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宮邊上封閉百年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的保護利用

作者:北京印迹inBeijing
故宮邊上封閉百年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的保護利用

案例名稱:皇史宬保護利用

案例類型:實施項目類

參與機關: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北京興中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北京房地集團有限公司、天禹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實施時間: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

在天安門東邊南池子大街南口,有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的小院兒,這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距今有490年的曆史,這裡存放過明朝的《永樂大典》、清朝的《四庫全書》,以及聖訓、實錄和玉牒等皇家檔案1000餘萬件(冊)。其中,《大明混一圖》《聖祖算草》、道光帝的立儲匣被視為明清珍檔。1982年,皇史宬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故宮邊上封閉百年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的保護利用

皇史宬舊照

圖檔來源:《舊京史照》

皇史宬分南北兩院,由于曆史原因,南院成了大雜院,違建、私拉電線問題嚴重。按照東城區《2018年—2020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皇史宬文物騰退工作于2019年底結束。

因為年代久遠,皇史宬古建不可避免的出現多處老損等問題。自1981年至2008年,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以下簡稱一史館)先後對皇史宬進行了4次較大規模的修繕。2020年5月6日,院内拆違工作正式啟動。根據測算,整個院内的違建共有597.14平方米,按計劃逐漸拆除。

2020年10月,為配合北京中軸線申遺和加強皇史宬古建保護,經國家文物局批複同意,一史館啟動“皇史宬修繕及安防消防更新改造工程”。此次修繕工程為一史館管理皇史宬以來第5次大規模修繕,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文物本體修繕和安防、消防更新改造。

破解實施難題

保證工程竣工

工程動工伊始,一史館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導下,以不改變文物原狀為第一原則,在保證文物本體安全的前提下,綜合發揮傳統技術和現代技術的優勢,充分考慮展示效果、社會功能等方面的需求,盡一切可能儲存了皇史宬現有的曆史遺構,實作了安全第一、最少幹預、修複手段可識别、曆史可讀的整體目标。

在施工過程中,積極與文物、規劃、市政、交通、城管等50多家機關及周邊居民加強溝通協調,成功申報了皇史宬東牆東側、管道路由等3個重要方案的變更,摸索出一套具有老城街區特色的對接大市政工作流程。經過精心組織,積極推進,如期完成皇史宬修繕,并順利完成雨水和污水管道對接市政管網的施工。

1. 克服施工界面難題

皇史宬周界環境複雜,圍牆修繕困難多。為獲得修繕界面,保證工程開工,一史館克服困難協調東側民宅騰退,擷取0.8米作業空間,向交通、城管、街道等多部門溝通辦理西牆占道施工手續,邀請故宮博物院有關同志召開2次現場會擷取南牆修繕界面,與北灣子胡同26戶居民簽訂施工擾民補償協定并發放擾民補償款,北牆開工修繕。

2. 克服市政接入困難

皇史宬修繕項目涉及與大市政對接工作。皇史宬地處北京市曆史文化老城街區,大市政基礎條件較差,曆史遺留問題較多,市政工程規劃設計、占掘路施工手續辦理較難。一史館與有關部門建立溝通機制,通過查閱資料、電話咨詢、考察調研等方式,按照老城街區大市政對接工作流程,同期開展市政工程,確定排水管道順利對接大市政管網。

故宮邊上封閉百年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的保護利用

皇史宬院落南側修繕前後對比

圖檔來源:皇史宬

故宮邊上封閉百年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的保護利用

皇史宬院落北側修繕前後對比

圖檔來源:皇史宬

故宮邊上封閉百年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的保護利用

皇史宬院落東北角修繕前後對比

圖檔來源:皇史宬

皇史宬重制天日

助力北京城中軸線申遺

皇史宬的修繕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和肯定。“皇史宬重新對公衆開放”位列“2021年度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十大看點”第5項,“皇史宬保護利用”案例入選《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優秀案例彙編集(2013年—2022年)》,此次修繕工程也為北京市文物古建的修繕提供了經驗。

2021年6月,為更好發揮古建築保護價值及所承載曆史文化資訊“存史資政育人”的功能,結合皇史宬曆史風貌及原始功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秉承高度的政治責任擔當。經過緊鑼密鼓的内容籌備、展品選材、設計深化,皇史宬僅用15天完成了正殿原狀陳設“石室金匮皇史宬”、東配殿“錦瑟萬裡 虹貫東西——17 世紀至 20 世紀初‘絲綢之路’曆史檔案文獻展”、西配殿“抗争與求索——從鴉片戰争到辛亥革命檔案文獻展”三個展覽的布設工作。

故宮邊上封閉百年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的保護利用

圖檔來源:皇史宬

2021年9月,經有關部門準許,皇史宬北院正式面向機關事業機關、檔案系統、高校等實行團體預約開放。自開放以來,皇史宬受到了各方的積極評價,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檔案、關注民族和國家的記憶。這座傳承四百餘年的獨特皇家建築,終于得以向公衆展示出面紗之下的真容。

習近平總書記曾對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作過重要訓示批示,指出要總結經驗,借鑒國際理念,健全長效機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産精心守護好,讓曆史文脈更好傳承下去。皇史宬古建築群作為明清時期的皇家檔案庫,與明清檔案事業密不可分,是曆史之根、文化之魂,蘊含着中華文化的特有精神價值。保護和修繕皇史宬,對繼承和發揚明清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促進社會主義公德心建設均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内容來源:《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優秀案例彙編集(2013年—2022年)》、《中國檔案》2023年第1期、皇史宬微信公衆平台

本内容由北京印迹整理制作,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