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聖泰材料IPO:實控人夫婦突擊套現9240萬元又來募資?

作者:電鳗财經
聖泰材料IPO:實控人夫婦突擊套現9240萬元又來募資?

《電鳗财經》文/高偉

新三闆挂牌不足一年的河北聖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泰材料”)沖擊主機闆IPO,日前,深交所正式受理了其首發申請。此次聖泰材料拟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24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46億元。

《電鳗财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兩年半分紅1.54億元又來募資,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面對本網的求證,聖泰材料回複稱:已經在招股書中進行了詳細披露。

兩年半分紅1.54億元

靠IPO募集資金,來回補公司現金流,這是不少拟上市公司的慣用手法。但這種操作,曆來被監管層明令禁止。然而,聖泰材料不懼“高壓”,仍在從容分紅,并接連募資。

據《電鳗财經》觀察,聖泰材料在2023年3月新三闆挂牌,三個月後,便實施2022年度利潤配置設定,公司以總股本2021.22萬股為基數,以未配置設定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紅股20股、派發30元現金,并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經估算,此次分紅金額約達6064.67萬元。

挂牌三個月就集中分紅,确實顯得股東“套現”着急了點。

不過,2021年和2022年,聖泰材料同樣在挂牌新三闆前實作現金分紅,金額分别為8131.43萬元、1200萬元,加上去年上半年的分紅,近兩年半合計分紅1.54億元,占同期公司歸母淨利潤總額的比例約為33.77%。

對于急于分紅套現的原因,我們從其股權結構中也能辨出三分理由:

去年11月,聖泰材料制定員工持股計劃,公司員工持股平台石家莊聚呈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受讓盧建民所持聖泰材料36.53萬股。目前,董事長兼總經理梅銀平直接持有聖泰材料53.43%的股份,并通過石家莊聚拓間接持有公司0.28%的股份,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53.71%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梅銀平、彭花珍夫婦二人合計控制聖泰材料60.42%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換句話說,兩年半時間,梅銀平、彭花珍夫婦已經在此次上市前完成套現9240萬元的套現。

一直以來,股權集中、“一股獨大”被視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絆腳石。特别是在民營企業中,如果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某一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治理結構弱點将更加突出。而實控人在上市前集中分紅套現,更是監管部門的審查重點。

董事長身纏百條風險

由于股權高度集中,對于控股權的夫婦二人來說,其周邊風險尤為關注。

據天眼查顯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梅銀平目前有5條任職資訊,擔任股東4家,擔任高管3家,且實際控制8家企業。尤為注意的是,梅銀平周邊風險多達27條,預警提醒有73條。

訴訟方面,其擔任高管的石家莊海力藥業有限公司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曾擔任高管的石家莊海力藥業有限公司曾因其他案由而被起訴。

在行政處罰方面,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河北聖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因其他原因而受到三次行政處罰:2016年受到栾城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2017年,其曾擔任股東的河北海力恒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違規處理資訊;2018年因公司工廠中的房間跑冒滴漏現象大量存在等,石家莊市環境保護局對其罰款五萬元整;2021年,因公司一工廠中的房間可瓦斯體報警器不再适用,得到石家莊市栾城區應急管理局的處罰,罰款10萬元。

董事長身纏百條風險,再加上其擔任高管或股東的公司接連受罰,市場擔心其管理公司的内部治理水準問題。

欠款3.3億的公司到底是誰

聖泰材料主要産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3C等領域。截至2023上半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已經出現虧空,由2022年年底的1.07億元降至-0.20億元。

據招股書披露,聖泰材料産品已覆寫全球锂電池電解液行業内主要客戶,包括B公司、億恩科(Enchem)、天賜材料、國泰華榮、新宙邦、珠海賽緯、昆侖新材、法恩萊特等廠商。報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直接客戶銷售占比分别為85.99%、86.32%、85.26%和88.14%,其中對B公司終端的銷售占比分别為32.07%、42.06%、50.64%和64.05%。

更為關注的是,聖泰材料的應收賬款逐年走高,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餘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别為37.42%、38.81%、46.16%和141.29%。尤其是2022年,應收賬款餘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公司稱主要系2022年10月以來公司對B公司的銷售由貿易商模式轉變為直銷模式。B公司采用供應鍊票據向公司結算貨款,兌付期限為9個月。去年上半年,聖泰材料向B公司的銷售全部為直銷模式,截至期末尚未收到B公司的貨款,導緻期内公司應收賬款餘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141.29%。

據應收賬款額度上看,截至2023年6月末,對聖泰材料B公司的應收賬款餘額達到33468.41萬元,且賬齡均為1年以内,應收賬款餘額占比達到了80.25%。

公司也在招股書中進行風險提示稱,随着公司收入增長,以及供應鍊票據兌付期相對較長的B公司終端業務規模擴大,應收款項的增長将進一步加大公司的營運資金周轉壓力。

然而,這家對公司營收及應收賬款有着絕對影響的B公司,人們卻了解甚少,甚至不知道這家公司的名稱。聖泰材料還預計,在未來一定時期内仍将存在對B公司終端的收入占比較高的情形,對B公司存在重大依賴,但不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然而,一頭霧水的投資者,卻不知道風險何時到來,以怎樣的沖擊力到來?

繼續閱讀