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作者:遊人館

1941年12月,此時橫跨亞歐的軸心已經形成,戰争的陰雲籠罩在地球之上。曾經保持着同盟關系的英國和日本在這時已經反目成仇,日本緊鑼密鼓的計劃着對珍珠港的突襲,硝煙味已然出現在太平洋廣袤的洋面上。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為了維持在遠東馬來亞、加裡曼丹島與海峽殖民地的利益與安全,英國政府與皇家海軍曾經與美國協商,在戰争爆發後由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8艘戰列艦開往新加坡支援——但在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并在第二天大舉轟炸菲律賓甲美地港的美國亞洲艦隊,短短兩天内,美軍連一艘能拿出手支援的巡洋艦都沒有了,更不用說在珍珠港的那些戰列艦。英國人這次隻能靠自己了,還有荷蘭皇家海軍在荷屬東印度的一艘德魯伊特級巡洋艦以及爪哇、特龍普兩艘實際上是按照輕巡洋艦标準建造,但因為荷蘭國防預算不足導緻裝甲“減配”的戰艦,堪堪能有一戰之力支援遠東艦隊。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随着太平洋局勢的極速惡化,美英荷澳四國迅速組織了一支松散的聯合艦隊指揮部(ABDACOM),此時的ABDA艦隊雖然“人多勢衆”,但無論是皇家海軍的埃克塞特還是美國的馬布爾黑德、荷蘭的爪哇,都是老骥伏枥的狀态,可用的新銳戰艦嚴重不足。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遊戲《戰艦世界》當中有許多戰艦原型曾隸屬于ABDA艦隊,包括上文提到的馬布爾黑德、埃克塞特和HL系的爪哇、德魯伊特和一個格外奇葩的存在:X級特種驅逐艦特龍普——原型就是上面提到的特龍普号,在噸位以及武裝上都達到了巡洋艦标準,但防護水準和定位是驅逐領艦,于是我們在X級得到了這麼一個怪東西:龐大、笨重但隐蔽極佳、火力強勁,作為一條驅逐艦卻有細緻的核心艙裝甲布局(但打不出黑牌),有裝填極快但威力不足的“鐵棍山藥”魚雷和150mm超大口徑主炮,而且能和其他HL系戰艦一樣呼叫陸基轟炸機空襲的奇怪混合體。不僅對局整活能力一流,在荷、澳、美、英四國海軍服役過,曆史厚重,收藏價值也不錯。曆史黨不可錯過的一艘好收藏。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在ABDA艦隊組建之前,為了補足皇家海軍主力艦不足的窘境,英國皇家海軍派出英王喬治五世級的威爾士親王号新銳主力艦以及戰功赫赫的老将反擊号戰列巡洋艦、不撓号航空母艦組成Z艦隊,試圖以存在艦隊的戰略威懾日本海軍,然而英國人顯然過于迷信大艦巨炮了:不撓号在一個月前因為擱淺在牙買加港維修,是以威爾士親王和反擊号将單獨前往新加坡,她們幾乎毫無面對日軍空中威脅的能力。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反擊号也是衆多文娛作品當中出場的皇家海軍代表之一,《戰艦世界》當中她是伴随Y系戰列巡洋艦科技樹一同推出的加值戰艦,航行性能優異,火力充沛,作為熟悉戰列巡洋艦打法的艦艇而言再合适不過。姐妹艦聲望與改型聲望'44也在遊戲中實裝,如果是曆史收藏黨也别忘了收藏一條聲望姐妹,畢竟這可是皇家海軍造艦技術的典範之作。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很快,英國人的好學生展現出了她們足以出師的戰鬥力。12月8日伴随着轟炸,日軍艦隊也開向馬來亞海域,時任Z艦隊指揮官的菲利普斯海軍上将頗為自信,認為他的船隻很難因空襲而受緻命破壞——在當時被空襲擊沉的最大噸位戰艦也不過是一艘重巡,但他顯然低估了日軍魚雷機以及航空魚雷的性能,甚至拒絕了澳洲皇家空軍第453中隊指揮官維戈斯中尉用六架F2A戰機提供日間空中掩護的提議:盡管以F2A拙劣的性能,他們或許也阻止不了Z艦隊的悲劇。後來維戈斯中尉評論稱這是“一個代價非常見鬼般高昂的學到教訓的方式”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在一片混亂當中,Z艦隊出擊前往四處搜尋日軍艦隊,但缺乏空中偵察情報讓他們一無所獲,反倒是9日下午日軍水上偵察機與伊-65号潛艇先後觀察到了Z艦隊的動向,撲了個空的菲利普斯下令返航新加坡,但就在這天晚上,雙方艦隊曽一度接近到5海裡範圍内,但偵察報告的延誤以及夜色的掩蓋使得雙方都成了睜眼瞎,最後就這麼擦肩而過,Z艦隊無功而返。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返航途中,日軍伊-58号潛艇再度發現了英國艦隊,随後大量日軍戰機前往相關海域搜尋,次日上午10時,Z-艦隊東南方140海裡位置的多特内斯号報告遭到空襲,從11時開始,海量的日軍飛機撲向Z艦隊。第一波攻擊擊中了反擊号甲闆位置,使其航速下降到25節;第二波次的魚雷機向威爾士親王号投放了至少六發魚雷,其中一顆擊中艦艉右側,巨量海水湧入了被嚴重破壞的動力艙段,威爾士親王号迅速向左傾斜,防空炮難以發揮作用,尾部大口徑高平兩用炮更是直接失去動力,她隻能以15節的速度保持航行,12時艦長下令棄艦,最終在13時傾覆沉沒,艦長與菲利普斯上将殉職。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日軍第三波攻擊序列對反擊号投下了二十餘發魚雷,此前反擊号艦長威廉·坦南特以其娴熟的技術躲開了前兩波次轟炸與魚雷,但面對第三次攻擊終究難以招架,在躲開19發魚雷之後被兩發或更多的魚雷擊中,迅速失去動力并進水側翻,坦南特當機立斷下令棄艦,但她的傾覆實在太快,大量水兵沒能逃出生天,坦南特本想殉艦,後來被下屬強行救起,成為這次海戰中軍銜最高的幸存者,後來他繼續在戰場上活躍,并參與了諾曼底登陸當中盟軍英-法補給線的指揮,一如他當年在敦刻爾克所做的那樣,這位伍斯特郡老水手以他的努力保護盟軍海陸軍的有生力量,現在《戰艦世界》新版本紀念諾曼底登陸80周年的主題行動當中,進度第三部分獎勵的史實指揮官就是為了紀念這位深受下屬擁護,技術一流的老艦長。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

經此一役,威爾士親王與反擊号成為第一批在防衛下被純粹的空中力量擊沉的主力艦,水面艦艇面對空中威脅的脆弱被暴露無遺,日軍以3架攻擊機的輕微代價葬送了皇家海軍在太平洋的全部主力艦,日軍取得了幾乎整個東南亞的制海權,随後成立的ABDA艦隊也喪失了可能的主力艦援助,隻能以荷蘭巡洋艦德魯伊特号作為旗艦進行小規模抵抗。并最終在泗水悲壯的迎來末路。

馬來亞之殇——皇家海軍Z艦隊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