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東Q1财報再超預期,利潤、營收雙增唱響“新信号”

作者:極客網
京東Q1财報再超預期,利潤、營收雙增唱響“新信号”

5月16日,京東集團釋出了2024年一季度業績,營收和淨利潤雙超市場預期。2024年前三個月,京東集團共實作營收為2600億元,同比增長了7.0%,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為89億元,同比增長17.2%。

在商業大環境緩慢恢複的趨勢下,能夠實作營收和淨利潤的雙雙增長,足見京東近兩年主打的“低價心智”已廣泛被消費者所接受。作為中國經濟轉型受益平台之一的京東,2024年也是其上市十周年時間點,它将迎來自己的“新拐點”。

Q1财報不得不說的“亮點”

每季度财報都是上市企業向外界展示自身财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的觀察視窗,那些在财報中無法遮掩的“亮點”,往往是觀察上市企業非常重要的資料名額。

京東Q1财報資料中,我們發現了以下多個不得不說的“亮點”,這為外界觀察京東長期價值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1、淨利潤、營收雙增;一季度,京東集團收入達到2600億元,同比增長了7.0%,增速進一步提升。此外,該季度京東集團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89億元,同比增長17.2%,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這兩個數字讓外界對京東的低價政策刮目相看,過去一年京東采取了比較進取的低價政策,而淨利潤和營收的雙增長,讓外界看到京東走的是健康的低價模式,其具備着穩定的長期價值。

2、活躍使用者數雙位數增長;從使用者屬性來粗略劃分,電商平台使用者構成大多可以分為三類,忠實使用者、長期使用者和邊緣使用者,其中忠實使用者就是那些無論買什麼都選擇平台消費的使用者,長期使用者就是常态消費者,邊緣使用者就是忠誠度一般隻在少數商品在某個平台消費的使用者群體。

據京東方面透露,通過不斷優化使用者體驗,京東在一季度的各項使用者名額均實作大幅提升,季度活躍使用者數已連續兩個季度保持同比雙位數加速增長,使用者的購物頻次、NPS(淨推薦值)和低線城市使用者數量都在顯著提升。

3、日用百貨品類增長8.6%;京東Q1财報顯示,在衆多品類營收增速中,日百品類恢複快速增長,收入同比增速達到8.6%。作為以3C起家的電商平台,平台生态多元性一直是京東近些年發展的主基調。日用百貨品類的增速恢複,意味着京東生态多元性向着更健康的模式落地。

從平台發展的貢獻來說,日用百貨品類高頻且忠誠度高,日用百貨品類的異軍突起,意味着京東平台在國民消費結構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這又是外界看好京東未來長期性的一個重要數字。

4、商家生态日益繁榮;對于京東來說,第三方商家已經是完善生态多元的重要力量。就在上個月的618預熱活動上,京東公布,截至目前平台上的三方商家有效店鋪數突破百萬個。作為一個十幾億消費者規模的大國,不同地區、文化、收入水準,形成了各異的消費圈層。

第三方商家是完善平台生态,為更多細分消費人群提供精準服務的重要力量,商家生态的繁榮,同樣展示了京東長期價值方面的潛力。

每年的第一季度财報,都是外界觀察巨頭發展的重要參考,作為京東第一季度的财報,諸多亮眼資料,讓外界極高的看好京東未來,反映在股價上就是連續多日的漲勢。

滿分财報背後釋放“新信号”

總結Q1京東财報,呈現着營收和淨利潤上雙增長,活躍使用者數持續保持兩位數上漲,商家生态也迎來百萬+的曆史階段,這份滿分财報背後釋放了三個“新信号”。

1、大消費環境正利好京東;談到京東未來的增長空間,許冉表示,中國整體消費市場保持健康增長。據知名咨詢機構知萌釋出的2024年中國消費趨勢調研顯示,消費者在主動選擇更高品質生活的過程,“更簡單、更真實、更長久、更安全”的底層消費邏輯備受推崇,理性與冷靜成為了消費決策的關鍵考量要素。

消費者端對高品質消費的重視,是更多使用者積極選擇京東的重要原因。

2、營收利潤雙增的正循環;上市企業為了迎合市場,往往會選擇犧牲利潤來實作營收增速,或犧牲營收的高舉高打,讓利潤率變得更漂亮。京東Q1财報展現了完全不同的局面,利潤增長的同時,營收也實作增長,意味着這是一種健康的增長模式。我們說,電商平台戰争将是一場持久戰,隻有在擴大營收同時實作淨利潤增速的平台,才能更有機會再競争中占據更多優勢。

京東CFO單甦在财報電話會中指出,業務增長與利潤的提升本就不是沖突的。有針對性地做相應的業務投入,與長期可持續的利潤是相輔相成的。“後續集團還是會在保持營收、利潤穩定增長的基礎上,更有紀律地投入到使用者體驗的提升,以及市場佔有率的擷取上。”

3、3C之外京東找到更多新引擎;所有電商平台都是從優勢領域殺入戰場,并向周邊品類不斷擴散,最終實作規模化效應,成為全民信賴的消費平台。京東最早靠3C和圖書起家,憑借優異的物流速度,大大磨平了線下消費和線上消費的“時間差距”,當日達、次日達等優異物流服務,讓更多人青睐在京東平台上購買大件3C或中小件3C産品。然而,在京東逐漸成為3C市場排行“大哥”的平台後,将優勢擴張到其他品類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

據許冉在電話會議中的透露,“從品類的次元來看,我們近期發現,在一些我們認為線上滲透率已經比較高的品類,例如電腦和家電品類,它們實際的線上化率或者說潛在的線上化率會比我們原來的判斷要更高一些。是以,我們認為未來的線上滲透率還有空間繼續提升。另外,還有很多行業或者品類,比如商超、家居家裝、汽車、運動戶外以及服務行業,(這部分品類)目前的線上滲透率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這些也是我們目前增長比較快的品類。是以,我們面對潛在的增長空間還是非常看好的。”

作為京東的老使用者,一步步見證着這家始終堅持“品質為王”的平台,由3C領域的霸主,逐漸成長為全品類電商的全過程。從Q1财報釋放的諸多“新信号”中,我們看到京東更多的可能性,這是我們一直支援它的重要原因。

2024京東将開啟二次“狂飙”

在外部環境改善的背景下,完成主動變革的京東,或将以2024年為起點,開啟自己的二次“狂飙”之旅。

“2024年是執行的一年”财報電話會議中許冉誠實的說,此前,她将2023年定位為“調整的一年”。

面對未來,許冉認為“相信京東對‘多快好省’使用者體驗的承諾将繼續得到全中國消費者的認可,也将在未來進一步增強我們的發展勢頭。2024年京東即将迎來在納斯達克上市十周年,我們有信心繼續為使用者、員工、股東和整個社會創造價值,迎接下一個篇章。”

從外界掌握的資訊來看,完善生态各個環節的京東,正在開啟平台的第二次“狂飙”發展。過去一年,京東在業務層面上進行了許多大調整,包括此前下調包郵門檻、大規模進行低價補貼、重金砸向内容生态等,這種短期的快速投入對利潤産生的影響,外界還是有所擔心。

從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的事實來看,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逐漸找到合适自身“低價”+“品質”打法的京東,正重拾着過去賴以迅猛發展的“綜合效率”這個武器。

過去一年,京東簡化商家入駐流程、降低開店成本,同時給予流量扶持,吸引新商家的加入。前不久,京東宣布10億現金和10億流量扶持内容消費場景。同時還将培養頭部達人。股份回購計劃方面,京東同時公布,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15日期間,公司回購共計約9830萬股A類普通股(相當于約4920萬股美國存托股),總額為13億美元。

5月16日,京東又将原有的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整合為全新的品牌形象“京東秒送”,實作最快9分鐘送達的購物體驗。據悉,“京東秒送”已覆寫全國2300餘縣區市,合作門店超50萬家,商品品類實作全覆寫。

放眼全球,京東物流還以海外倉為核心,正在不斷加碼全球織網計劃。如今,京東物流在全球擁有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近90萬平方米。目前,京東物流已相繼在美國、德國、荷蘭、法國、英國、澳洲以及中東和東南亞等15個國家和地區落地海外倉。

從内到外,從核心品類到周邊品類,從國内品質消費到全球品質消費,京東的擴張呈現着多元性和多元交織的新形态。

越來越多的資料和事實證明,曾經那個拼内力的京東回來了,快速适應低價混戰環境之後,京東找到了獨屬于自己的良性增長賽道。Q1财報給過往幾年的京東打了個滿分,也為未來開啟了新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