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展現蘇聯級的軍工能力,俄炮彈産能增加5倍,難怪能打赢春季反攻

作者:盧忠誠TALK
展現蘇聯級的軍工能力,俄炮彈産能增加5倍,難怪能打赢春季反攻

依稀記得,在去年秋季的時候,烏克蘭獲得了大量的北約軍援,坦克,裝甲車,火炮,彈藥,還有北約教育訓練的作戰部隊。那個時候的烏軍,大有畢其功于一役的氣勢。但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烏軍在秋季進攻中折戟沉沙,不說損失有多大吧,但幾乎是沒能啃動俄軍的防線。而到了今年春季,俄軍的反攻行動開始了。現在,俄軍是步步緊逼,把烏軍去年占領的地區又一塊塊奪了回來。

為什麼俄軍能夠打敗被北約武裝起來的烏軍?俄羅斯政府最近公布了去年一年的軍工産能,一串串誇張的數字,讓世人重新認識了俄羅斯的戰争潛力。

展現蘇聯級的軍工能力,俄炮彈産能增加5倍,難怪能打赢春季反攻

俄國家技術集團總經理謝爾蓋·切梅佐夫表示,去年一年,該集團為俄軍提供了80%的武器裝備。2023年,是俄羅斯軍工産能爆發的一年。同上一年相比,俄方的炮彈,火箭彈,坦克炮彈産能分别提高了5倍,7倍,8倍。作戰車輛方面,坦克和裝甲車的産能增加了2倍。火炮方面,牽引火炮增加13倍,自行火炮增加9倍,迫擊炮增加19倍,火箭炮也增加了1倍。這些成績,來源于整個集團66萬員工的努力。這些驚人的數字,讓外界似乎重新看到了那個擁有着恐怖軍事能力的前蘇聯。

除了這些陸軍用的武器外,集團還在繼續傳遞蘇-35,蘇-57,蘇-34,蘇-30SM戰鬥機,卡-52,米-28直升機等空軍武器。切梅佐夫表示,集團有能力,為俄軍提供長期的戰争支援。

展現蘇聯級的軍工能力,俄炮彈産能增加5倍,難怪能打赢春季反攻

網絡上有個笑話。說戰壕裡的烏軍看到開來了一台俄軍的T-80坦克,然後掏出一枚标槍飛彈把它打了。然後又來了一台T-90坦克,烏軍又掏出一枚反坦克火箭彈,把它幹掉了。可後來又來了一台T-72,戰壕裡的烏軍手裡啥都沒有了,隻能撤退了。雖然隻是個笑話,但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這烏軍的軍備,幾乎完全是靠北約提供的。北約各國的供應能力,其實參差不齊的。強一點的,也就是英國,瑞典。法國和波蘭一般,德國就太拉垮了。其他國家也就是拼拼湊湊。美國呢,得跨大洋運過來。這和俄羅斯源源不斷的軍工補給比起來,自然就差得遠了。要不說打仗打的是後勤呢?難怪俄軍能打赢春季反攻。現在留給美國和歐洲的時間不多了。

北約國家啊,不僅是軍工産能這種硬體能力不足,軟體層面也有問題。各國政府遲遲無法通過援烏法案,政黨們在國會各種争吵。你們這些官老爺在後面吵的熱鬧,烏克蘭那邊可是整天在送命的。但隻要不是送的本國士兵的命,歐美的政治家們,根本就不在乎。是以啊,一個國家的國防自主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像烏克蘭這種自廢武功,讓大家寫保證書保障自己的安全的傻子,可不能再有了。

展現蘇聯級的軍工能力,俄炮彈産能增加5倍,難怪能打赢春季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