳統的晶片制造強國之外,甚至連一些後起之秀也對晶片行業虎視眈眈,勢必要從這個豐厚的蛋糕當中分到一杯羹。

比如2021年12月,印度莫迪政府就推出了一項100億美元的晶片産業激勵計劃,印度政府将向符合條件的顯示器和半導體制造商提供高達項目成本50%的财政支援。到2024年2月份,印度政府又準許了一項總投資達152億美元的晶片制造廠投資計劃,用于扶持本土企業塔塔集團、CG Power等晶片項目的發展。

越南也對晶片産業雄心勃勃,截至目前越南也推出了多個政策扶持晶片産業的發展,不過因為本土缺乏晶片相關企業,越南更多的是吸引包括英特爾、台積電、三星、新思科技、高通、英飛淩等一些國際企業到越南設廠。

就連沙特也要進來攪一下渾水,在今年3月份,據說沙特阿拉伯政府正在計劃設立一個大約400億美元的基金,用于投資人工智能及晶片相關産業的發展。

從各國的政策以及補貼措施來看,大多數國家都對晶片行業充滿信心,而且勢在必得。

不過晶片産業可不像普通的制造業,作為全球最高端的制造業之一,晶片的門檻和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并不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玩得起。

首先技術是最大的門檻。

現在的晶片技術越來越發達,而且疊代速度也非常快,目前全球已經可以生産出兩納米的晶片,未來晶片制程還會進一步突破。

在競争激烈的晶片行業,玩的就是尖端,誰能夠在尖端技術上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誰就能夠吃全球晶片的牛耳,而在晶片技術方面,目前美國跟中國還有南韓明顯是處于全球前列的。

另一方面是産業鍊的支撐。

晶片生産出來最終的目的是銷往市場,市場是推動晶片發展的根本出路,未來随着越來越多國家參與到晶片競争當中,很多人都擔心全球的晶片産能會出現嚴重過剩,這時候誰擁有市場優勢,誰就能夠在晶片競争當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綜合技術,人才以及市場等各種因素之後,未來全球晶片的主要玩家仍然還是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國,南韓,日本等少數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