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作者:CCFvoice

2024年5月30日,CCF資訊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CCF-TCIST專委會)走進浪潮資訊成功舉行,該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CCF資訊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和浪潮資訊承辦,以“大模型時代資料中心存儲技術創新和應用探索”為主題進行産學研的研讨和技術交流。

本次活動邀請到CCF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副主任王意潔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CCF資訊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張廣豔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劉海坤教授和周遊副教授,清華大學陸遊遊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石亮教授,浪潮存儲首席架構師孫斌,上海交通大學吳晨濤教授,北京大學張傑助理教授,上海理工大學張啟明教授,CCF資訊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張曉教授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整個活動分為“開場緻辭”,上下午兩場的“特邀報告”&“專題思辨”,以及 “企業參觀”等交流研讨活動,參會人員進行了熱烈的技術研讨和交流。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CCF資訊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走進企業工作組組長、廈門大學毛波教授主持了上午的研讨會,他對浪潮資訊和存儲聯盟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援表示感謝,也對各位老師和同仁參加本次會議表示感謝。浪潮存儲産品線總經理李輝先生緻開幕辭,對各位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CCF資訊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走進企業第一期放在浪潮資訊表示感謝。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李輝先生表示,面向國家戰略布局與大模型應用的存儲需求,倡導業界與學界的深度對接和交流,尤其在國内外目前形勢下對關鍵技術和人才需求方面,學術界和産業界有着強烈的合作願望,這次專委會走進浪潮資訊,正是為了加快資訊存儲領域的學術創新到産業落地的轉化,他希望後期多與各位老師保持聯系和溝通交流,實作産學研的有效對接。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上午活動的“特邀報告”首先是由清華大學的張廣豔副教授帶來的“編碼存儲系統:架構、理論與方法”的分享,主要針對目前編碼存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資源全局共享架構,介紹了存儲陣列的線上恢複、穩定低延遲的固态盤陣列和面向公共雲的糾删碼存儲研究。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北京大學的張傑助理教授帶來“近資料計算的研究進展”的分享。主要針對傳統的CPU/GPU架構下資料拷貝開銷巨大的問題提出了優化思路,介紹了把GNN應用下放到 SSD的工作和聯邦學習(FL)使用DPU+CSD加速聚合研究。最後就如何實作近資料計算的通用性介紹了使用者态全閃存陣列引擎的設計和頁緩存的軟硬體結合設計。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華東師範大學的石亮教授帶來“面向大規模存儲場景的SSD故障預測及部署優化技術研究”的分享,主要針對目前大規模閃存存儲系統故障預測性能不佳、故障恢複機制占用計算資源且速度慢的問題作了優化,介紹了差異化的機器學習SSD故障預測研究和基于預測備份的RAID快速恢複技術。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上海理工大學的張啟明教授帶來“超分辨光資訊存儲技術進展”的分享,主要針對海量光存儲受光學衍射極限限制的問題提出了突破衍射極限的寫入技術,并介紹了使用光學神經網絡進行圖像檢測的高效讀取技術。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浪潮存儲首席架構師孫斌帶來“面向未來資料中心的新型存儲系統”的分享,主要針對目前資料存儲的需求與技術挑戰,提出了面向未來資料中心的新型存儲系統需要逐漸實作平台化,依托一套架構,突破關鍵技術,重構多形态存儲系統。并介紹了浪潮存儲進行的産業實踐與探索,包括打造資料中心分布式融合存儲平台及浪潮存儲新技術布局與探索。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上午的專題思辨“以資料為中心的存儲技術協同創新的”環節中,廈門大學的毛波教授首先從架構演進、存儲獨立性和資料交易的角度抛出問題,大家圍繞着如何突破傳統的以計算為中心設計的馮*諾依曼架構,從存算一體和存算解耦等角度進行了研讨。在存儲獨立性方面大家對是否有必要建立獨立的資料存儲中心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思辨研讨,以展現資料價值,提供資料服務,為以後的資料交易做好資料存儲基礎平台和底座。大家一緻認為有必要建造獨立資料存儲中心,但是就如何建構、誰來建構、如何制定相關的法規和制度等仍有很多挑戰性的問題。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下午活動的“特邀報告”首先是由CCF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副主任王意潔教授帶來的“算力網時代的雲際存儲”的分享,在目前雲際計算得到國家持續立項支援的背景下提出了支援多方對等協作的雲際計算體系結構模型,突破了傳統計算系統遵循的集中管控體系結構對多利益主體對等協作的束縛。介紹了四項與雲際存儲服務相關的工作:基于主動增量支援向量機的低雲際修複流量糾删碼構造、基于生成矩陣變換的雲際糾删碼寫入、彈性可伸縮的統一備援存儲和時間敏感的可解釋異常檢測。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華中科技大學的劉海坤教授帶來“基于高速互連總線的大記憶體系統”的分享,介紹了基于新型高速互連總線CXL (Compute Express Link)的單機記憶體擴充和分布式記憶體擴充,提出基于CXL建構大型記憶體池的關鍵挑戰并介紹了融合CXL/RDMA的大記憶體系統的工作。最後闡述了CXL未來的兩個發展趨勢:1、CXL/UB總線将颠覆未來資料中心架構(存算融合→存算分離);2、使能以資料為中心的CPU、GPU、FPGA間的對等計算。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上海交通大學的吳晨濤教授帶來“分布式機器學習高可靠資料恢複機制的研究”的分享,主要針對在目前大模型的背景下,現有恢複方法存在的問題,介紹了分布式學習過程中硬碟故障恢複加速的研究和故障和繁忙節點的混合全局圖恢複方法兩項工作。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清華大學的陸遊遊副教授帶來“AI資料基礎設施:跨層次存儲的資料管理”的分享,主要基于目前大模型背景下存儲系統的重要作用,介紹了實作多層級記憶體管理的Fleche和實作高性能檔案系統的SuperFS兩項工作。最後展望了未來新的存儲方式,包括向量存儲、參數存儲等。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CCF資訊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的張曉教授帶來“大模型時代的存儲系統優化研究”的分享,主要介紹了大模型的發展曆史,大模型訓推的需求與挑戰,目前面向大模型存儲技術優化的進展以及大模型未來的挑戰。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下午的專題思辨“大模型時代的存儲技術與産業發展”環節中,浪潮存儲的孫靈川博士從目前大模型的發展與企業的業務背景出發,首先從目前的存儲架構,各類存儲産品能是否能夠支撐近百EB級大型基礎設施平台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思辨研讨,之後大家進一步探讨國記憶體儲技術如何演進,一緻認為有必要在硬體層面加速研發,以适應大模型背景下各行各業的需求,并對TLC/QLC/PLC、PCIe Gen5/6技術和未來存儲的架構進行擴充讨論。最後,大家就大模型時代,哪些存儲需求是現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思考與探讨,在大模型時代背景下存儲技術與産業的發展仍存在很多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需要大家攜手解決。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整個交流會的最後,參會人員參觀了浪潮智算創新中心。至此,本次CCF資訊存儲技術專業委員會走進企業第一期@浪潮資訊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資訊存儲技術專委會走進企業第一期 @浪潮資訊

公司簡介:

浪潮資訊是全球領先的IT基礎設施産品、方案和服務提供商,擁有8個研發中心、14個生産基地、50個業務分支機構,秉承“計算力就是生産力,智算力就是創新力”的理念,緻力于推動智慧計算技術創新和應用,加速數實相融。浪潮資訊堅持踐行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為客戶提供更先進的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各類創新産品和解決方案,并積極參與開放計算技術創新,加快全球計算生态的開放融合程序;落實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推動資料中心建設和運作模式的更新,提高資料中心的能源利用水準,降低碳排放。

浪潮資訊存儲緻力于成為全國領先的存儲産品提供商,主要面向雲資料中心的私有雲、混合雲應用場景,研發、銷售存儲産品,為政府、營運商、金融、大企業、能源交通、教育、醫療等行業提供專業、領先的存儲産品、解決方案與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